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 年農(nóng)歷臘月廿五,作家陳忠實歷時四年,終于完成了長篇小說《白鹿原》的創(chuàng)作。
1992 年3 月下旬,在謄寫完全部手稿后,他立即給《當代》雜志的何啟治寫信,說《白鹿原》已經(jīng)完稿,是否能派人來取。
來取手稿的是高賢均和洪清波。1992 年3 月25 日早晨,當陳忠實將50余萬字的《白鹿原》手稿交給兩位編輯的那一刻,一句話突然涌到嘴邊:我連生命都交給你們了。最終,他還是把這句話咽了回去。
稿子被取走后,陳忠實原本以為起碼得兩個月才會有消息。但僅僅過了20 天,陳忠實就收到了回信,高賢均在信中說,他和洪清波從西安坐上火車,便開始讀《白鹿原》手稿,一讀便放不下手。
回到北京,由高賢均綜合兩人的共同意見給陳忠實寫信,他們對《白鹿原》的評價之高,是陳忠實連想也不敢想的事。
《白鹿原》出版發(fā)行后,陳忠實應邀為讀者簽名售書。望著長長的隊伍,他竟感到不知所措,說道:“我此時此刻在想,我再也不用和妻子回家當養(yǎng)雞專業(yè)戶了,終于實現(xiàn)了為自己寫一本死后可以墊棺作枕的書,對此我很滿足,也很欣慰?!?/p>
(摘自《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