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日的到來,菏澤這座“牡丹之都”再次迎來了屬于它的輝煌時刻。各色牡丹競相綻放,姹紫嫣紅、十里飄香,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賞花拍照,文旅熱度持續攀升。
走進花海
隨著晴朗的天氣和適宜的氣溫,菏澤各大牡丹景區內游客絡繹不絕,形成了一片“花海人潮”的壯觀景象。在此期間,初烏、賽墨蓮、黑夫人、冠世墨玉、綠幕隱玉以及豆綠等珍稀的牡丹品種,都紛紛綻放出它們絢爛的笑容,迎接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菏澤人眼中的春天,并非僅限于杏花的粉嫩、桃花的紅艷或梨花的潔白,而是牡丹的盛放。當牡丹在菏澤古今園內競相綻放,游客們紛紛駐足觀賞,摩肩接踵。園內六成牡丹已綻放,形成了一片片的花海。其中,黑牡丹如初烏、賽墨蓮、黑夫人、冠世墨玉,以及綠牡丹如綠幕隱玉、豆綠等珍稀品種,正值最佳觀賞期,而黃牡丹也即將綻放。這些黑色、綠色、黃色的牡丹,歷來都是牡丹中的珍品,難得一見。
除了欣賞牡丹,古今園里的其他奇花異木也吸引了眾多游客。該園歷史悠久,自明朝萬歷年間始建,歷經清朝乾隆、同治年間的整治與重修,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園內不僅種植了大量的牡丹與芍藥,還引進了許多奇花異木,如蠟梅、黃刺梅、金絲吊蝴蝶等。特別是其松編技藝,更是聞名遐邇。雖然古今園面積不大,但非常精致,經過提升改造后,更具觀賞性。
牡丹是菏澤最靚麗的城市名片,目前種植面積40余萬畝,擁有曹州牡丹園、中國牡丹園、百花園等10多個觀賞園區,是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觀賞、研發和輸出基地。每年谷雨時節,菏澤大地上牡丹次第綻放,干姿百態、爭奇斗艷,好似人間仙境,1200多個牡丹品種,生動詮釋了“干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的熱烈與繁盛。您來這里,可以親身感受“絕代只西子,眾芳唯牡丹”的美艷絕倫。
曹州百花園位于菏澤市牡丹區,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歷經歲月洗禮,1990年在南京園林設計院的精心設計擴建下,正式更名為曹州百花園,現為中國百年牡丹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牡丹主題園林之一。牡丹節會期間,踏入園區,仿佛進入了一個牡丹的奇幻世界,這里的牡丹品種極為豐富,囊括紅、黃、藍、白、黑、綠、紫、粉、復色九大色系,近千個品種爭奇斗艷,令人目不暇接。
作為百花園的“鎮園之寶”,4株400余年的明代牡丹,靜靜佇立,如歷史的忠實記錄者,見證著朝代更迭與時代變遷。近千株百年以上的牡丹,以優雅之姿訴說著歲月的故事,而50年以上的牡丹更是多達近4000株,構成了蔚為壯觀的牡丹花海。更令人稱奇的是,園內約900顆太空牡丹,將現代航天科技與傳統園藝完美融合,成為了百花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除了牡丹,“百年龍爪槐”“百年松編”等古樹,也以其獨特的形態和深厚的歷史韻味,吸引著游客駐足觀賞。
在國內外各類花博會和園藝博覽會上,曹州百花園屢獲殊榮。昆明世園覽會上,“喬子紅”一舉斬獲世界牡丹大獎及36枚單項獎,成為全場焦點:2021年,盆栽牡丹“大展宏圖”榮獲首屆“花開盛世”賽花會“金牡丹獎”,再次彰顯了百花園在牡丹培育領域的卓越成就。
百花園內的四大名品——姚黃、魏紫、歐碧、趙粉,各具特色,聞名遐邇。花王姚黃,花姿優雅,金黃的色澤盡顯雍容華貴,古人詩句“著意勻金粉,舒顏遞異香。斜簪美人醉,盡綻一城狂”,將其風姿展現得淋漓盡致。翻新后的景觀長廊,巧妙融合了歷史的古樸與現代的時尚,游客漫步其中,既能感受干年牡丹文化的熏陶,又能領略新時代的創新活力。
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
今年初,隨著18家牡丹精品企業入駐菏澤堯舜牡丹產業園,牡丹工筆畫、剪紙、骨雕牡丹、漆器、刻瓷、面塑、漢服、魯錦、香品等特色牡丹非遺文創產品在堯舜牡丹產業園展廳集中亮相,與堯舜牡丹產品展區的牡丹食品、保健品、日化洗護、高檔美妝等產品實現多元融合,各牡丹企業之間開展深度合作,打造牡丹產業集聚發展新模式。堯舜產業集團以牡丹為紐帶,搭建集中展示牡丹深加工產品、文創產品的產業平臺,在堯舜牡丹產業園展廳設置以特色牡丹非遺文創產品為主的“非遺文創展區”,推動牡丹產業多元化、規模化發展,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和市場潛力。
置身于堯舜牡丹產業園,仿佛踏入了一個花的海洋。這里匯聚了眾多珍貴的牡丹品種,每一朵都綻放著獨特的魅力。不僅如此,產業園還融合了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為游客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視覺盛宴。
堯舜牡丹秉承“綠色、低碳、生態、環保”的循環經濟發展理念,以“服務健康、達善社會”為宗旨,持續深耕牡丹深加工產業。菏澤堯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擁有萬噸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籽油軟膠囊、牡丹日化產品、特殊膳食食品、固體飲料等生產線和生產許可證,涵蓋牡丹功能性健康食品、保健食品、普通食品、護膚品、口腔健康等九大品類160余款產品。憑借卓越的產品質量和品牌影響力,公司被認定為“山東省工業旅游示范點”“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榮獲第五屆山東省“省長質量獎”。
