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打“關稅世界大戰”,反復橫跳,是一大特色。
從4月2日開始,先是向所有國家加稅,在金融市場崩塌后又緊急暫緩加稅,接著又針對電子產品進行豁免,又說很容易跟別國達成協議,又說要收高額“港口費”,又說一個月內就達成協議,直到4月19日說,要成立專門工作小組來處理“供應鏈斷裂”事項……
向全世界收稅這樣事關美國國運的“大事”,美國竟然剛剛想起來要防止“脫鉤斷鏈”,這恐怕連我們鄉下村民小組的治理能力都不如,還奢談什么別人都是“鄉巴佬”。
面對無厘頭的反復橫跳,中國有理有節進行了堅決反制,并針對數字游戲般的稅率變化用了四個字予以應對:“不予理會”。極其精妙、從容淡定。
淡定應對橫跳,既是態度,也是對策。
“關戰”本質,是美國以一己私利企圖薅全世界羊毛,這是由美國資本主義特性所決定的,根本不是貿易是否“公平”的問題。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從哲學高度,精辟論述了資本主義屬性,這是“有300%利潤可以冒著上斷頭臺風險”的一種本性。在“關戰”中美國“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信口開河、反復橫跳”,就是它特有的外在表現形式,因為逆世界潮流而動必然引來世界性抵制與反對,使得它經常處于“碰鼻子拐彎”的尷尬境地,不能不顯現出“反復橫跳”的美國特色。
美國對東方大國的圍堵,早晚是會來的,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在過去100多年間,資本主義的日不落帝國利用關稅打壓新興國家美國,資本主義的美國制造冷戰打壓蘇聯、利用廣場協議打壓日本等等,無不顯現著資本主義冷酷的一面。當東方大國靠著人民的奮斗逐步走向偉大的民族復興之際,遭到資本主義大國“反復橫跳”使絆,可能就是不得不面對的挑戰。我們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理想而奮斗,有人卻在用關稅對全世界筑起“美國島”的“小院高墻”。同為人類,差別就是這么大。
4月19日還在美國的假期里,美方透露準備設立一個工作組,應對與中國談判萬一沒取得“重大突破”導致美國出現危機時,美國將何處去。臨到對全世界“開戰”了都沒想清楚后果,雖然再次展現了一個班子草草搭臺的理政能力,但也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草草搭臺的班子根本不是在準備收關稅,而是企圖靠“關稅”虛晃一槍詐錢的本色。
淡定應對無厘頭反復橫跳,既要做到戰略上充分藐視,又要做到戰術上足夠重視。
戰略上藐視,在于以中國的國力與智慧,足以戰勝任何挑戰。經過76年奮斗,中國擁有世界上唯一完整齊全的制造業產業鏈,絕大多數產品產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任何對中國的挑戰,都只可能是螳臂當車。
戰術上重視,在于對方薅世界羊毛的念想很大,并且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無論是245%之類的非分稅率,還是針對國別收取的船舶港口費,使出了一個國家“臉都不要了”的招數。這既是虛張聲勢的瘋狂,也是孤注一擲的損招。雖然他們可能“自損三千”,我們也應做好“誤傷八百”的萬全對策。無論是擴大美國之外的朋友圈,還是充分用好國內市場消費潛力,都是應有之義。
有句話說得很好:“中國的麥子熟了幾千次,大部分時間里都沒有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