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之后,感覺像是有人在拉著我,上山科技感滿滿!”一名游客健步如飛地攀登泰山引來周圍游客紛紛側目。他身著的登山助力機器人,類似科幻電影中“機械裝甲”的神器,該機器人于大年初二首次在泰山景區內試用。
據泰山文旅集團工作人員介紹,登山助力機器人是一款幫助游客攀登泰山的外骨骼機器人,同時也可廣泛應用于登山、健身、跑步、日常行走上樓等生活和工作場景。機器人自重僅1.8公斤,運用先進的人體工學設計以及動力、電子和AI算法等核心技術,可感知下肢的每一個運動趨勢,及時給予恰到好處的助力,可有效減輕雙腿負擔,從而助力游客輕松登頂泰山。
登山助力機器人體型較小,對老年人或者年齡稍大的群體來說想要領略泰山風光又不想因為坐索道而錯過沿途風景就可以戴上登山助力機器人上山體驗一下登山的感覺。
(摘編自《人民日報》)
【話題提煉】
智能技術的進步、創新生活方式、人機關系、科技與人文、便捷……
【觀點提要】
①機器人正逐步進入生活中。②根據不同場景下的個性化需求,更多功能的機器人正在被研發。③期待機器人助力我們更美好的生活。
【速寫引領】
智能技術的進步不僅令人欣喜,也為人們提供了對未來智能創新的生活方式的一種想象。在泰山,幫助游客們攀登的助力機器人,通過感知人們下肢的每一個運動趨勢,及時給予游客恰到好處的助力,讓人們直呼“科技感滿滿”;在遵義,只要游客問一句“遵義怎么玩?”,智能機器狗便能在幾秒鐘內輸出一份詳盡的經典行程攻略……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以一種更貼近大眾生活日常的方式走進人們的視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好奇、關注甚至參與到這些技術的研發中來。站在人工智能技術升級創新的機遇點,我們需要以更具前瞻性的視野,謀劃人機關系的未來圖景。而越來越被明晰的一點是,技術的升級,科技的進步,終將在“以人為本”的倫理框架下,指向文明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