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富春漁歌

2025-05-06 00:00:00任林舉
上海文學 2025年5期

有風習習,不知從何處而起。穿過蒼蒼的云,越過青翠的山,如一只無形的手,一把拂去江上的殘霧,再一把,拂去時間的屏障。于是,天地萬物裸露出清晰的輪廓和脈絡,我看到那條著名的大江正與如水的長天對望。江邊那幾艘古老的漁舟,正與對岸的現代化摩天大廈對望。

我站在富春江畔空空的迎賓埠,面對一片遼闊的時空,與瞬間失去歲月遮掩的往事對望。江水湯湯,汪汪洋洋,泛著耀眼的銀光,仿佛來自遙遠的天際,也仿佛來自煙波浩渺的歲月深處。此時,在大地上流淌的河流與在時光中流淌的河流合而為一,激發起我鉤沉這條大江歷史的內心沖動。思緒如不系之舟,逆流而上,所及之處,竟有那么多深藏于浪峰波谷之間的故事,如一尾尾活潑的魚兒,忽而向東,忽而向西,忽而向南,忽而向北。

有江鷗從江的上游迎面飛來,銜一尾銀魚,宛如信使,帶來了遠古的消息。讓我在恍惚中隱約記起,這江,這水,原來正是我們的來處。億萬斯年我們告別了大海,告別了河流,告別了魚龍競渡的故鄉,背對河流、水澤,向大陸深處疏散。漸行漸遠矣!盡管我們一路上曾頻頻回首,卻終于有一天徹底將河流淡忘于腦后。

然而,河流卻一刻也沒有放下她以慈愛、以血脈所滋養的眾生,只為生命最原初的那次相遇,只為那一聲從心底發出的稱謂——“母親河”。

于是,河流與大地攜手,暗潛靈津,以慢慢泅洇的方式,以無聲滋潤的方式,不倦地追蹤著生命的足跡,在大地深處悄然鋪展開她廣闊無邊的恩澤,以解諸般生命之渴;河流與天空攜手,高揚哺育之旗,云騰致雨,霧結為露,露結為霜,以雨露,以霜雪,以不同形態的情義,祝福著蕓蕓眾生;河流也與水里的水族、魚蝦攜手,以血,以肉,以生命滋養生命的方式,與人類保持著某種最直接的血脈關聯。

太久啦,我們背離我們的出發之地。遠離自然的城市生活,讓我們不再有興致去追溯生命之初的源泉,也不再追問我們的重量、我們的溫度、我們的血流、我們的力量、我們的存在、我們的精神等等,從何而來。我們只知道吃了稻米和面粉,卻不知道所有的糧食都來自于水,即便知道糧食來自于水,也不知道有些水是從河流里流淌出來直接進入糧食,有些水是從河流出發,在天空繞一個圈子后進入糧食的。也只有偶爾看到和吃到了水生的魚蝦,才恍然想起,原來,我們與河流之間還有著如此深切的關聯。

在高樓林立、五光十色的桐廬,在飛架南北、車水馬龍的現代化橋梁之側,富春江邊那幾艘樣式古舊的小船,看起來很像光陰匆匆流轉過程中沒來得及帶走的遺落之物。

古渡無人,船上也無人,微波之中,它們不動也不搖,有如擱淺。岸上,固定纜繩的鋼筋已經銹跡斑斑,尼龍質地的纜繩也毫無光澤,給人的感覺,那船從亙古以來就停在了那里,并且還要繼續停泊下去,直到地老天荒。不過,插在船頭的抄網和晾曬在木桿上的衣物卻告訴我,它們只是睡著了。就在昨晚的夜色之中或今天凌晨的大霧之中,它們還在浪里穿梭,跟水里的魚蝦斗智斗勇,玩著人類童年時期每天都要玩的游戲。

突然就有了一種誤入夢境的感覺。

那么,這些船有沒有可能就是富春江遙遠的記憶呢?大概,江在懷念往事的時候,不經意間將內心的情感就化作某種物像,浮出了水面。或者,它們只是富春江記憶的一個部分,最核心的內容是那些應該留在船上,而現在卻不在船上的打漁人。可是,打漁人去了哪里?莫非這些船就是漁翁幻化的另一種形體,漁翁在疲憊中沉沉睡去,靈魂悄悄游離了軀殼,跑到岸上的某一個房間里,正與人說起昨夜的漁情或江上那些久遠的往事?

