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審計要立足經濟監督定位,聚焦主責主業,更好發揮審計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中的獨特作用。近年來,新鄉市衛濱區審計局深刻領會這一精神,秉持“政治統領為綱,審計監督為魂,提質增效為要,隊伍建設為本”的“四為”理念,奮力推動新時代審計事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政治統領為綱”,強化審計工作政治屬性
強化思想引領,校準政治方向之舵。衛濱區審計局始終將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審計工作和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確保新時代審計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區委高度重視審計工作,增設區委審計辦秘書股,增加了行政編制并配備專職人員,完善了黨委審計委員會運行機制。局黨組書記、局長說:“我們要用好這個平臺,抓住重大事項請示報告這個關鍵,促進提升黨委對審計工作的領導力。”
發揮黨建作用,點燃審計發展引擎。黨建引領是推動審計工作的“紅色引擎”,堅持常態化開展政治思想教育,依托“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第一議題”等,組織領讀領學、研討交流,在一次次的學習與交流中,審計干部們牢記“黨的工作重點抓什么、審計就審什么”的使命。黨建這顆“核心”,引領著審計的“匠心”,推動審計項目數量、發現問題數量、審減金額逐年增多,審計質量穩步提升,榮獲國家級節約型機關、全市審計工作先進單位、衛濱區高質量發展先進集體等多項稱號,在法治政府考核、平安建設工作、災后恢復重建跟蹤審計考核中也成績斐然。
堅持“審計監督為魂”,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聚焦民生熱點,彰顯審計擔當力量。該局在審計立項時,充分考慮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緊緊圍繞 “保發展、增效益、防風險、惠民生、促履職”的目標,聚焦財政預算執行、領導干部權力運行、高標準農田等重大民生工程管理,把監督跟進到政策、項目和資金的“最后一公里”。近年來,共開展87個審計項目,查出118個問題,推動建章立制36項,核減工程款3000余萬元,撰寫審計要情64篇和工作、活動各類信息300余篇,讓審計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以實實在在的審計“力度”,守護著民生的“溫度”。
凝聚監督合力,構建嚴密監督體系。內部審計是國家治理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近年來,黨組書記、局長帶隊走進20余家單位,圍繞內審制度建設、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工作開展、審計整改等內容,指導監督促進其規范開展內部審計工作;針對政府投資審計專業性強的特點,舉辦全區范圍內的培訓,強化對內審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與中介服務機構簽訂廉政建設及保密承諾書,逐步形成國家審計、社會審計與內部審計監督合力,推動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
狠抓審計整改,鞏固審計監督成果。審計整改是確保審計工作成效的關鍵環節,我們致力于構建全面整改、專項整改、重點督辦相結合的總體格局,健全完善了審計整改聯席會議、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聯席會議等制度,出臺了《衛濱區建立健全審計查出問題整改長效機制實施辦法》,加強與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組織人事等其他監督部門的協作配合,推動在信息共享、人員互助、成果運用上相向而行、同向發力。
堅持“提質增效為要”,提升審計工作質量效率
注重預防先行,筑牢審計防護屏障。依法審計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作,該局組織在區委常委會、區委審委會、政府常務會上專題學習新修訂審計法,在審計進點會、審計報告征求意見、審計結果公告等各個環節,宣傳審計法律法規。同時,圍繞加強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制約,規范領導干部全面履行經濟責任,印發《審計相關法律法規合訂本》和《領導干部履行經濟責任重點風險防范清單》等,針對“多發”“易發”的風險點提出預防措施,為領導干部履行職責“保駕護航”,做到未病先防。
擁抱科技變革,開啟審計創新征程。曾經,面對大數據審計,衛濱區審計局的工作人員也犯過難,“數據從哪兒來,要什么數據,怎么篩查到有用信息……”對大數據審計理念及技術運用可謂是一片空白,為主動契合科技強審要求,以數據賦能推動審計工作轉型創新發展,該局積極行動,通過招錄計算機專業人員,開展數據庫語句的編寫及運用、各類數據標準表分析及篩選等內容的專題培訓,不斷提升審計人員大數據理念和數據分析實操技能,逐步實現區級預算執行審計全覆蓋,在開展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時,通過公立醫療機構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醫院信息系統)信息數據分析,篩查出超限價收費等問題。下一步,該局將推動大數據審計技術在多個重點審計項目深度應用,真正實現“科技強審”。
堅持“隊伍建設為本”,激發審計工作內生動力
優化人才培養,激發隊伍內在活力。新時代審計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技術和新要求促使審計人員必須不斷提升專業技術、數據分析、溝通協調等能力,近年來該局招錄2名青年干部,鼓勵大家報考審計師等職業資格,參與“以審代訓”,結合“崗位所需、個人所長”,打造了“人崗相宜、人盡其才”的良好局面,創新舉辦的20余期“審計大講堂”,成為干部職工補齊專業短板的“加油站”。在這里,“有擔當、敢擔責、爭一流”的價值觀深入人心,“比業績、學先進、有作為”的實干作風蔚然成風,連續3年都有項目獲評市級優秀審計項目,2人入選全省審計業務“三能”人才庫,1人通過中級審計師資格考試。
加強自我約束,樹立審計良好形象。打鐵必須自身硬,為打造經濟監督的“特種部隊”,該局始終堅持高于監督別人的標準、嚴于監督別人的要求,規范機關管理,推進清廉機關創建,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連續兩年開展局機關預算審計工作,發現糾正偏差、實現自我監督,在機關建設方面持續發力,獲評清廉機關建設示范單位,讓“國家審計”金字招牌永遠熠熠生輝。
(責任編輯: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