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巴緩緩駛向云縣栗樹鄉,蜿蜒的山路如同一條無盡的絲帶,將我們引領至云端。我與栗樹的美景僅隔著一扇窗戶,陽光透過玻璃灑落下來,耀眼極了。眼前綠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調色盤上最鮮亮的一筆,抬頭望去,那純粹的藍天又將我的目光牽引至無垠的天際。墨鏡為景色增添了一層神秘的濾鏡,而摘下墨鏡的那一刻,才是我真正感受這個世界、擁抱自然的瞬間。
云霧繚繞的山巒如同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讓人難以窺見其真容。這里是栗樹,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雷諾阿的作品《開花的栗樹》。畫卷細膩地勾勒出繁茂的樹葉、高大的樹木、蜿蜒的小路,遠處是流淌的河流,藍天上飄著朵朵白云,畫中還有幾個小人物,仿佛在訴說著無盡的故事。眼前的景色悄然流淌至心靈深處,滌蕩著內心的浮躁。畫中的小人物,雖然渺小,但是在大自然的懷抱中顯得格外和諧,讓我意識到自己也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與萬物息息相關。
同行的友人都朝著一個方向望去,仿佛沉浸在此刻。從最初的蛙聲一片,到如今的鴉雀無聲,整個世界仿佛靜止了。此時用“臨在”來形容我們的心境再合適不過。所謂“臨在”,就是以敏銳的覺察力安住于當下,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成為自己紛擾思緒的旁觀者。簡而言之,臨在就是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刻的時光,用心去感受身邊的美好,享受生命的饋贈。
去往栗樹中學的旅程,大概是一場與自然和人文的親密邂逅。沿途,我們穿過了當地的小街,那里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栗樹鄉的人們背著幾乎比半個身體還要大的背簍,用紅色的繩子將背簍與自己的腦袋緊緊相連,仿佛這紅繩是他們與這片土地不可分割的紐帶。他們的眼神清澈而純凈,望著我們這群大學生,眼中流露出好奇,透著一種質樸的善意。
在這條小路上,駕駛小車的淳樸鄉民們,看到我們時總會停下腳步,熱情地詢問:“是大學生嗎?是去前面的栗樹中學嗎?”在得到我們的肯定回應后,他們便會毫不猶豫地從車上下來,幫我們搬運物資,甚至邀請我們一同前行。他們的熱情與真誠,如同這片土地上盛開的花朵,溫暖而動人。
在栗樹中學,我們享受了一頓充滿地方特色的午餐。大家排著整齊的隊伍,依次盛取米飯,仿佛回到了吃大鍋飯的年代,充滿了溫馨與親切。一次性飯盒中的蔬菜,透露出一種別樣的生機。從那些新鮮的菜葉中,我們仿佛能感受到生命的脈動。那一刻,或許是心境的放松,或許是環境的感染,我們與自然的距離仿佛拉近了許多。當地的老師也和我們一樣,手捧著大碗,一邊吃,一邊拿出自己腌制的香腸和蔬菜。簡單的食材,在這里散發出誘人的香氣。就著白米飯,我們從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吃飯帶來的愉悅感。
飯后,我們站在學校的最高處,俯瞰著樓下的天真孩童,他們的歡聲笑語如同清泉般流淌在校園的每個角落。遠處的山脈連綿起伏,山間星星點點的聚落仿佛是大自然的點綴,讓我們仿佛置身于另一個世界。那一刻,我理解了隱士的選擇,他們追求的不僅僅是精神的自由與心靈的寧靜,更是一種內在的富足與滿足。
傍晚時分,太陽緩緩西沉,我們有幸目睹了這壯麗的落日景象。我們靜靜地注視著太陽一點點消失在山的輪廓之后,那輪廓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清晰,山尖被鍍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我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下這轉瞬即逝的美好時刻。然而,當我們放下手機,目光再次投向遠方時,那金黃色的余暉已悄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充滿魅惑感的紫色。這紫色彌漫開來,如夢似幻,讓人不禁陷入無盡的遐想。它仿佛在訴說著大自然的神秘與美麗,也讓我們感受到青春的無限可能與美好。
人生就像一場未知的旅行,充滿了無數的可能與挑戰。“云深不知處”象征著未知與探索,提醒我們在面對生活的種種不確定時,要保持一顆勇敢的心,敢于走出舒適區,去追尋那些未知的、藏在“云”后的世外桃源。
(作者系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小學教育學專業2024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