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是對課堂知識的復習與鞏固,有效的作業設計不僅能幫助學生高效學習,還能助力教師的精準教學與專業成長。聚焦于初中數學的作業設計,以智慧教育理念為背景,探究了初中數學作業實施的意義,并提出了智慧教育理念下基于個性化學習的初中數學作業具體實施策略,包括精準分析學情,構建個性化作業檔案;借助信息技術,智能推送個性化作業;多樣作業形式,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建立反饋機制,實施精準化作業輔導。
關鍵詞:智慧教育;個性化學習;初中數學作業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蘭州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智慧教育理念下基于個性化學習的初中數學作業教學模式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LZ[2023]GH0208)成果論文。
作者簡介:馬亞峰(1987—),男,甘肅省蘭州市金城實驗中學(北京市第八中學蘭州分校)。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蓬勃發展的信息技術為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契機。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初中數學教學模式逐漸發生改變,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成為主流。但在對教學模式創新的過程中,部分教師卻忽視了對作業的改革。傳統的初中數學作業形式單一且內容較多,無法有效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發展。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結合智慧教育理念,實施個性化的初中數學作業設計,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數學素養。
一、智慧教育理念下基于個性化學習的初中數學作業的實施意義
(一)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教育理念應運而生。智慧教育理念指的是將新時代下蓬勃發展的信息技術融入教學,從而讓教學有更好的效果。在初中階段,學生的獨立思維開始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不同類型的學生對數學知識有著不同程度的理解。為了促進每一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教師就要構建個性化的教學策略,在數學作業的布置工作中也是如此。基于個性化學習的作業設計,不僅符合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還能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領域的不斷開發、融合,教師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情況進行精準分析,從而生成個性化報告,并基于個性化報告來制定初中數學作業,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強弱取決于其數學核心素養的高低。想要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就要培養其核心素養。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除了課堂教學,教師通過合理設計作業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傳統作業形式單一,無法有效幫助學生全面鞏固數學知識。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可基于智慧教育理念,利用智慧技術分析,為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作業練習[1]。通過智慧技術分析,教師可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不同的作業內容,加深學生對特定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如,利用智慧分析技術發現某位學生的繪圖能力較差時,教師可在該生的作業中增加繪圖知識與技巧練習的比重,從而幫助該生打好基礎,加強其對知識的掌握與綜合運用。
(三)助力教師的精準教學與專業成長
精準教學是教師的工作目標之一。基于智慧教育理念設計的個性化作業能幫助教師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從而使教師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進度、知識掌握情況等。如此,教師不僅能更精準地調整教學進度,還能在使用智慧教育平臺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并加以改進,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可見,精準教學在智慧教育平臺的助力下更容易實現。此外,在利用智慧教育平臺布置個性化作業的過程中,教師也在不斷學習如何使用智慧教育教學工具,其專業能力也得到了發展。總之,智慧教育理念下基于個性化學習的初中數學作業的實施,在幫助教師實現精準教學的同時,還有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使初中數學教學從理論性教學模式逐漸轉變為綜合性教學模式。
二、智慧教育理念下基于個性化學習的初中數學作業實施策略
(一)精準分析學情,構建個性化作業檔案
在設計初中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由于興趣、性格等元素產生的差異[2]。常規教學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教學模式單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在構建多樣化的課堂生態時,教師要意識到這一問題,不斷探尋設計個性化作業的路徑。智慧教育理念主張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作用于優化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結合當前信息技術的發展現狀,教師可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多種技術應用到個性化作業檔案的構建中,從而做到精準分析學情,為個性化作業的設計打好基礎,充分發揮初中數學作業的教育作用。
以“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這一課的教學為例。在本課的教學中,學生需掌握“三角形的邊”“三角形的高、中線和角平分線”以及“三角形的穩定性”三方面的知識。但由于學生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存在差異,即便是經歷相同的課堂教學,不同的學生對本課知識的認知并不相同,教師可利用智慧教育平臺精準分析學情,構建個性化作業檔案,從而為布置個性化作業打好基礎。在構建個性化作業檔案的過程中,教師可將以往的作業作為評估基礎,分別對學生的數學思維、實踐能力、探究精神等進行評估,以完善個性化作業檔案。利用智慧教育平臺構建的個性化作業檔案,不僅要包括學生的基本學習信息,還要詳細記錄其數學知識薄弱部分、有待提升的技能等。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人情況,為學生制定個性化學習目標,并以個性化學習目標為核心,設計符合學生能力的作業內容,以此來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個性化作業檔案的構建,進一步落實了精準化教學,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還能兼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二)借助信息技術,智能推送個性化作業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由于學生間存在個體差異,部分教師會使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來布置作業。如,按照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層,將學生簡單分為基礎層、提高層和拓展層,并設計三個層次的作業[3]。