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人類文明薪火相傳,離不開書籍的力量,離不開千百年來我們對于知識的崇尚。
文學作品是時代的傳聲筒,閱讀可以讓我們領略不同時代的風采。
在文字中,能看萬千風景,感受諸般滋味。“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讀《紅樓夢》,我看到了一幅繁華落盡、人情冷暖交織的社會畫卷;“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讀《水滸傳》,我領略到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萬丈豪情與人生無奈;“滾滾長江東逝水”,讀《三國演義》,我感受到英雄的文韜武略……讀書,是展開一雙穿越歷史的翅膀,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邂逅。
讀書,可以豐盈我們的心靈,錘煉我們的品格,拓展生命的廣度與厚度。
《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他以堅忍不拔的毅力與深邃的思想,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在逆境中尋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即便在雙腿殘疾、陷入絕望的深淵時,他也依然能夠找到一片精神的棲息地——古園,從四季的更迭中汲取力量,從生活的點滴中感悟人生。一直很喜歡《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在修鐵路時得了傷寒,險些喪命,后來更是兩腿癱瘓、雙目失明,但他仍然在后方努力奉獻,拼命地戰斗,忘我地工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書籍教會我堅韌與無畏。
書香,是民族精神的源泉,是文化自信的根基。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閱讀是治愈心靈、豐富精神的一劑良藥。中華文明綿延5000年,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崇尚讀書、熱愛讀書的優良傳統。“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讓我們雙手捧書,思接千載,視通萬里。民族復興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更應堅持以書潤心,與智同行,激蕩出思想火花,讓中華文明展現出更絢麗更持久的風采。
夢在遠方,路在腳下。以讀書豐盈內心,讓讀書點燃我們的夢想!
【湖南隆回縣第二中學默深文學社高一(2401)班,指導老師: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