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2025年全國曲協工作會在江西南昌召開。會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按照中國文聯十一屆五次全委會部署要求,全面總結2024年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工作任務。就新的一年曲藝曲協的工作安排和部署,中國曲協有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問: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發展謀劃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今年曲藝曲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什么?
答: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習近平文化思想,認真落實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按照中國文聯十一屆五次全委會工作部署,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牢牢把握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切實把“做人的工作”和“推動曲藝創作”深度貫通起來,強化政治引領、強化機制創新、強化基層基礎、強化協同聯動,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主線,以觀念更新、擔當實干推動曲藝曲協工作提質增效,團結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曲藝力量。

問: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廣大文藝工作者更好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是推動文藝文聯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氣和重要保證。2025年曲協如何在學深悟透習近平文化思想上下功夫,持續推動曲藝界理論武裝走深走實?
答:從這些方面下功夫,一是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貫穿曲藝曲協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學好用好《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進一步發揮中國曲協分黨組、主席團、理事會、專委會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強對曲藝界的政治引領,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不斷增進對黨的創新理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二是深入實施新時代曲藝隊伍素質提升和形象建設工程,重點面向中青年創作表演人才、理論評論人才、基層曲藝工作者、“曲藝兩新”、脫口秀及漫才等新業態從業人員舉辦15期培訓班,切實增強教育培訓的精準性實效性。三是貫徹落實中國文聯《學習研究宣傳闡釋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文藝工作重要論述五年工作規劃(2022-2026)》部署,發揮《曲藝》雜志、曲藝雜志融媒、中國曲協官網以及地方曲協媒體平臺作用,加強對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研究闡釋,努力推出一批兼具學術價值與實踐價值的研究成果。四是引導全國曲協系統關注文藝發展的新業態新趨勢,聚焦曲藝事業發展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調查研究工作,運用習近平文化思想破解實際難題,推動工作發展。
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在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方面,曲藝從未缺席,始終在場。2025年將開展哪些主題創演實踐展現新時代恢宏氣象?
答:以重大主題為牽引,抓好重點曲藝創作,是充分發揮曲協組織“兩個優勢”,服務黨和國家中心任務的內在要求和工作抓手。一是聚焦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引導曲藝界深挖典型人物典型故事,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弘揚偉大抗戰精神。二是聚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會同新疆文聯舉辦“樂享新疆”慶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原創曲藝精品展演,持續開展文化潤疆、文藝援藏以及吉林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相關幫扶工作。