我在江岸上一家魚餐館里找到了那條船的主人老錢。

見到老錢的那一刻,我一下子就想明白了,江邊的那些船,就是一些講故事的人,確切地說,應該稱“故事的講述者”。事實上,它們就是一種具有象征意義的載體,它們和駕馭它們的打漁人構成某種“靈魂組合”,停留于城市邊緣,在我們的現實和記憶之間,往來穿梭,不斷地為我們帶來生命的滋養,以胃口的飽足,以味蕾的興奮,以精神的愉悅,維持著我們對河流的感恩和懷念。

我不知道在我和老錢談論富春江上的漁事時,江邊上是否有一艘小船不見了,但我不能撇下眼前這個打漁人,跑到江邊去求證我內心的幻覺。

老錢說,白天他是不打漁的,因為白天江對岸的高樓大廈和身邊的喧鬧嘈雜,讓他不相信江水里會有魚的存在。白日里,他內心煩亂,就如一張沉不到水底的網,捕捉不到任何真實、可靠的信息。只有到了夜晚,夜色遮擋了一切物像,也遮擋住了時代的影子,他才恢復了一個打漁人的自信和狀態。

夕陽剛剛落山,他就坐不住了,早早地吃過飯,拎著補好的網,踩著世代打漁人的腳印,慢打逍遙地來到小船之上。爺爺傳給父親,父親又傳給他的那套槳櫓,早就讓他當作紀念品掛在自家儲藏室的墻上了,取而代之的是安裝在船尾的那部柴油發動機。老錢是一個懷舊卻不戀舊的人,否則他很可能就會像范蠡一樣,消失在富春江上的煙波深處,一去不返了。

他可不想像父輩一樣,笨笨的,僅憑一只老櫓闖蕩“江湖”。他害怕那欸乃聲將自己帶入歲月深處,再也回不到現實中來。江岸上還有他的家,還有開飯館的漂亮妻子,還有需要他供養的生活,他必須沿著時間的路徑回到現實。老錢是理性的、清醒的,他要做的不過是一種并不純粹的交換,以魚換錢,以江換岸,以一些鮮活的舊時光換一些現代人的期待、想象和隱約的懷念。

夜晚的富春江靜極了,靜得能聽到星星們的耳語和風踏水面發出的足音。半個多世紀風里浪里跟魚周旋,讓老錢對富春江各類魚的習性和活動規律了如指掌,哪個季節啥樣的魚群在什么時辰會出現自哪個水域,哪種魚群會在水面上發出怎樣的聲音,全在他的心里記著。只要他站在船頭側耳傾聽片刻,就能知道魚群的具體位置。

夜色深沉,水下的生靈們以為沒有了光,自己的大門就已經關得嚴嚴實實了,便大著膽子開始了成群結隊的浪游、戲耍,為爭搶一枚樹上落下來的秋果忽聚忽散,卻不知道水之外還有兩種生靈在為一場猝不及防的捕獵而悄然夜行。一種是飛在半空的鳥兒,駕著風的車輦悄悄地在水面上逡巡;另一種是駕著小船的打漁人,早早息了船上的馬達,一手輕輕地劃動槳葉,一手頻頻抖動,向水里布下羅網。

