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今年56歲,她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到增生期,原本應當進行4次規范化的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但由于她懼怕激光光凝治療過程中的眼部疼痛,僅做了一次治療就放棄了。半年后,她的視力進一步嚴重下降時,僅靠視網膜激光光凝治療已無法控制病情的進展,只能進行玻璃體視網膜手術治療,且手術預后不理想。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簡稱糖尿病眼病,是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之一。該病是難以被逆轉的嚴重致盲性眼病,我國50~59歲患者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病率較高,為22.1%。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經成為我國工作年齡人群中發病率占首位的致盲性眼病。
目前,很多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并不了解,或者由于一知半解,導致早期篩查意識不強,或者即使篩查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由于對治療和預后的誤解,結果延誤了治療,嚴重影響了治療效果,甚至導致嚴重的視力損害。
糖尿病眼底病變的知識要點
1.糖尿病眼底病變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黃斑水腫和糖尿病視神經病變。臨床上的糖尿病眼底病變通常是指前兩種病變。
2.不同年齡的糖尿病患者均可能發生糖尿病眼底病變。無論是1型糖尿病患者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甚至是繼發性糖尿病患者,均有可能發生糖尿病眼底病變。
3.糖尿病眼底病變是一種可控、可治、可防的眼底病變,防治重點在于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避免錯過最佳治療窗口期,以致出現嚴重的視功能損害。
4.糖尿病眼底病變是一種可導致嚴重視力損害甚至視力喪失的眼底病變。高危增生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發病5年內,會有60%發生嚴重視力減退;在有臨床意義的糖尿病黃斑水腫患者中,有30%可能發展到中度視力減退。
5.糖尿病眼底病變的規范化治療方法有激光治療、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藥物或糖皮質激素藥物玻璃體腔注射治療、玻璃體視網膜聯合手術等方法。
6.糖尿病眼底病變患者除了積極控制血糖,還要嚴格控制血壓和血脂。三項指標都達到理想水平,是防治糖尿病眼底病變并控制其進展的關鍵。
糖尿病患者要警惕的認識誤區
在沒有發生嚴重的視力下降之前,糖尿病患者對糖尿病眼底病變并不了解,更不知道這是一類可致盲的嚴重眼部并發癥。而糖尿病眼底病變的發生,有時還與其他疾病混淆在一起。比如一些伴有眼部其他病變的糖尿病患者,包括老年性白內障患者、不戴眼鏡的屈光不正患者,常常難以及時發現自己的視力障礙,以為是眼疾導致的眼部不適而非糖尿病,從而延誤治療。
一些糖尿病眼底病變的患者在治療眼部病變時,沒有充分認識到血糖、血壓和血脂等全身指標在糖尿病眼底病變進展中所產生的負面作用。如果患者只注重眼部治療,就可能導致眼部治療效果不佳。
有的患者對糖尿病眼底病變的規范化治療方法不了解,或者如文中提到的張女士因懼怕治療產生的某些不良反應如眼部疼痛,不愿意配合治療,結果導致嚴重的視功能損害。
還有的患者沒有正確認識中醫和西醫在糖尿病眼底病變治療中各自發揮的作用,盲目拒絕規范化治療。對于糖尿病眼底病變,我們認為不應盲目采取單一的治療方案,應將我國傳統中醫藥的辨證施治與西醫的治療手段結合起來,按照相關診療規范科學治療。
定期進行眼底檢查非常重要
糖尿病患者無論是否發生糖尿病眼底病變,都應定期進行眼底檢查,并在眼科醫生的指導下,制訂個性化隨診和合適的治療方案,以期獲得更持久的視力受益。
首次檢查時間
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在青春期前發病,可以在青春期開始進行眼底檢查。在青春期后發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建議在發病的同時進行眼底檢查。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得到明確診斷,就應立即進行眼底檢查,即使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的感覺。
檢查間隔時間
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在5年以內的,很少發生眼底病變。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每2~3年進行1次眼底檢查。如果1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超過5年,建議每年進行1次眼底檢查。2型糖尿病患者應每年進行1次眼底檢查。如果已經發生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或其他眼部并發癥,就要更加頻繁地檢查眼底。
什么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有哪些?糖尿病足患者怎么知道自己的糖尿病足發展到什么程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手足外科副主任醫師鹿亮為您一一解答。歡迎掃碼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