雖然這一方法初步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但在學生實際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仍存在部分題目對學生而言過難或過于簡單的情況。基于此,教師可依托智慧教育平臺,為學生智能推送個性化作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以“因式分解”這一課的作業設計為例。因式分解相關知識是初中數學的重點內容,是學生后期學習的基礎內容。教師可以以“讓學生理解多項式的基本概念;學會提取公因式,熟練運用常見的代數公式(如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能夠對二次多項式進行因式分解,熟悉求根公式的使用;提高簡化與合并同類項的能力,增強運算的靈活性與準確性”為教學目標,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作業的設計。部分學生對多項式的基本概念理解較好,但是在提取公因式的過程中出現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智慧教育平臺就會自動推送更多有關提取公因式的題目,以供學生多次練習,從而使學生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技巧。此外,智慧教育平臺在推送題目的過程中還會根據學生出現問題的原因進行推送。如,部分學生不會提取公因式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完全理解公因式的含義,平臺就會智能推送有關公因式的基本概念的題目,進而加強學生對公因式的理解,并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具體來說,當發現學生不能熟練使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時,智慧教育平臺就會為學生推送更多相關的練習題,讓學生在多次練習中掌握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使用方法。可見,智能的個性化作業推送減少了學生大量的不必要練習,從而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與能力,有效節省學生的作業時間,提高學生的作業效率。
(三)多樣作業形式,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
以“作業態度”為主題的初中階段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初中學生對作業持消極態度,認為作業占用了大量的課后時間,從而導致學生對作業提不起興趣[4]。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作業對學生的數學能力發展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需改變學生對作業的態度。在智慧教育理念下,多樣化的作業形式能有效打破學生對作業的刻板印象,讓學生對作業產生好奇,有效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
以“圖形的旋轉”這一課的作業設計為例。在課堂教學結束后,教師可為學生提供多個類型的作業,由學生自主挑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作業來完成,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具體來說,教師可以設計實踐性作業,要求學生利用演示文稿或圖片剪輯軟件來制作一個圖形旋轉的小動畫,并將完成的作品上傳到智慧教育平臺,由教師統一檢閱。相較于傳統的文字版作業,此作業既可減輕學生的作業壓力,又能加強學生對旋轉原理的理解,從而提升其數學素養。教師也可以設計游戲類作業,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掌握旋轉的有關知識。如,利用信息技術,模仿常見的闖關游戲類型,將“圖形的旋轉”相關知識融入游戲中,從而構建出一個數學知識版的闖關游戲。游戲類型的作業不僅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勝負欲,還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激發其對作業的興趣。并且游戲類型的作業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個性化教學的理念,教師可在游戲中做出以下設計:當學生正確完成兩次相同知識點的挑戰后,該知識點將不會在接下來的游戲中出現。這能讓學生將更多時間用在不熟練的知識的練習中。教師還可以設計數學文化類作業,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探究“旋轉”的歷史,了解“圖形的旋轉”中每一個知識點的來源,進而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四)建立反饋機制,實施精準化作業輔導
傳統的初中數學作業體系沒有完善的反饋機制,教師只有在檢查作業時才能對學生知識點的基礎掌握情況有所了解。基于傳統的作業反饋,教師只能針對大部分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著重講解,這不利于班級學生的均衡發展,也不利于精準化教學的實施,不符合新時代智慧教育理念[5]。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來構建智能化的作業反饋機制,動態調整作業內容,增強作業的時效性。具體來說,教師可利用在線教育平臺對作業進行批改,將作業記錄保留在平臺中,為接下來建立作業反饋機制提供依據。在教師利用智慧教育平臺批改作業的過程中,系統會自動生成作業分析報告。基于報告中的內容,教師可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個性化輔導。
以“圓”這一章的作業設計為例。在筆者利用在線教育平臺完成初次作業批改后,系統生成了詳細的作業反饋報告。結合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筆者進一步制訂了個性化的作業輔導方案。在“圓”這一章的教學中,掌握“圓的有關性質”是關鍵內容。在作業中,筆者設計了有關圓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應用的題目。在利用在線教育平臺進行統計后,筆者發現班級中部分學生對“圓的有關性質”的實際應用不夠熟練。因此,針對這部分學生,筆者設計了系列個性輔導作業,并采用了微課和作業配套的輔導模式,即針對學生出現問題的知識點,利用微課進一步進行詳細講解,以幫助學生理解“圓的有關性質”的應用原理。之后,二次布置相應的作業題目。作業題目針對微課中講解的知識內容進行考查,并在微課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與提升,以此來檢驗學生是否將有關知識融會貫通。總之,教師可利用在線教育平臺構建智慧作業反饋機制,針對作業的設計不再僅依靠分層設計來實現,而是利用智慧平臺對學生進行分類,并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提供微課與二次作業,從而對學生的素養和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智慧教育理念下基于個性化學習的初中數學作業的實施,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重要且深遠的影響。作業是完整教學環節的一部分,結合智慧教育理念,將信息技術融入初中數學作業的設計中,能進一步提升作業的教育價值。利用信息技術設計的個性化初中數學作業,能精準分析學情,避免了學生的盲目刷題與無效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科技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一定能與教學實現更深入的融合,從而進一步完善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張靜.初中數學個性化作業設計[J].天津教育,2024(18):105-107.
汪海紅.智慧教育理念下創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方法[J].天津教育,2024(14):25-27.
陳建弘.智慧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精準設計與高效運用策略研究[J].教師,2024(9):36-38.
林金英.個性化學習路徑下的初中數學校本作業的設計與實施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4(2):14-16.
劉剛.智慧教育理念下如何創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數據,2023(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