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時代發展全局,以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所作出的關乎國家長遠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曲藝,是一種自古傳承而來,在鄉村廣泛流傳且深受百姓喜愛的具有強大社會影響力的文藝形式。
在我國,基層是曲藝面向大眾的前沿陣地,擁有龐大的受眾群體,這里既是曲藝蓬勃發展的廣闊演出市場,更是與鄉村振興建設緊密相連的關鍵領域。可以說,曲藝與基層相互依存,鄉村振興離不開基層曲藝這一重要文化陣地的有力支撐,而基層曲藝也急需借助鄉村振興搭建的廣闊平臺,穩固自身發展根基。基層曲藝與鄉村振興的融合互動,恰似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相輔相成,二者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中實現協同發展,既能推動曲藝繁榮興盛,也能助力鄉村振興。因此,深入挖掘并探析二者融合互動對助力賦能鄉村振興優勢,既是當下推動鄉村振興和基層曲藝繁榮的現實需求,也是曲藝工作者的責任擔當,更是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鄉村振興決策部署的生動實踐。
基層曲藝在推動鄉村振興進程中,具備有顯著的表演優勢,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一)表演方式優勢
曲藝的表演方式別具一格,采用“一人多角、跳進跳出”的獨特演繹方式,既可以單人自拉自唱,展現個人藝術風采;也能夠三五人組成演出班子,共同呈現精彩節目。這種表演形式具有人員精簡、行動靈活、演出場地不受限制的特點,無論是寬敞的舞臺,還是鄉村的田間地頭、農家小院,都能成為他們的表演舞臺。同時,演出成本相對較低,節目短小精悍,創作過程簡便易行,編排與導演難度較小,演出形式靈活多樣,能夠根據不同場合和觀眾需求,隨時調整表演內容和形式。這些優勢使得曲藝特別適合在農村基層開展上山下鄉演出活動,成為鄉村振興文化宣傳工作的得力文藝形式。
(二)表演內容優勢
作為我國民間說唱藝術的瑰寶,基層曲藝節目題材廣泛,涵蓋了懲惡揚善、尊老愛幼、扶貧濟困、勤勞致富、精忠報國等豐富多樣的主題內容。這些節目緊密貼近農村生活實際,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充滿了正能量,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基層曲藝憑借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具備直接面向農民群眾開展文化服務、傳播正能量、提供豐富精神文化食糧的強大功能優勢,能夠有效彌補鄉村文化內涵的不足,為鄉村注入先進文化思想,在鄉村振興中承擔起重要的文化建設任務。
(三)表演風格優勢
基層曲藝的表演風格獨具魅力,曲調優美動聽,唱詞靈活多變,押韻合轍,朗朗上口,易于傳唱。其表演風格通俗易懂,親切自然,能夠深深融入群眾內心,兼具藝術性、群眾性、民俗性、教育性、傳統性和廣泛性等多重特性。在表演過程中,基層曲藝既能展現出異彩紛呈的藝術效果,又能做到雅俗共賞,讓不同層次的觀眾從中獲得樂趣和啟發。通過寓教于樂、寓教于藝的方式,基層曲藝扎根民間,為民眾帶來幸福歡樂的同時,也傳遞著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在鄉村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凝聚作用,為鄉村振興的宣傳教育內容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傳播渠道,堪稱鄉村振興中深受民眾喜愛的“文藝輕騎兵”。
在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中,基層曲藝以其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成為推動鄉村全面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文化傳播、民眾動員、經濟增長等多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鄉村振興宣傳教育的前沿陣地
鄉村振興,文化先行。基層曲藝以其豐富多樣的演出形式、濃厚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特色,以及風趣活潑、寓教于樂的節目內容,具備了強大的觀賞力、說服力、教育力和感染力,在宣傳教育方面具有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比擬的優勢。基層曲藝的這些獨特特點,使其能夠精準把握鄉村振興過程中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和接受習慣,傳承和弘揚鄉村文明教育理念,全方位展示和宣傳鄉村振興的各項政策、成果和美好愿景,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品質,營造出有聲有色、影響力廣泛、凝聚力強大的文化氛圍,為鄉村振興構筑起堅實的宣傳教育陣地,發揮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激發廣大民眾參與鄉村振興積極性的發動機
在鄉村振興的時代浪潮中,基層曲藝持續創新發展,能夠創作出一大批緊扣鄉村文明建設主題、弘揚正能量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能夠通過曲藝藝人的精彩演繹,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在觀眾面前,產生強大的傳播力和感染力。
通過文化生活這一載體,基層曲藝將鄉村振興的思想理念傳遞給廣大民眾,引導他們深入理解和接受鄉村振興的新思想、新觀念,激發他們對鄉村振興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因此,基層曲藝在鄉村振興中能夠發揮著引導方向、凝聚人心、激發積極性、豐富文化生活、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作用,為鄉村振興建設源源不斷地注入強大動力。
(三)協同共進,強勁驅動鄉村經濟發展
