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北京,百花吐蕊,萬象更新。乘全國兩會勝利閉幕東風,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召開了第八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全面總結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工作任務和重點,調整增補理事和常務理事,進一步充實完善協會組織治理結構。會議倡導內部審計領域深入開展“科學規范提升年”行動,推進內部審計科學規范發展,以高質量內部審計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5年全國審計工作會議吹響“科學規范提升年”行動號角,要求全面查擺并著力推動解決在審計立項、實施、成果利用、督促整改、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審計作為與審計地位不相適應的突出問題。在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國家的關鍵時期,開展此次行動,絕非簡單的業務優化,而是關乎國家治理效能、經濟安全發展、組織價值創造的深層次變革。深刻理解其戰略意義,需要將其置于國家治理現代化全局中審視,在服務“國之大者”的坐標系中定位,從審計事業發展的歷史維度中把握。
提升內部審計科學規范化水平,是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必然要求。中央審計委員會多次強調,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作為國家審計監督體系的“常規部隊”,其科學規范程度直接關系著監督效能能否穿透至經濟社會運行的“毛細血管”。內部審計若失之于散、失之于寬、失之于軟,將導致監督鏈條出現“斷點”。開展內部審計科學規范提升行動,正是貫徹“如臂使指、如影隨形、如雷貫耳”要求,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審計監督體系的重要抓手,使內部審計真正成為規范權力運行、維護政令暢通、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的“利器”。
提升內部審計科學規范化水平,是推動實現組織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用系統、規范的方法,做好常態化“經濟體檢”工作,促進組織增加價值、實現目標,是法規準則賦予內部審計的職責。作為組織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等進行評估和確認,促進強化組織內部風險防控,其科學規范化無疑會影響到審計功能的發揮以及組織治理能力和效果的提升。此次“科學規范提升年”行動正是一個契機,通過認真查擺問題,實現系統性整改,推動審計立項系統契合、審計實施規范穿透、成果利用權威高效、審計整改從嚴從實,真正發揮內部審計作為組織治理“免疫系統”的功能,最終實現審計監督效能與國家治理、組織發展需求的動態適配,為組織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提升內部審計科學規范化水平,是筑牢內部審計自身建設的重要根基。“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范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審計隊伍建設提出的總要求。當前,隨著審計地位不斷提升,工作職責不斷深化,審計成果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隨之而來的是專業化、復雜化、精準化程度及其要求不斷提高。通過科學規范化建設持續完善內部審計管理體制機制,優化內部審計制度規章,強化內部審計質量管控,加強審計手段創新,加大對新技術的應用,不斷強化審計隊伍的政治素養和專業能力,能夠有效推動內部審計自身建設向更加科學規范化水平躍升。這既是內部審計應對外部環境復雜多變、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主動作為,也是推動自身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從而為其在服務保障黨和國家發展大局、推動所在組織高質量發展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春潮涌動,千帆競發。站在“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的關鍵節點上,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讓我們攜手同心,以科學規范為舟,以改革創新為槳,共同駛向內部審計高質量發展的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