入冬后,富春江里的鳊魚群已經不再群聚于寬闊水域的表層,漸漸分散、潛伏至深水區的隱蔽處,成為這個季節很難捕捉的魚。活躍了一春一夏的鳊魚抓足了“膘”,為度過低溫寒冷的冬季攢夠了能量,進入了少動或不動的靜養時段。一身飽滿、鮮嫩的肉,使它們成為最好吃最可口的時令佳品。誰能在這個季節,吃上一條富春江里的大鳊魚,那是幸運的,一定要因此而好好感謝一番幸運之神。據說,張大千有一年來富春江畫畫,為吃一條鳊魚,足足在客棧里等了三天。清人徐鵠庭在《漢口竹枝詞》里說:“不須考究食單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湯圓宵夜好,鳊魚肥美菜苔香。”如此,真不能怪張大千貪吃嘴饞,實在是誘惑太大。

這個季節是潮魚的天下。它們仰仗著在富春江水域的“人多勢眾”,以壓倒性的種群優勢占領了大部分水域。在兩米深的水層之內橫沖直撞,不管天上掉下來什么,統統被它們搶食,其他魚類還沒等看到食物的影子,食物早已經被它們吞進肚子。老錢剛剛在他認定的水域停下船,就聽小船左前方“嘭”的一聲,根據這聲響的特點,老錢立即斷定那里有一群潮魚,那是它們受到某種聲音或不明擾動的刺激,突然改變運動狀態,發出的“炸群”之聲。還沒過半分鐘,在小船的左后方又是“嘭”的一聲,還是潮魚炸群。于是老錢明白,這是撞進潮魚的老巢里了。如果不出意料,這一網上來,船艙里肯定不會有第二種魚出現了。

類似的情況老錢毫不陌生。多年之前,富春江邊還有漁業隊時,這個季節也是這樣。每到秋冬季節,富春江上的漁獲只能以潮魚為主,曾有人統計,不僅是秋冬季節,就富春江上全年的捕魚總量,潮魚可占到一半以上。

那時,網網打潮魚真是一件讓人犯愁的事情。因為潮魚雖然存量很大,但并不是一個十分好吃的品種。潮魚身體里的刺,細密而堅韌,這就使得它們在水里游泳、掠食的速度比其他魚類快很多,相應,生長的速度也就比其他魚類快很多。用于做食材的動植物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就是生長越快的東西品質越差,吃起來營養、口感也都略遜一籌。潮魚也是這樣,特別是新鮮潮魚,吃起來感覺滿口的細刺,怎么擇都擇不凈。在魚類資源特別豐富的年代,這個季節的潮魚基本沒有人買。

站在當時看今天,已是多年以后。多年以后,老錢不再為潮魚滿艙而發愁,因為富春江里的潮魚也是遠近聞名的優質野生魚,也是皇帝女兒不愁嫁。盡管如此,老錢并不想把所有的魚都賣掉。他不想這么肥美的潮魚都讓嘗鮮的人們邊吐刺邊抱怨地消費掉。

他知道潮魚有另一種美妙的吃法,只要趁新鮮,也趁這個季節陽光充足,沒有蒼蠅,把潮魚剖開,去鱗,去內臟,放適當的鹽晾曬,制成魚干。之后,任憑你去清蒸或紅燒,都是一道鮮美可口的好菜。

說來奇怪,普普通通的潮魚,一旦做成魚干,魚肉里那些細密的毛刺結結實實裹在緊致的肉里,如同化掉一般,再也不會干擾人們的咀嚼。二十多年來,老錢家的野生魚館里,貢獻率最大的一道菜就是這道清蒸潮魚干。不貴,好吃,物美價廉,成為中低端消費群最喜愛的品種。如果不問魚名,桐廬之外的客人并沒有人猜得出這魚是什么名貴品種。

富春江畔的打漁人,誰都知道江邊的小漁船里,有一艘屬于老徐。

老徐也是江上世代打漁的,不但他自己打了一輩子魚,他的兄弟姐妹和妻子的兄弟姐妹都是打漁的。用老徐自己的表述是“祖宗八代都以抓魚為生”。從祖上一代代傳下來,到了老徐的手上,不但有一整套江上打漁的技能(包括早已過時的和正在使用的),還有一籮筐有趣或傳奇的故事。

