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在美國明尼蘇達州從事典當生意的埃文·凱爾收到一本老相冊,里面的照片血腥殘酷,“Nanking”(南京的英文舊譯)字樣頻繁出現。
“直覺告訴我,相冊里的照片可能與日本在中國犯下的戰爭罪行有關。我咨詢學者后了解到,這些歷史照片拍攝于淞滬會戰期間的上海。”凱爾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這些照片應當屬于博物館,必須被公之于眾。”他在網絡平臺上發布視頻展示了這本相冊,想盡快聯系到相關學者以確認照片來歷,但一些不懷好意的人開始在網上發起攻擊。他們或是否認南京大屠殺和侵華日軍罪行,或是指責凱爾自導自演,甚至對凱爾進行人身威脅。
深思熟慮之后,凱爾自掏腰包買下了這本相冊,捐贈給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總領事館以“國禮瓷”回贈,并在感謝信中寫道:“歷史是當今社會的一面鏡子,你的捐贈,將激勵世人,以善良之心維護和平。”凱爾說:“在我被攻擊的時候,很多中國人和我的粉絲一同站出來發聲支持我。在我眼里,這體現了大家對我的認可。”
縱然歷經種種波折,凱爾從未后悔過捐贈相冊,“我只想做件正確的事。就算時間倒流,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素材解讀
相冊記錄的不僅是戰爭場景,更是無數生命的苦難。凱爾看到相冊深受觸動,良知驅使他打破沉默,以行動讓歷史真相得以呈現。他通過捐贈相冊,為那些在戰爭中蒙冤受苦的人發聲。他的舉動是對人性本善的堅守,展現了對生命的敬畏與悲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