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精辟闡明了協商民主的基本觀點和方針政策,進一步明確了協商民主在我國政治領域的基本定性、地位作用、目標任務、實現路徑、著力重點,標志著我們黨對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為發展協商民主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論述,對于各族各界人士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發展協商民主和全過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深刻理解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歷史淵源,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我國有根、有源、有生命力”,“協商民主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制度基礎”。其深厚文化基礎在于,中華民族天下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異等優秀政治文化,中國古代政治生活中實行的廷議、諫議等機制,古代基層社會形成的士紳議事、宗族議事等傳統,為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提供了豐富文化滋養。其深厚理論基礎在于,馬克思主義于20世紀在中國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于“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共產黨人到處都努力爭取全世界民主政黨之間的團結和協調”“沒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會主義”等主張,為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奠定了強大理論基石。其深厚實踐基礎在于,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與改革實踐中,不斷對馬克思主義民主政治理論進行創造性轉化,從主張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到提出“三三制”政權原則,從召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到各類協商議事會等協商民主形式廣泛展開,為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奠定了豐富實踐基礎。其深厚制度基礎在于,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立以來,黨領導人民不斷將協商民主的成功實踐轉化為制度設計,為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提供了堅實制度支撐。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我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不是西方的“舶來品”,也不是憑空產生的“飛來峰”,而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基于“兩個結合”的偉大創造,已經并將不斷展現出旺盛生命力。
二、深刻理解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獨特優勢,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關鍵是要增加和擴大我們的優勢和特點;強調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要深刻理解其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獨特優勢。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協商民主貫穿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全過程,協商主體涵蓋各黨派團體、各族各界人士,使人民當家作主具體現實地落實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之中。要深刻理解其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獨特優勢。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需要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參與,全面發展協商民主有利于進一步擴大有序政治參與、更好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有利于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利于化解社會矛盾、廣泛凝聚共識、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有利于廣泛匯聚各界智慧、形成同心共圓中國夢的磅礴力量。要深刻理解其在人類政治制度發展史上的獨特優勢。協商民主真實廣泛持久地代表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緊密團結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共同奮斗,通過制度化安排集思廣益,推動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可以有效避免舊式政黨制度代表少數人、少數利益集團的弊端,一黨缺乏監督或者多黨輪流坐莊、惡性競爭的弊端,囿于黨派利益、階級利益、區域和集團利益決策施政導致社會撕裂的弊端,體現了全人類對民主的共同追求。
三、深刻理解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戰略任務,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健全協商民主機制的改革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強調:“要按照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不斷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廣泛,側重于擴大協商民主的橫向覆蓋面。要推動協商主體廣泛參與,吸納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群體等更多社會成員參與其中,最大限度地保障多元化利益訴求。要推動協商領域廣泛覆蓋,以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關切為重點,做到應協商盡協商、大家的事大家協商。要推動協商方式廣泛運用,健全論證、聽證、網絡、民意調查等方式,結合實際搭建對話交流、懇談溝通平臺。多層,側重于協商民主的縱向一體化。要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既要立足不同協商渠道的特點和實際,突出各自層面工作重點,遵循各自工作規則,發揮各自獨特作用,又要創新設計平臺載體,加強各種協商渠道的協同配合,不斷提升整體效能,完善構建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制度化,側重于協商民主的整體性和系統性。要立足推進協商民主制度化、協商方式規范化和協商過程程序化,針對不同協商渠道分門別類完善工作規則,妥善制定協商計劃、明確協商內容、確定協商人員、開展協商活動,通過制度安排和頂層設計明確協商什么、同誰協商、怎樣協商、協商成果如何運用等,使協商民主的運行有據可依、有章可循。
四、深刻理解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強調要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把協商民主貫穿履行職能全過程。要在協商民主工作實踐中體現專業性。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要通過具體協商實踐來實現。要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等優勢,把服務和助力中國式現代化作為工作主線,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重點難點問題作為協商議題,不斷豐富協商形式,增加協商密度,拓展協商深度,通過“調研—協商—再調研”把問題研深議透,提高建言獻策的針對性、前瞻性。要在協商民主機制建設上體現專業性。系統完善的制度體系是協商民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直接體現。要深入貫徹健全協商民主機制改革部署,在健全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機制,加強反映社情民意、聯系群眾、服務人民機制建設,完善民主監督機制等方面推進改革創新,積極探索政協協商同其他協商形式協同配合的有效路徑,助力完善協商民主制度體系。要在協商民主文化培育上體現專業性。民主與文化本質上是實踐與價值的辯證統一,文化為民主提供精神動力與價值導向,民主則通過制度實踐推動文化現代化與價值更新。要堅持“兩個結合”根本路徑,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協商民主文化元素,堅持平等協商而不強加于人、有序協商而不各說各話、真誠協商而不偏激偏執,營造既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協商氛圍,使協商民主文化浸潤到各族各界人士內心世界之中,為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提供更豐沃的文化土壤。
(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