老徐最愛講的故事有兩個,一個是水獺捕魚的故事,一個是朝貢鰣魚的故事,因為年輕一點的打漁人連聽都沒有聽過,所以他講起來很帶勁,并且越講越有勁兒。其中,水獺捕魚的故事很短,但他講的次數很多。講了很多年,講到后來竟然不再講了,不知是講膩了,還是另有緣故。

“是這樣的。”老徐講故事總喜歡這樣開場。他講,他們家族里的先人深諳水獺捕魚的習性,并巧妙地利用好水獺來幫助自己捕魚。先是跟蹤野生水獺,在水獺身后巧妙取利,后來是馴養專門用于捕魚的水獺,驅趕水獺為自己大規模捕魚。

水獺和江上的漁民一樣,主要以捕魚為生,從這一點來說,水獺和打漁人還是異類同行。水獺有一個特殊的習性,在江里捉到魚后,并不立即把魚吃掉,而是要連續捕獲幾十條魚,將魚兒一條條叼到岸上,整齊地排列在一起,覺得數量足夠了,再這條魚上咬一口、那條魚上咬一塊地食用。起初,人們都以為水獺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把魚整齊擺在冰上或岸上,是在舉行一種祭祀儀式。所以古書上有“魚上冰,獺祭魚”的說法。最后,還是聰明的打漁人窺破了天機,自己不下水,而是盯住水獺,趁水獺潛入水中捕魚的時機,將其陳列的魚一一拿走,心地柔軟一點的人,也會手下留情,留下兩條魚讓水獺果腹。

那個時代,江上的鰣魚多,打漁人的收入大部分來自于捕撈鰣魚。“賣不掉的鰣魚就自己吃,誰也舍不得把那么好的魚扔掉。”老徐一邊講仿佛還在一邊吞咽口水。

說起富春江的鰣魚,堪稱魚里西施,不但體形修長、曲線流暢、銀鱗如錦、模樣俊俏,還天生麗質、鮮香味美。大約鰣魚也自知金貴,它們特別愛惜自己的鱗片,只要被網粘住,不管多細的網絲,它們都不再掙扎。如此一來,便不幸成為最容易捕捉的魚類。因其味美,自古就備受各路食客神仙的青睞。翻看文學典籍有名有姓的文人墨客詠過鰣魚的不下百十人。“鰣魚出網鮮猶活,笑擲船頭三百錢。”“秫酒發醅偏醉客,鰣魚出網不論錢。”一旦鰣魚上市,有人連價都不問,只要能吃到嘴就行,足可見其味美名貴。那時富春江上游還沒修大壩,每年都有鰣魚浩浩蕩蕩從東海逆流而上,過錢塘,過富春,入蘭江,定時、定向,步步朝南,盤桓數月,趕往江的上游。剛剛從海里進入錢塘江時,鰣魚們總是貼近江底最深處行走,直到桐廬的富春江段才上浮。那時,漁民們捕魚的網短,撈不到江底的魚兒,所以每年這條江上抓到的第一條鰣魚一定在桐廬。

“你說,這不是上天眷顧桐廬嗎?”老徐這么認為。那時江上的打漁人都這么認為,所以在鰣魚回游時段,漁民們趕緊抓住這天賜良機,日夜奔忙,打鰣魚,吃鰣魚,也邊吃邊感謝上天對這里人們的眷顧和恩寵。

鰣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放任何佐料都是對其本味的傷害,所以烹調鰣魚最佳方法就是清蒸。在富春江上能捕到鰣魚的那些年,“清蒸鰣魚”是桐廬縣城立夏前后的一道至尊名菜。據早年吃過富春鰣魚的的人講,富春鰣魚味道之美難以形容,不僅有魚的美味,亦有肉的質感,吃到嘴里柔滑細膩,肥腴醇厚,馨香撲鼻,用筷子在魚身上輕輕戳一下,就能見魚汁如泉涌出,一般魚類根本不可比擬。

