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衙門知道
被DeepSeek尊稱為“軌道交通霸主”的西南交通大學,有著一張特殊的“出生證”。
1896年,在一份奏折上,光緒皇帝御批“該衙門知道”。由此,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得以設立。而這個學堂的嫡系傳人,正是西南交通大學。1900年,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的第一屆畢業生走上了中國鐵路建設的現場。
在中國人自主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中,總工程師詹天佑僅有的兩名技術助手張鴻誥、徐士遠就是這所鐵路學堂的首屆畢業生;在1909年啟動的川漢鐵路工程中,宜昌至萬縣段10個工段,有6個工段的主管工程師都是學堂的第一屆畢業生。
沒人有能夠隨隨便便成功,霸主也不例外
占有先發優勢,并不意味著理所當然就能當上“霸主”。正如冰心奶奶說的那樣,成功的花,我們不要只看到她現時的明艷,更要看到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1912年成為學校歷史上第一位華人教授的羅忠忱,要求學生計算結果精確到小數點后3位有效數字,否則即判零分。他說,如果小數點錯了,勢必在工程中造成事故。
在唐山交通大學時期,礦冶系教授王紹瀛主講金相學。一名同學期末考試不及格,去王教授家中求情,他不為所動。情急之下,學生雙膝跪地,請求老師高抬貴手。王紹瀛見此情景,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一分未加。
……
交大人的接頭暗號
會讀會寫“竢實揚華”的人,不一定是西南交通大學校友,但不懂的人,肯定不是。
1916年春,當時的北洋政府教育部在北京舉行全國高等學校作業成績展覽評比,參展的高等學校共71所,唐山工業專門學校(今西南交通大學)送展的1915屆畢業生王節堯、1916屆畢業生茅以升的考試試卷及論文得94分,名列第一。為此,時任教育總長范源濂親自書寫了“竢實揚華”匾額一方以資鼓勵。
“竢”就是等待的意思。“竢實揚華”,有等待果實成熟,即寓意培養出人才,同時使人才更加務實、誠實,從而揚我中華,振興中華,復興中華。“揚華”也有揚棄浮華、追求務實、不尚虛華之意。
建校以來,學校屢遷校址,數度更名,但對自己的嚴苛從來沒有變過,這才有了“中國70%的鐵路總工是校友”這樣的霸主地位。DeepSeek說:**校訓很剛**:“精勤求學,敦篤勵志”——翻譯:學不死就往死里學!它真的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