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6G,受該消息影響,當天6G概念股大幅上漲,排在概念漲幅榜第一,武漢凡谷、本川智能、三維通信、縱橫通信等漲停,碩貝德、金信諾、天銀機電等跟漲。3月6日,6G概念股持續走強,三維通信兩連板,國脈科技直線漲停,信科移動、金信諾、本川智能、信維通信等漲幅居前。
據了解,6G是繼5G之后的下一代通信技術,具有前瞻性、引領性和帶動性特點。6G技術有望超越傳統通信范疇,是通信、感知、計算、AI、大數據、安全等技術的深度融合,空天地一體全域覆蓋的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呈現出極強的跨學科、跨領域發展特征。
根據iFinD金融數據終端,6G概念股涉及多家A股公司,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興通訊、中國衛通、中天科技、華工科技、光迅科技、亨通光電、中國衛星、國博電子、景旺電子、海格通信、烽火通信、順絡電子、信維通信等。
政策紅利驅動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舉行,在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質生產力領域被提及,這也迅速成為資本市場的熱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同時要擴大5G規模化應用,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優化全國算力資源布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除了政策加碼之外,近期6G板塊利好消息不斷。一是中國電信斬獲6G天地一體化專利,這項技術突破標志著我國在6G星地融合領域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二是由未來移動通信論壇、紫金山實驗室主辦的2025全球6G技術與產業生態大會(原全球6G技術大會)也將于4月10日至12日舉辦。三是科技巨頭紛紛公布各自6G商業化時間表,蘋果公司認為2029年中期就可以實現6G商業化;三星則認為2028年6G有望完成標準制定和小規模商業化運用,2030年將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運用;華為、諾基亞等科技公司先后表示,2030年有望迎來6G商業化。
Choice數據顯示,6G概念指數目前的市盈率(TTM)為35倍,已經超過了27.68倍的平均值。年初以來上漲了3.32%,近一年上漲了23.04%。
中國移動發布的《6G網絡內生AI技術白皮書1.0》指出,2025—2030年,6G將進入標準制定階段,預計到2030年后進入商用階段,6G技術逐步走向商用,應用于各行各業。需要共同創建6G研發平臺,平臺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加速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還能夠吸引和培養高端人才,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6G發展歷程梳理
目前,6G正處于標準研究制定階段。去年12月,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GPP)宣布,無線接入技術規范組(RAN)第106次全會通過了3GPP無線接入網首個6G標準項目,項目獲得全球超50家公司聯署支持,標志著全球6G標準化工作已進入實質階段。
從政策層面看,早在2019年,我國就宣布成立國家6G技術研發推進工作組、國家6G技術研發總體專家組,主要負責提出6G技術研究布局建議與技術論證。《“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指出,鼓勵企業深入開展6G潛在技術研究,形成一批6G核心研究成果。
從技術層面看,2024年2月,中國移動和航天科技集團成功發射全球第一顆6G架構驗證衛星,同時,紫金山實驗室在青藏高原上完成了國際上第一次太赫茲超導通信試驗。
2024年7月,由北京郵電大學張平院士及其團隊搭建的國際首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正式對外發布,這是全球第一個通信與智能融合的6G外場試驗網。
近日,中國電信旗下中電信數智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獲得“一種基于6G的天地一體化傳輸優化及拓撲測繪的方法”國家發明專利,這項技術突破標志著我國在6G星地融合領域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可控。
從地方來看,今年以來,多地提出加速6G產業發展。其中,北京市發展改革委表示,將超前布局6G產業;上海也提出圍繞6G等戰略前沿領域,強化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帶動性研究布局;廣東省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培育6G等未來產業。
多家上市公司布局6G技術
據《理財》雜志記者統計,多家上市公司在投資者問答平臺上表示,在6G技術方面具有相應的布局。
華工科技表示,公司積極推動1.6T、3.2T等更高速率光模塊的產品應用,為6G、F6G、AI、智能網聯車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中國衛通表示,公司持續追蹤6G技術發展動態,推動相關領域技術研發。
中國移動表示,公司自2018年啟動6G研究工作,已成立未來研究院,一體貫通推進5G-A和6G研發,推動打造全球統一6G標準及產業生態,目前已初步形成6G技術體系。
直真科技在2024年半年報提到,已參與到運營商的6G試驗網建設的相關工作,深度參與該領域前沿技術的研發。
信科移動披露,公司積極參與IMT-2030(6G)推進組組織的6G技術試驗工作,完成多項無線關鍵技術的測試驗證,以及6G網絡關鍵技術的原型樣機測試驗證。
盛路通信按照“天基組網、地網跨代、天地互聯”的思路,以地面網絡為基礎、空間網絡為延伸,積極布局6G技術的研發工作。
創遠信科承擔上海無線通信測試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持續建設任務,全面開展5G/6G和毫米波通信測試技術的研究,參與國家5G/6G毫米波測試規范及標準制定。
信維通信目前已加入國際無線產業聯盟(IWPC),重點開拓5G及6G通信技術,深度開展6G相關技術研究。
海格通信在成都設立研究所,主要圍繞太赫茲通信等6G關鍵技術開展預先研究。
中興通訊表示,公司已啟動6G關鍵技術研究,與業界同行開展交流合作,多項6G潛在候選技術已成功完成IMT-2030(6G)推進組組織的原型驗證測試。
此外,也有一些6G概念股首次進入部分基金產品的重倉股行列。例如,中國衛通于去年第四季度進入華泰柏瑞致遠的重倉股行列;烽火通信也于去年第四季度進入了恒越成長精選、建信鑫安回報、建信社會責任和平安養老2025一年持有4只基金的重倉股行列。
據統計,A股中涉及6G相關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共有23家,17家獲機構評級,其中7家評級家數在10家及以上,占比超過總數的三成。中興通訊、中國移動最受機構關注,評級家數均為28家,其他還有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電連技術評級機構家數居前。
機構紛紛關注6G產業
展望后市,多家機構表示,基于6G整體研究節奏,6G的關注度逐步提升。
銀河證券發布研報稱,6G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焦點領域,其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相融合,將帶來通信性能的量級提升。6G技術可大幅提升生產方式和國際分工效率,支持更科學精準的決策和動態實時的事件響應,助力高耗能行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
申萬宏源表示,目前普遍認為6G通信能力將是5G的10倍以上,5G向6G的發展是從萬物互聯向“萬物智聯,數字孿生”發展的一個過程。6G將推動沉浸感更強的全息視頻,實現物理世界、虛擬世界、人的世界三個世界的聯動。6G將實現人、機、物的連接。
上海證券認為,6G技術穩步推進,衛星互聯網和物聯網大有可為。6G標準化日程已確立,人工智能與通信的融合、感知與通信的融合、泛在連接三大場景新增,商業化落地場景進一步擴大。建議重點關注衛星互聯網(NTN與NR融合)及物聯網(邊緣計算、RedCap模組廣泛布局)等6G技術具有明顯催化的子板塊。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負。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任編輯: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