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也是學生選擇未來人生發展方向的關鍵期。培養高中生初步的生涯意識和生涯能力,助其做好規劃人生美好未來的準備,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新高考政策的必然要求。但長期以來,在高考升學壓力之下,高中學校的生涯教育意識普遍薄弱,重視程度嚴重不足,從而普遍存在生涯教育工作體系不健全、機制不完善,生涯教育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資源短缺等問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柳州市根據現實情況,于2013年開始,從上而下,通過課程建設和課題研究的先行實施,完善生涯課程建設、強化生涯師資力量、搭建生涯資源平臺,在全市域逐步實現生涯教育的落地推進與提質發展。經過三個階段的工作推進,柳州現已構建了廣西首個市域生涯教育實踐模式,形成了完整的工作體系與推進策略。
階段性工作要點
1.規劃起步階段(2013—2014年)
2013年,市教科所基于調研制定《柳州市“十二五”普通高中學生生涯發展教育行動計劃》,形成頂層設計;2014年,市教科所組織生涯課例研討,指導各高中實踐生涯教育。
2.試點推進階段(2015—2018年)
2015年,市教科所在德育課題指南中首設生涯教育研究方向,指導試點學校開展生涯課題研究;2016年,各高中陸續開展生涯課題研究;2018年各高中生涯課題結題,生成了一批實踐成果。
3.全面推進階段(2019年至今)
2019年,柳州市出臺生涯教育三年規劃,啟動系列生涯教育師資培訓,開始全市推進生涯教育;2020年,出版生涯課程成果,承辦自治區首屆生涯課例研討會和培訓班;2021年自治區生涯課題結題并獲評優秀;2022年形成地方生涯課程資源及共享平臺。
具體舉措
根據市域高中學校的實際情況,柳州市采取“教研先行”加上“行政推動”,在市域高中推進生涯規劃教育:依托課題研究和課例研討,指導高中生涯教育實踐;建立地方生涯課程體系,引領高中生涯課程建設;制定全市生涯教育實施方案和發展規劃,發布包含生涯內容的市級課題指南和通知文件,為市域高中學校生涯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行政支持與制度保障;建立評價與激勵機制,每年組織一系列生涯教育專項評比,以評促教促學,激發各校生涯教育發展活力。
通過以上措施,柳州市形成了“一體兩翼三板塊四系統”結構化的生涯教育完整工作體系(如圖2)和高效推進機制,強化了市域學校開展生涯教育的支持系統,保障了全市生涯教育的協調、深入發展,為區域生涯教育的有效落地實施提供了實踐經驗與范本。
1.“一體”,即生涯研究共同體
柳州市生涯研究共同體由區內外生涯教育專家為專家督導層,主要進行理論指導并給予專業支持;市教科所領導為頂層設計層,主要負責整體規劃并給予行政支持;項目研究團隊成員、市心理學科中心組成員為技術核心層,負責理論研究,參與規劃設計,研發地方課程,收集反饋信息;普通高中學校領導、心理教師、班主任為實踐推進層,負責課程教學實施、校本課程研發和實施效果反饋。生涯研究共同體為各項活動的有序、有力開展提供技術支持與組織保障(如圖3)。
2.“兩翼”,即“師資培養”和“課程建設”
(1)師資培養:在生涯教育師資培養上,創新“研、訓、導”一體化路徑,積極調動各方專家資源,靈活采用多種形式開展教研、培訓與指導活動,促進了生涯教育師資的梯度化、層級化提升發展(如圖4)。項目的實施讓教師在規范開展生涯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實現教學技能的迭代提升;在課程建設中加深了對生涯課程的理解,培養起獨立組織生涯教育活動的能力;在課題研究中提升生涯教育實踐的問題解決和總結反思能力。
(2)課程建設:構建了廣西首個高中生涯教育課程體系,形成了完備的教學資源與師資力量。一是搭建起了課程結構框架,并據此編著出版了學生用書和教師用書(如圖5);二是制定了生涯教育課程實施指南,為生涯教師提供了方向性與實操性的指導;三是形成了“創設情境—體驗覺察—反思升華—行動應用”生涯教育課堂教學模式(如圖6);四是依托柳州本地區位優勢和工業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打造了四個階段、8個“一”主題的一系列生涯教育特色精品課程(如圖7);五是組建了生涯教育專業師資隊伍,形成了由專家督導層、頂層設計層、技術核心層和實踐推進層構成的生涯教育師資團隊;六是搭建了生涯教育資源共享平臺,依托柳州市教育資源服務平臺、柳州市生涯規劃教育服務平臺和“柳州心育”公眾號,整合相關內容搭建起了柳州市生涯教育信息平臺。
3.“三板塊”,即“通識教育”“學科滲透”“課外實踐”
在單獨生涯教育課程之外,柳州市更強調在通識教育、學科教學和課外實踐中滲透和實施生涯教育。柳州市各高中學校鼓勵學科教師將生涯規劃課與日常教學相結合。例如生物課本中“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介紹了病理科醫師、遺傳咨詢師、化石標本制作員等職業,教師在講述過程中會進行相應的延伸,對大學開設的相關專業課程進行介紹,方便學生更好地了解該職業,判斷其是否與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匹配。如此既能填補學生對生物學就業前景的認知空缺,又可提升課堂的趣味性。
在這樣的生涯教育體系下,無論是在市區還是縣區,柳州市的每一名高中生都能得到細致、全面的生涯指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要像他們一樣精益求精。”2024年12月9日,聽完融安縣“融登高峰”思政一體化項目——大國工匠進校園專題講座,柳州市融安縣第二中學學生王羅穎說。
“在柳州高中學生發展指導中心有兩臺儀器,分別是生涯規劃指導系統和心理健康自助儀。有一天我體驗了一把,以小游戲的形式,用有趣輕松的方式對自己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外,指導中心老師對我進行了一對一的生涯規劃輔導。”有了這樣的體驗,柳州高中的羅曉婷就堅定了自己的目標: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十多年來,柳州的生涯教育不斷取得碩果:1885名教師、885名學生在自治區級、市級生涯教育評比中獲獎,各校生涯教育研究成果榮獲區級科研獎勵2項、市級科研獎勵11項,編著的生涯教育學生用書(教材)和教師用書(實操手冊),獲全區推廣使用,成果四次在國家級、自治區生涯教育論壇上展示,在區內外充分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