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12 日一早,浙江義烏義亭鎮市口村,意娜工藝品有限公司的門口停著幾輛貨車,老板娘阮紅柔忙著指導工人正往里裝貨。“我是越南人,來中國9年了,現在是中國媳婦。”阮紅柔捂著嘴,害羞地笑著。
在義烏,阮紅柔與丈夫晏廷躍經營著一家外貿公司,客戶主要來自越南,這幾年生意蒸蒸日上,忙碌成了日常。“每天都很忙,但也很充實。”她告訴記者,自己一大早就要核對裝柜清單,還要帶著越南客戶去義烏國際商貿城“掃貨”,晚上回到家又要確認海運單據。
一批批中國商品,就這樣經由這對跨國夫妻之手,漂洋過海抵達越南,日復一日看似尋常的貿易場景,正是中越經貿蓬勃發展脈動的具象注腳。
阮紅柔,大家都稱她阿柔,來自越南隆安省邊瀝縣。她與中國丈夫的千里姻緣,緣于一次電商平臺上的購物。
“ 那時我在平臺上賣香水,阿柔正好要采購,作為客服,我耐心地接待了她。兩個人聊得很開心,一來二去便交換了聯系方式,一直保持著聯絡。”誰成想,這段跨國貿易竟促成一段跨國緣分,回想起來,晏廷躍至今仍覺得“不可思議”。
“中國和越南,一邊是我的‘婆家’,一邊是‘娘家’。”提及“婆家”和“娘家”的關系,阮紅柔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兩國發展得好,我們的日子就更有奔頭。‘大家’好,‘小家’就好,希望中越人民的情誼越來越深。”阮紅柔的眼睛笑成一道彎。
(摘自《人民日報》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