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有關部門發布《關于調整保險資金權益類資產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對此,中國平安表示,作為一家大型綜合金融集團和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公司對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對中國資本市場的長遠價值堅定看好。對保險公司進一步加大權益投資比例,增強行業資產配置的靈活性,提升資產負債匹配的質量和效率,增強經營的穩健性具有積極意義。
而就在3月20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平安”,601318.SH,2318.HK)的年度業績發布會上,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郭曉濤暢談其對于壽險改革、投資、科技等方面的理念。他著一身暗藍色條紋西裝,配暖色系領帶,精干又不失儒雅。54歲的他,在2019年9月加入中國平安之前,曾任波士頓咨詢合伙人兼董事總經理、韋萊韜悅資本市場業務全球聯席 CEO。
郭曉濤認為,險資資產配置占投資回報80%的關鍵作用,另外的20%才是具體投資標的、資產類別和波段操作等。據他透露,中國平安在2024年實施投資體系改革,加強資產和負債聯動,讓產品和投資能夠有效結合,實現資產負債長久期配置,而非持續追逐高風險帶來的投資回報。
未來,中國平安也將認真研究,抓緊落實有關政策要求,進一步發揮好大規模長線資金的優勢,靈活運用多種綜合金融工具和投資策略,持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及價值型品種等領域投資力度,以實際行動體現“耐心資本”的應有擔當。
中信證券在4月8日的最新研報中認為,平安的保險投資資產久期較長,資產負債久期缺口比較小。未來平安的盈利穩健性在持續增強,短期買貝塔價值,長期買新發展周期,給予A/H股目標價分別為64元人民幣/63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對話中談及,若預定利率進一步下調,中國平安銷售端、產品端和投資端會有怎樣的調整?
郭曉濤表示,在當前低利率環境下,產品結構將持續發生變化,分紅險占比將會持續提高;其次,保障型產品占比也會增加,因為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醫療、健康、養老的需求也會增加。“在競爭中求生存,在創新中求發展”,郭曉濤認為,壽險改革沒有完成時,永遠都是進行時。壽險作為平安集團最重要的業務,一直在不斷創新過程中。
值得關注的是,DeepSeek的橫空出世,在金融領域掀起巨浪。郭曉濤回應筆者稱,DeepSeek等開源大模型,使得AI應用抵達臨界爆發點,奇點來臨。他認為,現在人工智能在銷售、服務、經營管理等方面都在持續創造價值,將會給保險業帶來巨大變化。
“這個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投資收益越高,意味著帶來的風險就會越大。”在如何保持投資端長期收益可持續性方面,郭曉濤認為,投資一定要看資產和負債兩端匹配,需看成本、久期、產品、經濟周期和監管這五個核心因素匹配,在此前提下,再考慮資產配置邏輯如何更有效覆蓋負債成本,從而讓投資收益和成本之間利差最大化。
他認為,整體投資體系里,資產配置策略占投資回報80%的關鍵作用,另外20%才是具體投資標的、資產類別,以及波段上的操作。
據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平安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實現綜合投資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其中,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綜合投資收益率6.0%,同比上升2.4個百分點。同時,凈投資收益率為3.8%,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
截至2024年末,中國平安的保險資金投資組合規模超5.7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1.4%。近十年,實現平均凈投資收益率5.0%,平均綜合投資收益率5.1%。
據郭曉濤透露,中國平安在2024年實施投資體系改革,從最前端的戰略資產配置、戰術資產配置到具體投資標的,在這套投資鏈條改革體系下,力求進一步用機制去完成資產配置最優化。同時,加強資產、負債聯動,讓產品和投資能夠有效結合,實現資產負債長久期配置,在保障資金安全的前提下提升長期收益水平。
當前,保險產品預定利率已進入動態調整時代,預定利率研究值將直接決定行業預定利率是否調整,如觸發一定條件將發生調整。據中信證券分析,預定利率可能在短期內進一步調整至2.0%。如此,在低利率環境下,保險公司是否存在利差損風險、如何進一步提升資產負債匹配管理能力?
“市場整體低利率環境,預計還會維持一段時間。”郭曉濤表示,當前中國平安無論是存量還是新增保單,都不存在利差損問題。未來在低利率環境下,如何有效進行資產和負債聯動,從產品結構、投資回報、成本、久期等各個方面匹配來看,都會對保險公司提出新的挑戰。
險資作為中長期資金的重要一環,被寄予入市厚望。對話時,被筆者問及對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如何看待之時,郭曉濤回應道,中國平安會積極響應和落實,這對保險公司是政策利好。同時,公司也將大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投資新質生產力、高科技領域等。
如此,中國平安未來投資前景如何?摩根大通發布研報稱,將中國平安評級升至“增持”,目標價由50港元上調至70港元。其表示,中國平安去年主要財務指標表現超出該行及市場預期。同時,公司去年每股總股息2.55元人民幣,同比升5%,超出該行及市場預期。該行認為,中國平安有充足資本支持可持續派息增長,H股現估值相當于預測今年市盈率6倍或預測市賬率0.8倍并不昂貴,估值折讓將逐步消退。中信證券在最新研報中表示,平安穩健性在持續增強,短期買貝塔價值,長期買新發展周期。一是此輪降息周期是加劇保險行業分化、促進供給側集中;二是站在10年、20年以上的保單周期看,認為需要假設通脹可能性更大;三是2025年是保險行業轉型分紅險,開啟新發展周期的起點。對應AH股目標價分別為64元人民幣/63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在AI賦能的時代浪潮中,金融行業正經歷一場深刻轉折點。
3月5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部長通道”上,科技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被再一次強調。
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在年報致辭中表示,當前以DeepSeek為代表的開源大模型,正在深度重塑全球科技革命的方向、重構企業價值創造的底層邏輯,對金融保險業亦影響深遠。他強調,要讓全面數字化成為中國平安可持續發展的“壓艙石”與“領頭雁”。
郭曉濤認為,DeepSeek等開源大模型,讓AI應用抵達臨界爆發點,奇點來臨。他認為,以前人工智能停留在研究和探索階段,現在人工智能在銷售、服務、經營管理等方面都在持續創造價值,人工智能將會給保險業帶來巨大變化。
“AI創造價值體現在效率和智慧兩個方面。效率能夠讓流程更加有效,持續降低成本;智慧讓經營管理決策,從傳統的靠‘拍腦袋’轉向智能化決策,這些效果都體現在中國平安經營管理、風險定價等領域。”郭曉濤表示,未來,期待人工智能將會給整個金融行業帶來非常巨大的轉變,在效率和智慧兩方面都能進入全新領域。
當前,中國平安旗下多家子公司已完成DeepSeek布局。諸如,平安銀行已經在DeepSeek技術應用上展現出系統性布局與階段性成果;平安人壽快速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上線專為壽險打造的DeepSeek智能平臺,并率先在產品銷售、人員培訓及客戶服務三大核心場景落地應用等。
據中國平安2024年財報顯示,當前,中國平安聚焦核心技術研究和自主知識產權掌控,專利申請數累計達55080項,位居全球金融科技、醫療健康專利前列,構建行業領先的五大實驗室、九大數據庫,搭建三層大模型體系,形成垂域行業壁壘,持續推動大模型與業務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