基層曲藝的繁榮發展,不僅能夠提高藝人的經濟收入,提升其社會地位,更能成為拉動鄉村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以河南省內黃縣為例,北路墜子、墜劇(化妝墜子)名家王四群,每年演出逾600場。這一行為不僅增加了她的個人收入,也顯著提高了所在曲藝表演團體的經濟效益,創造了該曲藝團體40年來持續興旺發展的成就,同時有力地推動了全國墜劇的傳承與發展。據不完全統計,近20年來,內黃縣曲藝藝人年均在鄉村演出達萬場,年均現場吸引觀眾達千萬人次。如此龐大的演出規模和觀眾流量,不僅催生出年收入千萬元的曲藝文化產業,而且憑借曲藝演出的強大號召力,以在短時間內聚集大量人群之優勢,還帶動了縣域內外上千個農村集市、廟會的興起與繁榮,為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誠然,內黃縣作為全國曲藝名縣,曲藝根基深厚,其發展情況具有一定特殊性。但這一鮮活實例極具說服力,它不僅是藝術影響力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的生動例證,更是基層曲藝與鄉村振興融合互動、文化與經濟協同發展的成功實踐。這一案例充分展現出基層曲藝在搭建文化產業鏈條、強勁推動鄉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促成了基層曲藝與鄉村振興互利共贏的良性循環:藝人收入增加、地位提升,促使他們呈現更精彩的演出;精彩演出吸引更多觀眾,推動演出市場不斷拓展;演出市場的拓展為鄉村經濟注入新活力,帶動經濟效益攀升;而鄉村經濟效益的提升又回饋藝人,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作和表演熱情。
我們相信,未來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通過進一步挖掘和培育基層曲藝,會創造更多像內黃縣這樣的成功案例,讓基層曲藝成為鄉村經濟發展的持久動力,基層曲藝也必將發揮出重大作用,為鄉村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實現文化與經濟的協同共進。
基層曲藝,作為鄉村文化的璀璨明珠,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鄉村文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資源。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時代背景下,基層曲藝展現出不可忽視的突出價值,成為推動鄉村發展的重要力量。
(一)擔當鄉村振興的正能量傳遞使者
基層曲藝深深植根于民眾的日常生活,以其質樸純粹的表演形式,將滿滿的正能量生動地展現在大眾眼前。在弘揚高尚的人文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倡導道德風尚以及培育文明鄉風的過程中,基層曲藝發揮著積極而廣泛的傳播效能。當農民朋友們沉浸于基層曲藝的精彩表演時,內心深處會自然而然地升騰起對正能量的敬重與崇尚之情。這種源自心靈深處的觸動,不僅僅停留在情感層面,更會轉化為積極向上、奮勇拼搏的實際行動。
正因如此,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基層曲藝擔當著至關重要的正能量傳遞者角色。它為農民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養分,極大地充實了鄉村文化生活,滿足了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在增強農民的獲得感與幸福感方面,基層曲藝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成為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動力。
(二)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深遠影響
基層曲藝演繹的優秀傳統文化,宛如一條無形卻堅韌的紐帶,延續著民族文化的深厚脈絡,凝聚著鄉村文明的獨特基因。其中所蘊含的豐富道德教育內涵以及無處不在的正能量,是中華民族精神與智慧的集中體現。
作為鄉村振興進程中關鍵的文化傳播載體,基層曲藝能夠將鄉村振興所需的多元元素,以巧妙的方式傳遞給廣大民眾。它不僅全方位展示了民間傳統優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有效激發了民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與學習熱情,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文明的傳承與創新發展。同時,基層曲藝還能將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宣傳教育內容自然融入表演之中,使黨的方針政策真正走進百姓心里。
在傳承農村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黨的宣傳思想工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豐富鄉村振興內涵、增強鄉村文明建設動力、提升民眾綜合素質、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等諸多方面,基層曲藝都發揮著事半功倍的顯著效果,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成為鄉村振興戰略中文化振興的重要支撐與有力抓手。
從基層曲藝在鄉村振興中展現的優勢、作用、價值,以及鄉村振興對文化建設需求來看,二者具有緊密相連、相互促進之優,能夠形成深度融合、協同發展、雙向賦能的格局。
(一)基層曲藝:滿足鄉村振興對文化的多維需求
1. 基層曲藝:鄉村振興的文化助力
隨著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穩步上揚,生活質量顯著提升,農民的生活方式也經歷了深刻變革。他們不再僅僅局限于物質層面的追求,轉而對知識、娛樂、創新以及文化產生了多元且迫切的渴望。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進程中,強有力的文藝形式不可或缺。基層曲藝,這一與農村、農民血脈相連的藝術形態,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的生活底蘊。它能深入農村的每一處角落,依據當地獨特的風俗習慣與群眾喜好,開展形式豐富、內容積極健康的文化活動。為農民拓寬文化視野、感受文化魅力、享受文化樂趣創造機會,成為滿足農民精神文化需求、培育農村文化人才的中堅力量,為鄉村振興給予有力的文化保障。
2. 以曲藝為媒,筑牢農村思想道德根基
