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價格差異、品牌偏好等原因,海購化妝品已成為許多消費者的購物常態。作為化妝品入境的第一道防線,海關如同一面“照妖鏡”,每一件試圖入境的產品,都在開箱、檢驗、取樣、檢測等重重關卡下“現出原形”。
因此,不少遠渡重洋而來的化妝品,在海關“折戟沉沙”:或因證件不全,或因成分可疑,亦或因感官檢驗不過關。
《消費者報道》梳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下稱“海關總署”)2024年1至 12月公布的全國未準入境化妝品信息,并進行整理分析,發現在這份“黑名單”中,不乏消費者耳熟能詳的國際知名品牌。
經《消費者報道》統計,2024年,海關總署通報的全國未準入境化妝品共81批次,總重量約52597kg,相當于一個普通女性3000年的使用量。

抽檢數據顯示,標稱生產企業Unilever Thai Holdings Ltd·的未準入境批次最多,其生產的10批次商標為“Dove”的洗發乳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總重量達到9672kg。

在品牌方面,TOM FORD、嬌蘭、芭比波朗、肌膚之鑰等國際知名品牌也在“攔截”名單之列。
芭比波朗有7批次唇膏感官檢驗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涉及芭比波朗至盈呵護變色護唇膏338號、芭比波朗至盈呵護變色護唇膏619號等。TOM FORD有2批次唇膏感官檢驗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涉及TOM FORD柔霧緞采唇膏26、TOM FORD柔霧緞采唇膏52。肌膚之鑰有1批次保濕套裝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涉及肌膚之鑰奢雅極乳霜保濕液體驗套裝(2021)。
此外,標稱中免集團(海南)運營總部有限公司等進口的伊麗莎白雅頓時空煥活膠囊精華液超過保質期、嬌蘭帝皇蜂姿眼霜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馥蕾詩經典棕糖身體磨砂包裝不合格,在2024年入境時被拒。

過去一年,被各地海關“扣下”的瓶瓶罐罐都有哪些?
經《消費者報道》梳理,2024年被拒入境的化妝品涵蓋了面部護膚、洗發護發、口腔護理、身體護理、香水彩妝等多個細分領域。
具體來看,進口洗發水位列未準入境化妝品的榜首,在2024年有19批次被拒入境,占比為23.5%。此外,唇膏、護發產品(護發素/發膜等)、香水/香氛也是高頻上榜的產品。

從產地看,2024年被拒入境的化妝品產地分布在1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泰國、美國、法國是去年未準入境化妝品的三大來源國,未準入境產品分別有17批次、12批次和9批次。

在進口被拒的化妝品中,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的化妝品達40批次,占不合格比例的49.4%,是化妝品入境受阻的最主要原因。此外,產品標簽不規范、感官檢驗不合格等問題同樣屢見不鮮,是導致化妝品無法順利通關的常見障礙。

從進境口岸看,81批次被拒入境的化妝品,主要涉及廣州、海口、拱北、深圳、北京等11個進境口岸。其中,廣州口岸攔截的化妝品最多,有33批次;其次是海口口岸,有17批次,兩者攔截的問題產品占2024年被拒入境化妝品總批次的61.7%。

從月份來看,7月、9月是2024年被拒入境化妝品最多的月份,這兩個月共通報未符合入境要求的化妝品36批次,占全年未準入境化妝品總批次的44.4%。
丙烯酰胺作為化妝品中的一種風險物質,具有神經毒性、生殖毒性和潛在致癌性。根據《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丙烯酰胺作為禁用物質不允許在化妝品中使用,但允許聚丙烯酰胺類的物質存在丙烯酰胺的殘留,其中駐留類體用產品丙烯酰胺單體最大殘留量0.1mg/kg,其他產品中丙烯酰胺單體最大殘留量0.5mg/kg。
2024年,有4批次進口化妝品丙烯酰胺項目不合格,涉及碧娥方形單色修容粉01櫻桃花、碧娥方形單色修容粉05莓花、黛以海死海之謎礦物磨砂膏、碧娥絲滑防暈染眼線膠筆15象牙米。
一名負責化妝品檢測的工程師指出:“化妝品中檢出丙烯酰胺,可能是聚丙烯酰胺原料帶入、合成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又或者是工藝控制不當導致聚合反應不完全等。化妝品中使用聚丙烯酰胺原料是導致其丙烯酰胺殘留超標的關鍵原因之一。”
以丙烯酰胺為起始原料合成的聚合物包括丙烯酰胺/丙烯酸鈉共聚物、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酯- 13、聚季銨鹽- 7等。

◎ 3批次洗發水檢出禁用防腐劑三氯生
三氯生是一種廣譜抗菌劑,國家標準規定其僅可在洗手皂、浴皂、沐浴液、除臭劑(非噴霧)、化妝粉及遮瑕劑、指甲清潔劑(指甲清潔劑的使用頻率不得高于2周一次)中使用,最大允許濃度為0.3%,但是使用范圍不包括洗發、護發產品。
標稱由帕薩溫有限公司生產的庭潤東方天然洗發液250mL、庭潤橙香洗發液250mL、庭潤香木系列亮澤洗發液250mL有3批次洗發水檢出三氯生,不符合我國標準規定。
◎ 3批次化妝品檢出“大麻”成分
由于本身具有舒緩、抗氧化及滋潤等功效,大麻原料曾一度備受資本市場追捧。但在四年前,大麻類化妝品在國內遭遇了全面“封殺”。2021年5月28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更新化妝品禁用原料目錄的公告》,將大麻二酚正式列入了《化妝品禁用原料目錄》,大麻仁果、大麻籽油、大麻葉提取物列入了《化妝品禁用植(動)物原料目錄》。
數據顯示,2批次身體精油(快樂鼠尾草舒壓提振走珠精萃油、歡愉身體護理油)大麻二酚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1批次護發素(大麻油香膏護發素)大麻籽油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
上述檢測工程師表示:“國內外化妝品對于成分的限制、使用標準等都存在一定差異,很多廠商可能會針對不同市場調整產品的配方。以大麻類原料為例,一些國家是允許其使用的,添加大麻籽油的產品合法合規,但是這類產品一旦在中國海關入境就會被拒,因為它不符合國內法規。”
◎ 1批次爽膚水檢出硼酸
硼酸曾因出色的防腐抗菌作用而被廣泛用于化妝品中,外用一般毒性不大,但是經過皮膚創傷吸收后,可誘發急性中毒,出現惡心、腹瀉等癥狀,繼之出現昏厥、腎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歐盟委員會于2019年5月將硼酸及其鹽類列為禁用物質,而我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也于2021年5月對《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年版)中化妝品禁用組分(表1)進行修訂并發布公告,將硼酸、硼酸鹽和四硼酸鹽列為禁用物質。
在2024年被拒入境的化妝品中,標稱由McKenna Labs,Inc.生產的德美樂嘉活性保濕爽膚水硼酸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列未準入境的化妝品在進口檢驗時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的,均已依法做退貨或銷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