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傳統的單一學科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在此背景下,跨學科學習理念的引入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本文以“環境保護”綜合實踐活動為例,對學生在跨學科理念下的實踐過程展開深入分析,旨在通過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跨學科知識運用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 綜合實踐活動課;跨學科;路徑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5)13" " 0055-03
跨學科學習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能夠打破傳統學科界限,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整合起來,以促進知識的整合與應用,幫助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靈活運用各學科知識解決問題,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十分重要。在跨學科理念下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學生可以學到傳統課堂上難以涉及的跨學科知識,并在實踐中運用所學到的各學科知識解決問題,進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本文對跨學科理念下的“環境保護”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實踐途徑展開研究。
一、跨學科理念下“環境保護”綜合實踐活動概述
(一)實踐意義
“環境保護”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以環境保護為主題,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實踐活動,在深入了解環境問題的同時,學習多個學科知識。其目的是通過實踐的方式,引導學生在“環境保護”主題下,打破傳統的學科界限,運用多學科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在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增強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提高自身綜合素養和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培養他們創新思維、批判性思維,以及團隊協作能力,促進跨學科知識融會貫通。
(二)設計思路
“環境保護”跨學科理念下的綜合實踐活動是將環境保護主題與多個學科相融合進行設計的。其設計思路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平臺,讓學生圍繞核心主題,根據教師設計的一系列跨學科實踐活動,從不同角度了解環境保護知識,從而形成對環境保護的全面認識。通過跨學科實踐,學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提出具有創新性和可行性的解決方法。
二、跨學科理念下“環境保護”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途徑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跨學科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跨學科知識運用能力,具體實踐路徑如下。
(一)確定活動主題
導入主題。在“環境保護”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開展前,為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教師可播放一些被污染的河流、垃圾成堆的海灘、遭受砍伐的森林等紀錄片、動畫片,展示美麗的自然風景被污染和破壞后的景象,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隨后,教師可將所選主題分解為若干個子主題或具體問題,并針對每個子主題設計相應的學習任務和探究活動。例如,在“環境保護”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什么是環境保護?”“你們在生活中看到過哪些環境被破壞的現象?”“為什么要保護環境?”“我們應如何解決環境問題?”等等,引導學生進入主題。學生通過觀察校園內的垃圾分類情況、社區中的綠化狀況以及觀察學校周邊的河流、街道衛生等情況,從中發現環境問題,并由此挖掘活動的主題,這對于促進不同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至關重要。
確定主題。為了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點,教師收集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興趣點和關注領域,再根據收集的信息,尋找學生興趣與不同學科之間的關聯點,確定一個具有綜合性、跨學科性、趣味性和挑戰性的實踐活動主題。該主題不僅要滿足學生興趣需求,還需涉及不同學科知識,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例如,學生選擇“校園垃圾分類小達人”作為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能夠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在我們的校園里,一天大概會產生多少垃圾?這些垃圾都有哪些種類?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對我們的校園和生活有什么重要意義?我們校園中的垃圾桶設置是否合理?日常生活中的紙張、塑料瓶、食物殘渣等,應該分別投入哪個垃圾桶?等。用問題驅動學生去思考、探索,以加深他們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增強環保意識,提高實踐能力。
(二)確定學習目標
為了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學習相關學科知識,在確定本次跨學科活動主題后,教師還需引導學生確定本次跨學科活動的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跨學科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多學科知識,了解不同類型垃圾的特點,學會識別不同種類的垃圾,并掌握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和干垃圾的分類方法。
