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設計思路
本節課是為七年級新生設計的第一節心理健康教育課。
從學生角度來講,七年級新生離開了熟悉的小學校園,踏入了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面對陌生的同學、新的老師以及不同于以往的學習節奏和課程安排,他們需要迅速適應并融入這個嶄新的集體。中學的課堂,教師不再像小學那樣細致入微地講解每一個知識點,而是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學生需要學會獨立思考、主動提問、積極參與課堂討論。作業量也明顯增加,需要他們更加合理地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除了學習上的改變,七年級學生還面臨著人際關系的挑戰。他們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學會與不同背景的同學相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有性格不合的伙伴。如何與他們和睦相處,如何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成為他們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此外,七年級學生還面臨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變化。面對新的學校、新的班級、新的老師、新的學習,七年級新生會有一段適應期。因此,開學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課,應該關注到學生這樣的狀態,并以此為契機,對集體出現的一些共性情緒,如緊張、忐忑、興奮、拘束等,進行適當引導和處理。
從課程角度來講,不是所有的新生都上過規范的心理健康課,甚至有些學生對心理健康課堂是未知的、陌生的。因此,開學第一課,普及一些心理健康相關知識,也顯得十分重要。
基于以上原因,根據七年級學生愛動好玩等的身心特點,本次教學以比較輕松、愉快的“旅行”方式開始,以游戲、紙筆練習、小組合作、自由提問等形式,將教師的自我介紹、同學之間的相識、對開學初自身狀態的覺察,以及對心理課堂的認知、期待和困惑,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維護心理健康的嘗試行動,貫穿課程之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尊重、分享的氛圍中,體驗積極情緒,獲得正向幫助,進而有效應對開學初的適應問題。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與心理健康相關的一些基本常識。
2.行為目標:感知新環境下自己的身心狀態,并嘗試思考維護心理健康的方法。
3.情感價值目標:通過課程獲得對新環境的積極情感體驗,勇敢迎接初中的學習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幫助七年級新生獲得面對新環境的積極、正向體驗及思考,進而運用自身資源面對、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教學難點:通過自我覺察、同伴互助、教師引導獲得一些維護心理健康的常識或方法。
四、教學方法
活動法、講授法。
五、教學對象
七年級學生。
六、教學過程
同學們,大家好!新的一學期開始了,不同于往常,這一次我們來到了新的學校,對班級里的各位小伙伴還不熟悉,新的校園我們也比較陌生,甚至我們還不知道給我們上課的都有哪些老師,會有哪些課程。大家對這節心理健康課程是不是也充滿了好奇?我們會學些什么呢?
如果你內心已經有了這些疑問,說明你已經開始對這節課產生了興趣。那么,帶著這份好奇,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天的“心”旅行吧!
(一)“機長”介紹
歡迎各位朋友來到“×××號”航班,我是本次航班的機長,我叫×××,今天很高興帶領大家一起踏上我們新學期的第一次“心”的旅行。
(設計意圖:利用情境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二)第一站:“星”舞臺——幸運之花
首先,我們來到第一站——“星”舞臺。我們將在這里進行一場幸運之花的游戲。
游戲規則是這樣的:
1.“機長”播放一段音樂,當音樂響起的時候,同學自由傳遞“幸運之花”;當音樂停止的時候,碰到“幸運之花”的同學,成為“明星”(閃閃發光的人)。
2.“明星”可以使用以下權利之一:(1)向班級同學進一步介紹自己,維護自己的“明星”熱度。(2)請班級另一位同學替自己進行正面形象介紹,提高自己在班級的知名度。(3)完成自我介紹后,向大家推薦另一位同學,幫其進入“明星”行列。
3.第一位“明星”從三個選項中選擇一項進行。后面的“明星”不可重復前一位“明星”的選擇。
師:大家有什么疑問嗎?沒有的話,我們開始。
學生活動。
教師進行回應,以鼓勵、肯定、積極引導為主。
(設計意圖:為新班級進一步破冰,增進學生之間的了解,增強學生到新班級后的歸屬感。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專業性的簡單回應,引導學生觀察、體驗,了解這輪游戲中的自己。)
(三)第二站:“心”感覺——盲盒之選
在前面環節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學案,梳理:來到新環境,我們的體驗。
1.完成學案:《我的校園新生活——心感覺》(可以不署名),時間6分鐘
互動單:《我的校園新生活——心感覺》(見圖1)
2.盲盒之選:《我的校園新生活》
師: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心”感覺,那么請自愿將自己的“心”感覺投入盲盒箱,然后老師會隨機抽取幾位同學,在全班進行分享。
學生分享。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當我們到了一個新環境,會有一些什么樣的相似或者不同的體驗?它們又給我們什么樣的提示呢?
