在“民營經濟之都”浙江溫州,非公企業占溫州市企業總數的比例高達94%。充分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優勢,構建契合本地實際的產業鏈黨建聯盟模式,對于提升民營經濟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增強創新驅動力,具有重要意義。作為信息通信產業鏈上的牽頭單位,中國移動溫州分公司(以下簡稱:溫州移動)銜接上下游供應商及用戶單位,因地制宜、因鏈制宜,在非公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上推進“黨建強鏈”行動,以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進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黨建強鏈” 激活發展新動能
“黨建強鏈”堅持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延伸到哪里,黨建工作就開展到哪里。溫州移動聚焦戰略域、主體域、人才域、融合域,以需求驅動“理論強鏈、組織固鏈、隊伍凝鏈、文化潤鏈”,帶領黨員切實落實好深度融合。
“戰略域”理論強鏈
以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為引領,不斷筑牢鏈上單位共同奮斗的思想基礎。突出統籌謀劃,溫州移動黨委印發“黨建強鏈”行動方案,對內成立領導小組及工作專班,定期跟蹤項目進展;對外建立聯盟聯席會議機制,做好“黨建鏈”服務保障。突出理論共學,通過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等方式,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各黨(總)支部深化“永嘉書院”“甌匠學堂”等10余個理論學習品牌建設,實現“黨建強鏈”專題研討全覆蓋。突出陣地共享,建設“黨建強鏈”主題智慧展廳,以“紅色會客廳”“產業微論壇”等形式聯合外部單位開展互學互鑒等交流活動。突出產業共議,實行鏈上重點企業走訪全覆蓋,收集網絡、政企、客戶服務等問題訴求200多個,化解率超95%。
“主體域”組織固鏈
以黨組織為紐帶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高質量協同發展。廣度上有效提升,構建“鏈上龍頭企業黨組織引領、鏈上節點企業黨組織協同”的“1+N”黨建聯盟機制。選派指導員深入鏈上企業,圍繞“產業缺什么”“我們有什么”“工作做什么”三張清單,開展入企“問診”和“黨員代跑”活動。深度上有機融合,圍繞發展、價值、數智、算力等八條攻堅賽道,通過紅色研學、黨務經驗共享、崗位技能比武等方式,推進與“黨建+業務”“理論+實踐”“科研+應用”雙融雙促。直觀呈現示范效果,向鏈上單位宣傳推廣智慧黨建系統及標準化工具,打造政企、財務、龍灣、蒼南等黨支部建設示范點。
“人才域”隊伍凝鏈
構建“一鏈一支部、一園一專班、一企一導師”矩陣,讓“非公黨建指導員”承擔鏈上非公企業的項目統籌、需求調研、過程管理、服務入駐等職責,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在隊伍建設上,溫州移動落實兵團賦能,組建28支“強鏈兵團”,實現支部全覆蓋,開展“領題破題 合力攻堅”等主題實踐活動,圍繞攻關關鍵核心技術等“急難險重新”任務,會同鏈上單位成立黨員先鋒隊共同開展業務攻關、技術攻堅。導師賦能,推動“一區縣一專家”支援,覆蓋全部80個網格,2024年推動“人才站”等各類交流24人次,專業攻堅項目34個。青年賦能,持續深化3個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建設,打造15個“青年之家”陣地,開展“青春建功行動”,孵化成立AIOps青創先鋒工作室。
“融合域”文化潤鏈
加強價值觀引領,營造奮發有為的“鏈上文化”氛圍。育文化、強精神,聯合鏈上單位前往瑞安國旗教育館、永嘉紅十三軍紀念館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研學共建活動。2024年累計開展現場學習超24次,筑牢全體人員的信仰之基。樹標桿強引領,以紅色驛站等形式開展基層宣講,積極宣傳鏈上工作中涌現出的好經驗好做法,確保學有標桿、做有示范、趕有方向。抓廉潔齊共建,聯合鏈上單位共同開展黨紀學習教育,開展“法院旁聽庭審警示教育”“清風文化巡展”等活動,組織“書香育廉”讀書會8場,筑牢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廉潔防線。
“跨鏈耦合” 賦能鏈上產業發展