技能目標。在“環境保護”學習主題中,學生通過參與校園垃圾分類實踐活動,學會運用語文學科知識編寫垃圾分類宣傳標語,運用美術知識設計富有創意和吸引力的垃圾分類宣傳海報和制作手工藝術品,運用數學知識統計校園內各類垃圾產生量,合理規劃校園垃圾桶的布局和數量等。面對分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懂得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提高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合作協作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通過跨學科實踐活動,加深學生對垃圾分類和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環境保護意識,促使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校園環境建設,踐行垃圾分類,成為環境保護的傳播者和實踐者。
(三)制定實踐計劃
為了確保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實現預期的活動目標,教師還需引導學生制定實踐計劃,通常包括制定實踐活動時間表、知識普及與調研、宣傳設計、實踐與監督、成果展示與總結等。制定實踐活動時間表:學生根據實踐活動主題,合理制定每個階段的實踐時間和實踐任務;知識普及與調研:按照實踐計劃學習各學科知識及垃圾分類知識,分組在校園內進行垃圾分類情況的調研,觀察校園內垃圾桶的設置和使用情況,并進行記錄和收集;宣傳設計:收集垃圾分類相關資料,將語文、數學、科學、美術等學科知識融入垃圾分類實踐活動,如制作垃圾分類指南、宣傳手冊,創意垃圾桶、環保垃圾袋以及設計環保標語等;實踐與監督:按實踐計劃,組織學生在校園內設置分類垃圾桶,并進行標識,同時,成立垃圾分類監督小組,對校園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檢查,并記錄不規范行為;成果展示與總結:各小組學生將完成的調查報告、宣傳海報、手工藝品等,總結反思,找出實踐活動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
(四)實踐操作
在確定實踐活動主題后,教師組織學生在實踐中運用各學科知識進行實地觀察,收集數據,解決問題。
活動準備。為了確保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可通過播放生動的案例和圖片,給學生講解垃圾分類的基本知識,引導學生查閱書籍、上網搜索,了解環境保護的基本概念、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問題的成因等。然后引導學生準備好所需的實踐數據和工具。如: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統計校園內不同區域垃圾產生的種類和數量,計算各類垃圾所占比例;運用語文知識編寫關于垃圾分類的標語,運用美術知識制作垃圾分類宣傳海報、垃圾桶以及制作垃圾分類提示標識,并在校園內張貼宣傳海報和提示標識,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這對于提高學生對垃圾分類的重視程度和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十分重要。
實地觀察。在“環境保護”實踐活動中,教師可根據校園環境問題組織學生到校園的各個角落進行實地觀察和調研,并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明確每個小組的分工和職責,讓每個小組負責一片區域,并記錄下該區域內常見垃圾的種類和分布情況。如:A組在操場上發現較多的食品包裝袋和飲料瓶;B組在教學樓后面發現很多紙張、食物殘渣、塑料盒;C組在各個班級的教室內發現使用過的紙巾、紙盒、紙片等;D組在學?;ㄆ灾姓业揭恍┛ㄆ?、垃圾袋等。通過實地觀察,學生直觀地看到校園垃圾的現狀,從而培養他們的觀察力,增強他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為后續的垃圾分類實踐活動提供了實際依據。
垃圾分類實踐。根據前期的準備和調研結果,引導學生進行垃圾分類實踐。實踐內容包括在校園內設置垃圾分類投放點,配備分類垃圾桶,并張貼醒目的分類標識,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讓學生將收集到的垃圾按照分類標準投放到對應的垃圾桶中。在此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成立垃圾分類監督小組在現場進行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分類行為,讓學生在分揀垃圾、投放垃圾桶的過程中加深對垃圾分類知識的理解,從而在實踐中掌握垃圾分類的技能。同時,監督小組每天放學后還要對校園垃圾分類情況進行檢查,并記錄不規范行為。
此外,為了強化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跨學科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游戲或競賽,如“垃圾分類接力賽”“誰是分類小能手”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促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垃圾分類,并逐漸形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進行垃圾分類。
成果展示。在實踐活動結束后,可舉辦垃圾分類成果展,展示學生的調研數據、宣傳作品、實踐照片等,鼓勵學生積極展現自己在垃圾分類實踐中的成果。如:制作一份精美的手抄報,展示自己對垃圾分類的理解和實踐過程;也可以拍攝一段短視頻,記錄自己和同學在校園中進行垃圾分類的點滴瞬間,并在班級或學校的多媒體平臺上播放。通過成果展示與分享,評選出“校園垃圾分類小達人”,并進行表彰。這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習,進一步推廣垃圾分類的理念和做法,營造良好的校園環保氛圍。
(五)總結與反思
在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總結與反思。讓學生回顧“環境保護”實踐活動的整個過程,分享自己在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和收獲,并從中認識到需要改進的地方,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繼續踐行垃圾分類的行為,養成愛護環境的良好習慣。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還能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跨學科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各學科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結語
跨學科理念下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和創新能力。因此,在開展跨學科綜合實踐活動時,教師應按明確教學目標、整合課程資源、設計實踐主題、組織實踐活動、注重過程評價反饋的路徑,引導學生開展跨學科實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跨學科學習的優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魯葉菲.“跨學科學習”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24(6):100-102.
[2]施美珠.綜合實踐活動與跨學科主題學習統整實施的價值與路徑[J].教學與管理,2024(20):22-24.
[3]王明亮.開展跨學科視角下的綜合實踐活動[J].小學科學,2024(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