三是以“看今朝”為主題,圍繞東北全面振興、東部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戰略,統籌組織第5屆東北地區優秀曲藝節目展演、第5屆中國東部優秀曲藝節目展演、第6屆中國西部優秀曲藝節目展演、第12屆中部六省曲藝展演,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創作推出一批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火熱實踐的優秀作品。四是結合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開展“說唱我們共同的記憶”主題創作展演,協同長江、黃河、大運河、長征、長城等國家文化公園沿線地區,以豐富多彩的曲藝形式傳承中華歷史文脈。五是繼續實施“曲藝助力鄉村振興”計劃,組織曲藝工作者深入全國各地鄉村一線進行采風創作,講好新時代鄉村振興故事。六是適時組織開展第9屆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作品創作,發揮曲藝藝術在養心志、育情操方面的獨特作用,生動謳歌全國道德模范感人事跡和崇高品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問:如何在守正創新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優化人才培養和精品創作的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
答:創新為高質量發展賦予新動能。深度貫通“做人的工作”和“推動曲藝創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和精品創作的服務引導組織工作機制,提升組織化程度和專業化水平。一是實施2025年相聲小品創演提升計劃,聚焦問題短板,精準施策攻堅,創作推出更多緊貼現實生活、展現時代風貌的優秀語言類作品,舉辦第13屆全國相聲小品優秀節目展演,推動語言類精品創作。二是舉辦“藝苑擷英”2025年全國優秀青年曲藝人才展演,探索聯合各地開展代表性曲種創作表演人才培訓研修,著力培養新時代青年曲藝領軍人才。三是會同文旅部等單位舉辦“曲韻華章”首屆全國曲藝院團優秀節目匯演系列活動,搭建創作成果交流平臺,激發曲藝院團創新創造活力。四是舉辦“送歡笑 到基層”20周年系列活動,回顧歷程、總結經驗,激勵廣大曲藝工作者大力弘揚文藝志愿服務精神,完善優質曲藝資源直達基層機制。五是辦好第2屆陜北說書大會、第4屆大學生曲藝周、第5屆全國山東快書優秀節目展演、第6屆中國彭州曲藝牡丹嘉年華、第8屆“岳池杯”全國基層優秀曲藝節目展演、第9屆全國少數民族曲藝展演、第20屆馬街書會優秀曲藝節目展演、2025胡集書會優秀曲藝節目展演等活動,啟動第5屆“嘉定法寶杯”講好中國法治故事全國曲藝展演征集活動、第9屆“包公杯”反腐倡廉曲藝作品征集活動,開展第6屆“通州杯”全國曲藝小劇場新作研討,進一步強化差異化、特色化、精細化發展思路,注重年輕化時尚化表達,讓品牌活動更有內涵、更有活力。六是強化互聯網思維,加強“互聯網+曲藝”建設,推進網絡手段在曲協工作中的運用,加大重大活動、精品節目、優秀人才網絡宣傳推廣力度,積極開展網絡曲藝創作,探索曲藝和科技融合發展的有效機制。
問:學術研究、理論評論、學科建設是關乎曲藝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也是迫切需要盡快補齊的短板弱項。今年將采取哪些舉措著力加強理論評論和學科建設?
答:一是辦好第9屆全國曲藝紹興(柯橋)理論學術論壇,用好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加強對曲藝發展全局性、根本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探討,努力推出一批高質量學術研究成果。二是辦好第10屆全國高等院校曲藝教育論壇,充分發揮學科建設委員會、高等院校曲藝教育聯盟的作用,推進教育主管部門、文化主管部門、各級曲協組織、相關院校之間的聯動貫通,探索實踐經驗,凝聚發展合力,推動更多有條件的高校開展曲藝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養,加快推進曲藝高等教育在教材編寫、課程設置、師資建設、招生就業等方面的工作步伐。三是舉辦全國曲藝理論評論人才研修班,深入挖掘專委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出版傳媒機構的研究力量和學術資源,培養高素質專業化的曲藝理論評論人才,不斷壯大學術理論研究力量。四是促進曲藝評論和創演實踐有機融合,組織專家學者深入曲藝創演現場,把評論環節嵌入各類展演活動之中,實現評論與創演的深度互動。五是深入實施中華曲藝經典傳承保護推廣工程,開展對曲藝珍貴歷史藝術檔案的數字化保護利用,編輯季度學術研究動態,擇優出版年度曲藝學術研究文獻匯編,撰寫年度曲藝藝術發展報告。六是進一步發揮《曲藝》雜志社曲藝學術研究和信息傳播高地作用,明確學術定位,加強選題策劃,發掘優秀作者,吸引優質稿源,提高辦刊質量,提升學術傳播力影響力,打造高質量學術交流平臺。
問:營造行業發展優良環境,常態長效推進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是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將采取哪些措施推進這項系統工程?
