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浙江臺州64 歲的黃大爺因劇烈腰痛就醫,檢查顯示他的右腎內竟塞滿了結石——最大的一顆長達4.8 厘米,還有密密麻麻的豆狀小結石。更令人震驚的是,手術團隊耗時3 小時清點結石數量,最終竟取出1791 顆!
主刀醫生介紹,黃大爺的腎結石有兩種形態:一種是如生姜形狀、帶角的鑄形結石;另一種是大量豆狀的小結石。這種現象的出現與腎臟的結構和結石的形成機制密切相關。如果把腎臟比作一個套房,腎盞是里面的一間間小房間,腎盂則是外面的客廳。黃大爺的4.8 厘米大的鑄形結石主要長在腎盂(客廳)里,這些結石就像“攔路虎”,把腎盞(小房間)的門口堵住了。腎盞內的尿液和廢物無法有效排出,導致尿液濃縮和礦物質沉積,從而繼發了1790 顆豆石塞滿腎盞。
專家介紹,腎結石是否需要及時處理取決于多種因素,包括結石的大小、位置、是否引起癥狀以及是否存在并發癥。以下是一些需要及時處理腎結石的常見情況:
癥狀明顯:如果結石引起劇烈的腰痛、腹痛、血尿、惡心或嘔吐等癥狀,通常需要及時處理。
尿路梗阻:如果腎結石引起梗阻,導致尿液無法正常排出,引起腎積水,腎臟功能損害,這種情況需要及時處理,以防止腎臟功能持續丟失。
合并感染:結石梗阻后可能導致尿路感染,如果感染嚴重或發展為膿毒血癥,需要立即治療。
結石大小和位置:體積較大的腎結石(直徑大于10 毫米的)基本難以自行排出,可能需要積極處理,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輸尿管軟鏡碎石取石或經皮腎鏡碎石取石等。
專家提醒,腎結石患者應與醫生保持良好溝通,根據個人情況調整生活方式和治療方案,積極預防結石引發感染,降低尿源性膿毒血癥的發生風險。
(據廣州日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