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里并不寬裕,唯有一面擺滿書的書架,看上去相當豐饒。
父親是一名鄉村中學老師,信奉開卷有益,也從不干涉我的閱讀書目。饞了,我便翻菜譜過過眼癮;無聊了,就看《西游記》神游云宮……
三十多年前的西南山區村鎮,電力都不太穩定,遑論電視與網絡,卻因不假思索、近乎貪婪的閱讀,我的精神世界異常飽滿。
這種飽滿,曾經看似無用,卻在認識老賀后,受到“很會講故事”的高度評價。
老賀出生在黃土高坡,服役于青藏高原,性格內斂、訥于言表。而我,四川女子鬼靈精,“龍門陣”擺起來一套又一套。我給老賀講唐傳奇中忘卻喜怒哀懼的杜子春因“愛”而未能成仙,描繪愛倫坡筆下的巨浪,講述《羊脂球》里的伊麗莎白……老賀喜歡聽我講故事,最喜歡的是張賢亮的短篇小說《靈與肉》,一名在農場勞動改造的富商兒子,與一個逃荒的四川女人的故事。
2018年元旦,老賀工作變動,我跟著他搬到毛烏素沙漠邊緣的一座小城。出發前,老賀告訴我,那里的居住條件不好,要我想清楚,是否真的要一起去?
我想,能有多不好呢?等到了之后,才知道是真的“不好”:一孔四壁空空的小窯洞,里面只有一張床,上面落著一層厚厚的灰。老賀搓著手問我:“要不,明天給你買票回去?”
“她的手摸過的東西會發光”,就在那個瞬間,《靈與肉》中的那句話,像一支火把掉進記憶的深井,照亮四壁。
我一邊和老賀收拾窯洞,一邊給他講故事中的秀芝如何開荒種地養雞,將貧瘠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以至多年后丈夫有機會回歸富裕家庭時,心中卻只惦記著要給她買一個好用的泡菜壇子。
老賀聽得津津有味,對秀芝的贊賞,也順勢蔓延到我身上:“四川女子就是很能干!”可能,他也為娶到一個四川好女子與有榮焉吧。遺憾的是,我不會脫土坯蓋房子,比起秀芝來差了一些。好在老賀也不是富商的兒子,我們也算是降標配平。
記得初讀那個故事時,我只有十來歲,那樣的年齡好像什么都不懂,卻又朦朦朧朧地羨慕著細水長流的愛與情。后來,讀了無數才子佳人兩情繾綣的故事,渾然不覺勇敢、果斷、富有生命力的秀芝,早已成為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我無意識地向她靠攏,吸取能量應對生活困境。
誰曾想,少年時讀過的書,竟能以這樣的方式不動聲色地反哺自己。
黑塞說:“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能讓你成為你自己?!笔堑?,那些讀過而沒能立竿見影獲得收益的書,或許正潤物細無聲地影響著我的人生軌跡。書中的山川湖海、王侯將相、悲歡離合、是非黑白,以一種最謙和的方式迎面走來,讓我在漫長的旅途中,從未感到孤獨;在認識這個世界時,亦未不知所措。
(作者為四川省綿陽市作家協會會員)
編輯/牛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