答:良好的曲藝生態環境是精品誕生、人才成長的沃土,曲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和曲藝界行風建設關乎行業形象和事業發展,是必須標本兼治、常抓不懈的系統工程。一是深入實施《全國曲藝界行風建設五年規劃(2023-2027)》,召開行風建設工作推進會,持續強化系統意識、凝聚系統合力,逐步探索中國曲協、各團體會員、基層曲協組織、專業曲藝院團、新曲藝群體一體聯動的行風建設工作機制,將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工作要求融入曲藝曲協工作各環節全過程。二是舉辦“藝韻流芳”曲藝名家紀念活動,深入開展“藝道馨聲”曲藝名家新秀示范演出宣講行動,傳承優良傳統,弘揚新風正氣,讓曲藝界正能量更加充沛。三是引導曲藝工作者自覺遵守文藝界核心價值觀、《中國文藝工作者職業道德公約》《中國曲藝工作者行為守則》,強化曲藝工作者自律意識。完善行業不端行為處置機制和權益保護機制,修訂《中國曲藝工作者行為守則實施辦法》,細化違法違規、失德失范的邊界及懲戒標準,讓曲藝從業者在正確的藝術航道上行穩致遠。四是加大“曲藝兩新”團結聯絡服務力度,發揮全國曲藝小劇場藝術指導委員會、青年曲藝工作委員會、青年曲藝工作者聯盟等平臺作用,通過培訓研修、創作扶持、展演交流、組織聯絡、惠民服務、辦實事等方式,引導包括漫才、脫口秀等新業態從業人員在內的“曲藝兩新”崇德尚藝、自律修身。五是持續維護和凈化曲藝網絡環境,推動曲藝經典名篇和精品力作在新媒體平臺的廣泛傳播,組織引導廣大曲藝工作者在網絡空間主動發聲,共同抵制不良炒作和“飯圈”文化,及時關注、妥善應對處理輿情事件,讓正能量形成大流量,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六是舉辦2025年“世界知識產權日·曲藝版權宣傳周”活動、曲藝權益保護圓桌會議,開展曲藝權益保護法律志愿服務和曲藝版權保護調研,繼續推廣使用《曲藝演出合同》《曲藝作品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等示范文本,不斷探索維護曲藝工作者合法權益的有效路徑。
問:中華曲藝逐步走向世界舞臺中央,在進一步提升中華曲藝傳播能力,探索創新對外和對港澳臺民間曲藝交流方式有哪些謀劃部署?
答:提升曲藝藝術的國際表達和傳播能力,以曲藝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新時代賦予曲藝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一是發揮好中華曲藝海外行工程的帶動作用,赴澳大利亞、新西蘭訪演交流,鞏固并深化對外民間曲藝交流成果。二是開展中日說唱組曲《東渡》在國內和日本的第二輪巡演,繼續講好中日民間友好交往故事。三是辦好第14屆巴黎中國曲藝節和第10屆德國中國曲藝周,積極參加第3屆國際說唱幽默藝術節等海外交流活動,主動設置議題,豐富交流內容。四是拓展中國曲藝唱響“一帶一路”交流計劃,赴阿聯酋、埃及訪演交流,助力“一帶一路”共建和全球南方國家合作。五是舉辦第8屆中華曲藝港澳情系列活動、第15屆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辦好第2期臺灣曲藝青年研修交流、“海寶歡樂行”第3期臺灣青少年曲藝研學活動,進一步用曲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增進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六是積極推進曲藝海外傳播基地建設,探索曲藝藝術的譯介與海外傳播,進一步提升曲藝國際傳播效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問:打鐵還需自身硬,曲藝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曲協組織的努力。如何持續激發內生動力凝聚系統合力,加強曲協組織自身建設?
答:強化自身建設是提高曲協組織履職能力、擔當時代使命的必然要求,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激發曲協組織內在動力和系統合力。一是強化黨建引領,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曲藝曲協工作各方面全過程,鞏固模范機關創建成果,深化“四強”黨支部建設,堅持把黨建效果作用于人,推進黨建和業務深度融合。二是嚴格落實巡視整改工作要求,對照中央巡視反饋意見,研究制定巡視整改方案,確保各項整改措施落實到位。三是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不斷深化對曲藝領域意識形態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加強曲協系統展演培訓、論壇講座、對外交流、編輯出版、網絡媒體平臺等陣地的建設管理。四是有效激發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熱情,開展機關建設“觀念更新年”活動,實施“好學能文 知行合一”青年干部職工專業素養提升行動,積極引導曲協干部職工努力鉆研曲藝藝術,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五是進一步強化全國曲協工作一盤棋、全國曲協系統一張網、全國曲藝工作者一家親理念,加強統籌協調、整合資源優勢,進一步規范提升主席團成員、理事會理事、專委會委員履職和會員服務管理,推動第二批深化改革基層聯系點工作,擴大基層曲協組織覆蓋,在重大主題創作展演、評獎辦節、理論評論、研修培訓、志愿服務、維權服務、行風建設等方面,探索發揮曲協系統四級協同聯動機制作用,匯聚起推動曲藝曲協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