堯舜牡丹與國內知名研發機構和大專院校合作,不斷優化生產工藝,持續創新研發新品,高標準建設了“山東省牡丹精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獲得專利證書40件、注冊商標證書145件、著作權證書22件和10項科技成果,參與起草了牡丹籽油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公司產品先后榮獲“山東省名牌產品”“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省知名品牌”等榮譽稱號。憑借這些努力,該產業園已成功躋身國內外牡丹產品深加工行業的領先地位。此外,這里還為游客提供了免費參觀的機會,讓您在欣賞美麗牡丹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其背后的科技創新與產業融合。
菏澤牡丹園占地400畝。主要包括菏澤牡丹園、菏澤市牡丹林木種質資源庫、牡丹科研中心、牡丹芍藥觀賞基地、名貴大麗花觀賞繁育基地等。菏澤牡丹園是菏澤牡丹及花卉的品種研發、種植、生產、銷售、旅游于一體的現代化國際花卉基地。菏澤牡丹園項目的落成,為菏澤增加了一處新的牡丹主題觀光景點,紫藤長廊、大麗花、歐洲月季等花卉擴繁種植,確保四季有花,年可接待游客200萬人,為助力菏澤牡丹產業發展、完善牡丹觀光布局、深度開發牡丹資源發揮重要作用。
花卉產業與文旅深度融合
作為“中國牡丹之都”,菏澤通過“牡丹+”戰略,將花卉產業與文旅深度融合。數據顯示,2024年牡丹花期接待游客58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6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1%和25%。牡丹產業已形成涵蓋花卉種植、加工銷售、文化創意、生態旅游的完整產業鏈。
在牡丹主題民宿“花隱里”,游客不僅能欣賞園中牡丹,還可參與牡丹茶炒制、牡丹酥制作等體驗項目。負責人李霞介紹:“我們推出‘牡丹宴’定制服務,周末房間預訂率達100%。”這種“賞花+體驗+消費”模式,讓游客停留時間從過去的半日游延長至兩天一夜。
牡丹深加工產品也成為新增長點。牡丹籽油、牡丹化妝品、牡丹文創產品等200余種商品,通過直播電商銷往全國。“我們的牡丹精油產品復購率超過40%。”山東某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透露。
為應對花期集中、游客激增等問題,菏澤構建了“數字牡丹”平臺。通過實時監測花情、智能調度交通、VR全景賞花等技術,實現“錯峰游”“云上游”,5G智慧導覽系統讓游客掃碼即可獲取牡丹品種、歷史典故等信息。
既要打造“皇冠上的明珠”,讓核心景區璀璨奪目:也要全向發力,讓每一片土地都散發獨特魅力。菏澤全方位挖掘展示菏澤地域文化資源,老城曹州流光溢彩,白虎天池風光旖旎,黃河濕地壯麗秀美,17個項目入選省旅游業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名單,2家景區通過4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曹縣漢服、巨野工筆牡丹畫.鄄城魯錦等文創產品越來越火,備受游客追捧。
菏澤頒布實施《菏澤市旅游促進條例》,以繡花功夫推進景區提升、環境美化、志愿服務等工作,嚴守安全、衛生、誠信等底線,對游客提出的建議和反映問題,第一時間解決、第一時間反饋,營造了安心住、放心吃、舒心玩的旅游環境。
文化內核是文旅產業的靈魂,如果只停留在表面的空間規劃,沒有引人入勝、打動人心的好故事,文旅產業就有形無魂,很難形成旺盛的生命力,也無法衍生各類周邊文創產品,刺激更高層次的文化消費。
菏澤市注重核心文化內涵的挖掘,用好“紅色、黃河、牡丹、水滸、非遺、祖源”六大文旅IP,通過創意策劃給文旅產品賦魂,突出特色、打造爆點,以新供給激發新活力。
穿華裳漢服,頭戴牡丹簪花、手拿牡丹花傘,賞牡丹芍藥,行走的“國色天香”成為菏澤的別樣風景。去年“五一”假期期間,老城曹州游客比去年增長123%。老城被賦予全新的呈現視角。景區推出了水澤華裳、音悅舞美、非遺快閃、時空問答等一系列主題活動,并以夜演、夜游、夜宴為主題,發展菏澤夜經濟,打造城市社交新空間。
菏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文化旅游發展,將文化旅游業作為新興產業集群納入菏澤市“231”特色產業布局,設立文化創意工作專班和精品旅游工作專班,強化文旅產業的統籌協調和督導落實。
菏澤市人大頒布施行《菏澤市旅游促進條例》,為文化旅游發展提供堅實地方法規保障。菏澤市委市政府出臺《菏澤市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推進方案》《菏澤市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規劃(2021-2030年)》等政策文件,大力發展文化創意、數字文旅、演藝娛樂三大產業,著力打造世界牡丹文化旅游核心區、山東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水滸文化旅游目的地、國家黃河文化旅游帶重要節點城市,實現“一核引領、兩帶串聯、七區支撐”,并從財政、土地、人才等方面給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