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基層曲藝作為一種廣泛流傳于鄉村的文藝形式,不僅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育內容,而且具有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特點,能夠深深觸動農民的心靈,引發情感共鳴。通過精彩的表演,基層曲藝能夠搭建起凝聚人心的橋梁,在潛移默化中陶冶農民的思想情操,提升群眾的道德素養,弘揚社會文明新風尚,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因此,基層曲藝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和影響力,成為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推動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建設的有效手段,在鄉村振興的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3. 傳承與創新:基層曲藝對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提升
傳承和發展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使命。基層曲藝源自民間,扎根鄉村,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它生動呈現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與獨特魅力,在吸引觀眾、教育群眾、凈化社會風氣等方面發揮著積極功效。同時,基層曲藝能夠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對農村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賦予其全新的時代內涵與表現形式,持續豐富鄉村振興的文化底蘊,為鄉村振興夯實文化根基。
4.深度開發基層曲藝,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基層曲藝依托鄉村獨特的文化環境,能夠充分彰顯農村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特色,培育大量鄉土文化人才,激勵文藝工作者創作出更多反映“三農”題材和鄉村振興實踐的優秀作品,生動展現鄉村的風土人情與發展變遷,吸引更多人關注鄉村、走進鄉村,為鄉村發展提供有力支持。通過對基層曲藝的深度挖掘和活化利用,能為鄉村振興注入全新的文化活力,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提供更優質、豐富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助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藝術品牌,這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進程中亟待推進的重要工作。
(二)鄉村振興:基層曲藝發展的堅實依托
1.廣闊舞臺:鄉村振興為基層曲藝拓展發展空間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農村地域廣袤,人口眾多。然而,由于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村文化生活一度單調、匱乏,急需豐富多樣、積極向上的文化活動來填充。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為化解這一難題提供了契機,也為基層曲藝的發展搭建了廣闊的舞臺。基層曲藝扎根基層、貼近群眾的特性,與鄉村振興對文化建設的需求高度契合。借助鄉村振興的強勁東風,基層曲藝得以進一步拓展演出市場,增加演出場次,在傳播先進思想、傳承中華美德、展示鄉村文明、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品質等方面發揮更為顯著的作用。鄉村振興戰略為基層曲藝的發展搭建了極具實質性利好的平臺,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2.強大動力:鄉村振興激發基層曲藝創新活力
鄉村振興戰略為基層曲藝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撐。一方面,它激勵基層曲藝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農村,創作出更多反映農民生產生活和鄉村振興實踐的“三農”題材優秀作品,生動展現新時代農民的精神風貌;另一方面,鄉村振興戰略注重培育和挖掘鄉土文化人才,推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藝術品牌,活躍農村文化市場,豐富農村文化業態。此外,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推進,基層曲藝演藝活動日益頻繁,曲藝藝人的社會地位得以提高,演出積極性大幅增強,曲藝傳承和保護工作成效斐然。這些因素不僅吸引了更多群眾投身于曲藝學習、傳承和傳播,也進一步激發了基層曲藝的創新活力,推動基層曲藝不斷發展壯大。
3.肥沃土壤:鄉村振興滋養基層曲藝繁榮發展
鄉村文明建設是鄉村振興的核心任務之一,其關鍵在于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激發群眾的愛國愛黨熱情。基層曲藝作為深受群眾喜愛的藝術形式,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促進鄉村文明建設等方面獨具優勢。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推進,為基層曲藝提供了肥沃的發展土壤,使其能夠充分施展自身特長,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曲藝活動,傳遞鄉村文明建設的正能量,在黨和群眾之間搭建起一座堅固且溫暖的溝通橋梁,成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
基層曲藝與鄉村振興的融合互動,是文化與發展的雙向奔赴。基層曲藝在鄉村振興施展魅力,從文化助力到思想道德建設,從傳統文化傳承到激活新動能,從經濟效益到社會效益,全方位推動鄉村蛻變。鄉村振興則為基層曲藝提供了發展土壤、舞臺與動力,讓其煥發新生機。展望未來,深化二者融合,挖掘曲藝潛力,發揮鄉村振興支撐作用,定能繪就鄉村繁榮和諧的美好畫卷,讓鄉村在文化的滋養下,邁向更加輝煌的明天,讓基層曲藝成為鄉村振興道路上的文化瑰寶。
(作者:河南省內黃縣文化館辦公室主任、副館長)
(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