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要通過聚焦政治引領、基層黨組織建設、黨建業務雙融互促、高素質人才隊伍打造,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從嚴從實抓好黨的建設,把組織力量、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發展動力、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聚焦政治引領,夯實思想根基
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黨建工作的政治引領。國有企業要堅持將黨的政治優勢切實轉化為企業改革發展的關鍵動能,用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引領企業各項工作發展,筑牢企業發展的思想根基。
加強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國有企業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引,運用制度化手段確保理論學習兼具系統性與實效性。要建立實施“第一議題”制度,圍繞學習重點,精心制定學習計劃,結合上級的重大決策部署,及時組織學習黨的創新理論。持續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能力、強化黨員干部思想淬煉,引領全體干部職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推動企業發展融入國家戰略。把講政治的要求落實到牢記“國之大者”上,切實扛牢黨中央賦予的使命責任,在制定企業戰略規劃時,要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始終聚焦主業、做強實業,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切實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在夯實大國經濟根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擔當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強調查研究,掌握思想動態,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創新中不斷總結提高,擴大豐富工作手段,構建具有國企自身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要深化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黨性修養、道德品行和警示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把干事創業謀發展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為企業攻堅克難、轉型發展凝聚共識和力量。要搭建黨群溝通平臺,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思想教育活動,引導員工深刻理解和認同企業的價值理念,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聚焦黨組織建設,筑牢戰斗堡壘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國有企業要將黨組織深度嵌入公司治理結構,把基本組織、基本隊伍、基本制度落實抓嚴,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構建協同高效的組織生態,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打好組織基礎。
把支部建在生產一線。國有企業要堅持“黨員工作生活在哪里、黨組織就覆蓋到哪里”,扎實推進黨的組織覆蓋、工作覆蓋。按照“支部有牌子、組織有機構、一線有黨旗、效果有體現”的要求,針對重點項目,可成立指揮部臨時黨支部,推動支部建在生產一線、黨員攻堅在一線,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夯實基層黨建根基。秉持“黨的一切工作落實到支部”的鮮明導向,夯實黨建根基,做強做優支部建設。壓緊壓實黨建工作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責任和“一崗雙責”,做到知責于心、履責于行,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局面。健全黨支部工作聯系點等制度,落實組織生活各項制度,鞏固“一指導手冊、一工作實錄”黨支部工作成效。通過開展“一支部一亮點”活動,引導基層黨組織與黨員職工立足企業發展大局建言獻策,憑借打造特色化黨建品牌,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主動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智慧黨建”平臺,讓基層黨組織實現信息管理、發展黨員紀實、組織關系轉接、廉政管理、警示教育、廉政談話、電子考試、手機黨校以及組織生活記錄等功能“上網”,形成集“查、建、聯、管、用”于一體的信息化動態管理機制。發揮信息技術的賦能功效,便于黨員隨時參與組織生活,依據黨員信息反饋,精準把控黨員思想動態,為有序推進數字化黨建工作、精準引導黨員組織生活提供支撐。
聚焦雙融互促,實現黨建業務同頻共振
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是關鍵。國有企業要牢牢把握“兩個一以貫之”,堅定不移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促進互融互進、同頻共振。
以深度融合實現同頻共振。要把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同謀劃、同部署、同實施、同考核,確保黨建與企業經營目標契合,協同邁進。依據企業經營實際狀況及重點難點問題,組建黨員先鋒隊、技術攻關小組,充分發揮黨員在生產經營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攻克難關。通過塑造紅色文化黨建品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匯聚強大精神動力,凝聚全員共識。
以深度融合強化優勢互補。明確黨組織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推動黨的領導融入企業治理體系,實現制度化、規范化。通過整合基層黨組織功能與企業管理組織職能、黨建制度與企業管理制度、黨建工作責任制與崗位責任制,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優化流程、強化基礎,將黨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提升企業治理水平。
以深度融合凝聚發展合力。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將黨建工作同業務工作綜合考慮,做到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落實,實現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業務。把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中的重點難點作為切入點,組織黨員和人才,動員員工,共同推動目標實現。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作為黨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提升黨建科學化水平,為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提供了堅強保障。
聚焦人才隊伍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驅動發展的核心要素。國有企業要著眼于政治素養與專業能力“雙提升”,構建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能力卓越的高素質人才隊伍,讓人才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
推行雙向培養,促進人才隊伍與黨建協同共進。構建人才隊伍建設的雙向培養機制,一方面,將業務骨干吸納發展為黨員,充實黨員隊伍,提升黨員整體素質;另一方面,把黨員培育成業務骨干,強化其專業能力,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增強業務骨干的責任感與奉獻精神,實現人才與黨建良性互動,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強化示范引領,激發企業員工創新活力。設立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組建黨員突擊隊等,聚焦企業技術研發、市場拓展、降本增效等關鍵環節展開攻堅,凸顯人才價值與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員帶頭攻堅克難為手段,廣泛開展黨員“掛牌攻堅”活動,把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體現在保證安全生產、創造一流業績上來。
優化激勵機制,增強黨建與生產經營融合主動性。國有企業要加快構建起黨建與績效考核、薪酬分配、晉升體系緊密相連的激勵機制。在績效考核環節,將員工業務業績完成情況列為考核要點,同時納入參與黨建活動表現、黨員責任落實成效等黨建指標,確保黨建考核與業務考核有機融合、同向發力,全面衡量員工綜合表現。薪酬分配方面,以員工政治表現與專業貢獻為核心依據。對于在黨建引領下,為企業發展付出諸多努力、創造顯著價值的員工,給予與之匹配的薪資回報,激勵員工積極投身黨建與業務工作。晉升體系設計上,優先考慮業務能力突出、政治素養優良、專業技能精湛且在黨建工作中有出色作為的員工,拓寬其職業發展通道,為企業留住并培育更多優秀人才。通過激勵舉措,充分激發員工參與黨建及企業發展的雙重積極性,打造一支對黨忠誠、心系企業、業務精通的復合型人才隊伍,確保黨建引領作用在企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黨建工作做實了就是生產力,做細了就是凝聚力,做強了就是競爭力。新時代,國有企業要堅持政治引領,建強基層黨組織,完善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機制,打造高素質人才隊伍,通過系列舉措將高質量黨建工作貫穿在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各環節,切實發揮好高質量黨建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全過程的引領保障作用。
(責任編輯:冉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