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國畫大師都有一個擅長的題材。譬如: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可染的牛,黃胄的驢,婁師白的小鴨子……
在這里,我們要聊一聊白石老人畫的蝦。他畫的具體是哪一種蝦?
如果你去對比,會驚奇地發現,畫中的蝦不是任何一種現實世界的蝦。它既有青河蝦的長鉗,也有海蝦的豐腴,是一種藝術組合加工后的“白石蝦”。
對于這種虛構,白石老人有他的解釋:“河蝦味雖美,但不如海蝦豐滿;海蝦固然肥碩,但無河蝦的長鉗造型之美,吾取其二者之善而涂之。”
在齊白石之前,中國畫領域只有八大山人、徐渭、鄭板橋等人畫過蝦。齊白石畫蝦法不落前人窠臼,富于創新精神。他綜合河蝦與海蝦特征創造出的“白石蝦”,正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典型。
中國畫審美思想的含蓄雋永,在“白石蝦”的題材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畫面并沒有水,但絲毫不妨礙大家欣賞群蝦在水中悠游。另外,蝦須的動態,也是表現水的間接載體,幾根蝦須的彎曲弧度,便是蝦游動遇到水的阻力后的結果。
用心領略“白石蝦”,那筆墨的禪意便在其中了。
(摘自《畫里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