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7日,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黑龍江賽區)暨第12屆黑龍江省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總決賽圓滿落幕。大賽以“筑夢青春志在四方,規劃啟航職引未來”為主題,自2024年11月啟動以來,全省78所高校共計34.6萬名學生踴躍報名參賽 ,參賽人數較去年增加了5萬余人。
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作為一項全國性賽事,既是大學生探索未來職業方向、提升就業能力、展示職業規劃能力的擂臺,又是高校展示就業育人成果的舞臺。本屆賽事熱度空前,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我們欣喜于選手們精彩表現的同時,也發現以“00后”為主的求職群體在發生積極的變化。
從薪酬標尺到人生羅盤
在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黑龍江賽區總決賽的舞臺上,來自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的崔博洋以“讓中藥香飄進直播間”的創業創意演講獲得了現場觀察員的陣陣掌聲。這個融合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傳播技術的創意項目,呈現新時代青年職業價值觀的變化。從單純追求薪酬待遇到探索個人價值與社會需求的共振點,從盲目追逐熱門行業到深耕興趣與能力的結合部,“00后”正在用理性與情懷編織著屬于自己的職業圖譜。
在本屆大賽中,超過63%的參賽選手將“崗位匹配度”作為職業選擇的首要標準,這一數據較5年前提升了28個百分點。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關子裕放棄了知名外企的高薪offer,選擇成為大學生村官,投身鄉村全面振興,他的職業規劃解說詞“用淺淺青春的腳步丈量厚厚黑土地”引發掌聲連連。這背后,是“00后”群體對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生動詮釋——當基本物質需求得到保障后,自我實現的需求自然上升為人生追求的主旋律。
職業價值觀的升級迭代,映射出社會經濟結構的深層變革。興趣導向的職業觀催生出令人欣喜的化學反應。立志成為寵物醫生的王佳怡將自己的愛好與事業結合,獲得評委的青睞。這樣的案例證明,當個人志趣與社會需求同頻共振時,往往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創新能量。
在傳統與未來的交匯處起舞
賽場上的聚光燈下,來自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的霍文行,理想是成為一名農村基層健康管理師。他在介紹自己未來的工作方法時, 構建“AI經絡檢測儀”和“鄉村老齡人口健康狀況大數據監測系統”的設想讓人耳目一新。這種跨界創新昭示著傳統文化正以嶄新姿態回歸年輕人視野。想成為非遺剪紙傳承人的崔佳源和醉心大漆創作的趙洺偲,也都在講解中將AI輔助工具作為拓展職業邊界的有力助手。參賽數據顯示,選手選擇傳統文化相關賽道的數量同比增加40%,其中非遺數字化、文物IP開發等方向尤為突出。這種“老樹新枝”的現象,既是文化自信的彰顯,也是創新思維的綻放。
在新興職業的星辰大海中,年輕人也正在開辟新航路。短視頻運營、元宇宙架構師、碳資產管理等5年前尚未出現的崗位,如今已成為熱門選擇。來自黑龍江職業技術學院的選手王秋實憑借“冰雪旅游虛擬體驗平臺”的設想吸引了評委的目光,其PPT中對AR/VR技術的創新應用,展現出對新興產業的敏銳觸覺。教育部數據顯示,過去3年全國高校新增數字經濟相關專業點1400余個,這種供給側的改革也在為職業選擇開辟更廣闊的天地。
用理性之光照亮職業方向
在本屆大賽的PPT展示環節,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的使用率達到70%,MBTI性格測試和SWOT分析法也被頻頻引用。這種工具意識的覺醒,標志著職業規劃從經驗直覺向科學決策的模式轉變。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就業指導教師指出:“現在的學生不再滿足于‘我覺得’,而是追求‘數據說’,這是認知層次的躍遷。”

信息素養成為新時代職業準備的競爭力。參賽選手葛飛的備賽筆記中,密密麻麻地記錄著行業報告、政策解讀和用戶畫像分析。這種基于大數據的決策模式,與父輩“熟人介紹+實地考察”的方式形成鮮明對比。調查顯示,“00后”求職者平均使用3.2個專業平臺進行職業調研,這種信息獲取能力正在重塑求職市場的游戲規則。
“00后”選手善于理性思考的特質不僅體現在運用分析工具方面。在評委提問環節,好幾位選手都被問到“如果目標職業無法實現,你有什么打算”?選手總是能夠淡定展示自己已將考證學習、項目實踐、人脈積累等要素編織進動態成長規劃網絡。這種全景式規劃思維,體現出終身學習的戰略眼光和不懼變化的膽氣。正如大賽評委所言:“當代青年不再尋找鐵飯碗,而是在鍛造金飯碗。”
本次大賽雖已落幕,但青年學子職業規劃成長、成長的道路才剛剛開始。這場職業規劃大賽如同時代的三棱鏡,折射出新時代青年與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同頻共振的嶄新圖景。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者與數智時代的弄潮兒并肩前行,當理性思維的火花與理想主義的光芒交相輝映,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個人職業路徑的蝶變,更是一個古老文明在現代化進程中的青春演繹。這種演繹,正將“人崗匹配”的微觀命題,升華為“青年與時代共同成長”的宏大敘事,讓青春在服務國家戰略、回應時代召喚的實踐中綻放奪目光彩!
(編輯·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