其實,互動單中透露著大家到了新環境后,對周圍的好奇,對未知的忐忑或是期待,對自己的覺察,對學習的預期……我們帶著各種各樣的情緒,有的情緒是大家共有的,如擔心、忐忑、興奮、期待等。這樣的情緒是我們面對新環境自然而然出現的,但它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發生變化。
同樣,我們的情緒對我們的行為也有指引作用。緊張、期待的情緒下,我們選擇播種怎樣的行為,會影響我們的最終收獲。初中三年,我們要成長為怎樣的自己呢?這是需要我們不斷探索的話題。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課也會帶領大家在這些方面更好地思考和成長。
(設計意圖:在前面“幸運之花”游戲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學生,初入新學校、新班級,初遇新課程、新同學、新老師,總體上內心的感受是什么;讓學生對開學初自身的狀態做更清晰的覺察和表達。以隨機抽取、匿名的方式或者自愿的方式進行分享,了解班級同學的真實情況,為后面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普及、維護心理健康小嘗試活動作鋪墊。)
(四)第三站:“心”知識——科普小天地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三站:“心”知識,心理健康科普天地。
1.小組討論
請大家思考以下幾個問題,并在小組內共同討論。3分鐘后,討論出答案的小組派代表在班級分享。
問題清單:
(1)心理不健康就是心理變態。
(2)心理健康教育課是給心理不健康的人上的,心理健康的人不需要聽。
(3)學習好就行了,心理健不健康無所謂。
(4)有心理問題的人,需要找醫生。
2.提問環節
學生針對小組代表的分享,或者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進行提問。
對小組代表的發言及同學的提問,教師做必要、適當的補充、修正、講解,并普及以下課程知識:
(1)心理健康的含義(也可以選擇播放相關視頻)。
(2)青少年心理健康標準:智力正常;情緒穩定、積極樂觀;堅強的意志品質、良好的自制力和挫折耐受力;心理與行為符合年齡特征;人際關系和諧;保持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會適應;正確的自我意識;面對現實、接受現實;熱愛生活、熱愛學習。
(3)心理健康教育課的要求及特點等。
3.頭腦風暴
同學們,現在請大家安靜下來,仔細聽“機長”的一段廣播。這段廣播里呀,藏著一個小小的煩惱故事。
廣播內容:小A同學小學畢業后離開了熟悉的家鄉,隨父母來到他們打拼的城市,進入一所新的初中學校。這里的同學、老師,他一個也不認識。看著發下來的一堆新書,他有點惶恐,還有點不安。這讓他非常想念以前的生活,想念自己以前的伙伴。開學幾天了,他始終忐忑不安,也沒有交到新朋友。周圍的同學也覺得他悶悶不樂,又有點不好相處的樣子。
大家聽完了,小A同學的經歷是不是讓你們感同身受呢?成長的旅程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挑戰,就像小A初入新環境時的不安與惶恐。現在,老師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開啟一場熱烈的頭腦風暴。咱們一起想一想,要是小A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怎樣做才可以幫助他走出這段不太適應的時光呢?