溫州移動因鏈施策,從培厚產業動能、優化供應布局、深化產學研用、推動協同服務四個方面“跨鏈耦合”,真正將黨的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產業的發展優勢、企業的競爭優勢。
強化產業鏈耦合,牽引高技術產業集群化發展
溫州移動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通過黨建共建整合資源、隊伍、技術和保障,推動鏈上企業朝著“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產業鏈不斷攀升的發展勝勢。強化龍頭企業延展,聚焦集成電路、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重點鏈條及上下游重要環節,與瑞浦能源、瑞明等一批關鍵民企簽訂“黨建和創”協議,建立“產業大腦”核心節點,共同構建同領域、跨領域的合作網絡。強化行業商協會集聚,以鞋服、泵閥、汽摩配等本地產業集群為載體,借助政府、行業商協會資源,牽頭組建產業鏈聯盟,選取汽摩配、印包等成熟產業培育5G數字化車間、未來工廠等示范項目,助力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強化示范園區攻堅,以浙南科技城、浙南眼谷等產業園區為載體,組織公司基層網格與園區主體、中小微企業等開展“鏈上黨建”系列活動,引導入駐智慧園區運營平臺。
強化供應鏈耦合,推動供應服務體系協同集聚
5G網絡工程建設下游產業發達,溫州移動作為“鏈長”單位,建立以公司為主導的供應鏈集群。組織共建,對內在財務、網絡、工程建設等條線建立跨部門柔性組織;對外聯合核心供應商簽約“黨建和創”,輻射集成商、設備商、芯片及垂直行業的上百家企業,打通產業鏈供應鏈集群內部的采購、物流、倉儲等關鍵節點和環節。資源共享,發揮黨組織協調各方的優勢,經常性召開線上線下溝通會,充分征求各鏈上企業的意見建議;優化資源配置,將非核心環節分包給鏈上的中小企業,形成多層次協作分工體系,協助各企業開展聯合技術攻關,提升生產工藝、加快產品迭代。優勢互補,引導黨員員工對接鏈上企業供需、分享知識技能,打造智慧物流、智慧倉儲、智慧采購等應用場景,提升企業數智化管理水平。
強化創新鏈耦合,加深創新與生產要素有機聯系
溫州移動加強科技創新,在信息化領域持續開展技術研究,引領行業轉型升級。創新領域向上融通,聚焦6G、算力、AI、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與相關公司及研究機構加強產學研共建,深化“AIOps創新開發”等生態建設,構建員工數智化指數體系,加強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制造,2024年累計開展前沿領域交流合作20余次。應用領域向前拓展,深化產學研用協同,繪制“研發合作圖譜”,找出數十個技術瓶頸,助力千行百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以“黨建和創”為載體,與溫州大學、農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建合作平臺,已向超100家單位輸出經驗做法。
強化服務鏈耦合,塑造空間大協同服務新生態
針對服務基層群眾存在組織散、質量參差不齊等現象,溫州移動利用鏈群企業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鏈群企業同頻共振,以“全域聯盟”為切入點,建立服務聯盟,協同成員單位落實惠民措施,打造了黨建工作與群眾服務、社會責任同頻共振、互促共贏的“服務鏈”,實現“1+1gt;2”的效果。鏈群資源共享共通,結合“和格行動”“黨員i”系列活動,引導各黨支部實施“黨建聯盟·組團服務”,協商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活動領辦制度等,充分探索“組織聯建、要事聯商、活動聯辦、服務聯抓、資源聯享”,推出紅色黨建、紅色數智、紅色實踐、紅色先鋒“四大服務”。鏈群服務精準觸達,集聚集約各類扶持政策、配套資金、技術資源等,通過點單式、聯動式、即時式、暖心式服務解決群眾身邊“關鍵小事”,打造了“我是一面旗”“小背包大服務”等服務品牌。
未來,溫州移動將持續深化“黨建強鏈”品牌建設,不斷強化組織聯動,不斷深化數智賦能,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不斷增強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影響力、號召力。
(責任編輯:苒 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