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總醫院發表在英國學術期刊《微生物組》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經常食用柑橘類水果,可顯著降低患抑郁癥的風險。
美國的護士健康研究二期(NHS2)是一項長期、大規模的女性健康項目。研究人員對參試者提供的糞便樣本進行了DNA 測序,從中發現了柑橘攝入量與一種特殊細菌的關系。這種細菌名為普拉梭菌,其在體內的豐度與抑郁癥風險呈負相關。
測序結果顯示,普拉梭菌在柑橘愛好者體內更為活躍,大量攝入柑橘與高水平的普拉梭菌有關。每天吃一個中等大小的橙子,可以使患抑郁癥的風險降低20%,且這種效果似乎是柑橘類水果特有的。因為NHS2 研究僅包括女性,所以研究人員又加入了男性數據,發現普拉梭菌水平的上升仍與抑郁癥風險評分呈負相關。
研究人員分析說,普拉梭菌可能是通過一種特別的代謝途徑,來影響腸道中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這兩種神經遞質可以調節食物通過消化道的速度,也能進入大腦,讓人心情變好。在未來,食用柑橘或許可以成為抑郁癥防治策略的一部分。但研究者也表示,食用柑橘只是能幫助預防抑郁癥,而非治療,不可與抗抑郁藥物混為一談。
(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