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可以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用擔心對錯,每一個點子都可能是照亮小A同學世界的一束光。大家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把思路清晰地梳理出來;也可以用繪畫,把你們想到的幫助場景生動地描繪出來。要是你們喜歡表演,可以來一場角色扮演,把幫助小A的過程演出來,那就更棒啦!無論用什么形式,只要能表達你們滿滿的善意和智慧就行。
比如,我們可以從心理上先理解小A,主動和他聊天,傾聽他的煩惱;也可以在學習上給他提供幫助,一起討論那些讓他頭疼的新知識;還可以在生活中邀請他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讓他盡快融入我們這個溫暖的大集體。
思維導圖作品示例(見圖2):
(設計意圖:普及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課的相關知識,示范解決心理困擾。)
(五)第四站:“馨”嘗試——漂流瓶體驗館
在我們齊心協力的探索與學習后,大家對心理健康已經有了初步且寶貴的認知。其實,維護心理健康,不僅依賴自身內心的強大,還蘊藏在我們彼此間純粹的善意與溫暖之中。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就像冬日暖陽,能驅散心靈的陰霾。
接下來,讓我們懷揣著溫暖與溫馨,開啟一場獨特的“漂流瓶”體驗。請大家用自己填寫的“心”感覺,從盲盒中隨機換取一張其他同學的“心”感覺。當拿到這份來自他人的內心感受時,請你靜下心來,仔細閱讀,然后為對方寫上一段話。這段話,可以是你結合自身經驗,為對方提供的一些實用的心理調適方法,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新環境帶來的挑戰;也可以是充滿力量的鼓勵話語,既能給予對方支持,也能在書寫的過程中勉勵自己;還可以是一段真誠的分享,聊聊自己在面對類似情緒時的感悟與成長。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彼此為對方送上一份暖意,讓這份溫暖成為我們開啟新校園生活的有力支撐。
完成書寫后,歡迎同學們在班級內自愿分享自己所寫的內容以及內心感受。分享不僅是一次簡單的交流,更是心與心的碰撞,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彼此,感受集體的力量。
在這個環節中,我看到了每一位同學的真誠投入與用心付出。你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想法,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你們的善良。隨著交流的深入,我能真切地感覺到,我們彼此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整個班級也因為這次溫暖的互動,凝聚起一股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將支撐我們在未來的學習與生活中勇往直前。
(設計意圖:借助漂流瓶這一充滿趣味與神秘感的方式,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自身經驗相結合,積極嘗試維護自身以及他人的心理健康。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收獲幫助他人的成就感和被他人理解、支持的溫暖感知,從而獲得積極的心理體驗,進一步增強心理健康意識和人際交往能力。)
(六)第五站:“新”力量——旅行小結
轉眼間,帶領大家的第一次“心”旅行即將抵達終點。在這段充滿驚喜與收獲的旅程中,我們一同探索、成長,相信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感悟。現在,請大家靜下心來,用一句話簡單總結本次旅行帶給你的力量,并與我們一起分享這份珍貴的感悟。
(學生分享。)
同學們的分享精彩紛呈,每一句話都飽含著對這次課程的深刻理解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感謝大家乘坐本次航班。正是因為你們的積極參與和熱情投入,才讓我們一起度過了一次如此愉快且意義非凡的旅程。在這里,我衷心地祝愿大家在新的校園生活中一切順遂,每天都能收獲滿滿的快樂。期待下次我們再次相聚,繼續在心理健康的知識海洋里遨游,探索更多心靈的奧秘。
(設計意圖:通過課堂總結與提升,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內容與收獲,強化所學知識,加深對心理健康的理解和重視。同時,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和總結歸納能力,讓學生在反思中實現自我成長。)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旨在通過具有創新性且富有互動性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有效緩解心理壓力,勇敢表達內心情感,尤其是新生在面對新環境時可能產生的種種不適與困惑。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本課的匿名書寫新環境感受以及漂流瓶互動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匿名書寫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私密的表達空間,讓他們能夠毫無顧慮地傾訴內心的真實想法。而漂流瓶活動則進一步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互動與支持。學生將自己想要傾訴的內容寫在紙條上,放入象征希望與交流的漂流瓶中,這些漂流瓶被隨機分配給其他同學。當學生閱讀他人的心聲并給予回應時,不僅實現了情感的傳遞與共鳴,還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了來自同齡人的理解與支持,在心理上獲得極大的慰藉。許多學生在得到他人的回應后,明顯表現出情緒的舒緩和自信心的提升。這充分證明了活動在情緒安撫和疏導方面的積極作用,有效緩解了新生的環境適應問題。
然而,教師在實施過程中也需注意一些關鍵點。首先,務必嚴格保護所有參與者的隱私。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及時將所有紙條回收并妥善處理,杜絕任何可能泄露個人信息的風險,確保學生能夠在安全的環境中參與活動。其次,尊重每位學生的參與意愿。即不能強迫任何學生參加活動或分享他們不愿意公開的信息,要讓學生在自愿、舒適的狀態下參與互動。最后,教師要時刻留意活動中暴露出的可能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一旦發現,應及時、巧妙地引導他們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幫助,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陰中學教育集團清浦開明中學)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