隨著鰣魚的聲名遠揚,很多達官貴人、有錢的商賈從每年的三四月份開始,便不遠千里,陸陸續續慕名趕往桐廬,在富春江上開“船宴”,吃一頓鰣魚,吃罷,順便登一登嚴子陵釣臺,盡興而去,一邊趕往杭州城還在一邊由衷地感嘆鰣魚味美。如此美味,一心想巴結皇上的地方官自然想到要將鰣魚作為貢品送入皇宮。

從明代萬歷年間開始,朝廷正式將鰣魚列為貢品,《明宮史》“火集”中亦有明代宮中“吃鰣魚,為盛會,賞荷花”的記載。因鰣魚離水即死,保鮮運輸成了一個大問題。從桐廬到皇宮,小三千里的路程,僅在常溫下憑快馬運送,恐怕早臭過十回了。怎么辦?采用冰鮮的方式運輸,沿途設冰窖,以供換冰。鰣魚冰鎮后由專人“飛騎傳京”,路上不知要跑死多少馬。明代弘治年間有中書舍人何景明詩云“五月鰣魚已至燕,荔枝盧橘未應先;賜鮮徧及中瑞第,薦熟誰開寢廟筵。白日風塵馳驛騎,炎天冰雪護江船。銀鱗細骨堪憐汝,玉箸金盤敢望傳。”其中“炎天冰雪護江船”句,就是說以冰保鮮運送鰣魚的事情。至清初,運送規模更大,更夸張,沿途每二十公里設一塘,日則掛旗,夜則懸燈,備馬三千匹,馬夫數千人。因其勞民太甚,被文人張紹麟上書諫止,鰣魚進貢至清朝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徹底廢止,魚貢歷時二百八十多年。

只可惜,新安江水電站和富春江大壩的修建,斷了鰣魚回游繁殖的路。自一九八九年最后一條鰣魚在桐廬被打上來,再也沒有人看到過富春鰣魚的影子了。原來,老徐講的這兩個故事都有那么一點玄。一個是已經沒有了影子的事,一個是已經沒有了影子的魚。

后來的老徐,不但不再熱衷于講水獺捕魚的故事,就連去江里打漁也不經常了。經過長期在市場上摸爬滾打,老徐終于心開一竅,他不再讓自己做一只只顧埋頭抓魚的水獺,而是當一個收集者。當然,他當收集者,并不像人類剝削水獺那樣白白地剝奪別人的勞動成果,他是另有一個符合商業規則的謀劃。

富春江水域是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水系里地形最復雜的一段。落差大、水流急、河床崎嶇、水質良好,所以這個江段的魚類品質絕佳,一樣的魚,就要比錢塘江的價格高出一倍。不但品質好,品種也十分豐富,青、草、鯉、鳊、鱖、鱸、鳙、鰱、鲇、鲴、蒼條、馬口、石斑、汪刺、子陵魚,甚至珍貴的江鰻、河豚、刀魚等等一應俱全。四時輪轉,每個季節都有一個或幾個主打品種。雖然任何季節的任何魚都在江里生存活動,但由于分布復雜,規律難循,并不是隨便哪個季節都能抓到隨意的哪種魚。

比如說富春刀魚和江鰻,都是堪與鰣魚媲美的珍貴品種,但存量少又出沒于深水石縫之間,無法網捕,只能誘釣。每天一個釣魚人至多能釣上來三兩條,幸運的也就四五條。飯店里做出來要三千多元一斤,跟金子一樣貴重的魚,釣魚人怎么舍得吃掉?不吃,就得賣,可是量那么少,連一盤能端上桌子的菜都做不成,去賣給誰呢?再者說,這么貴的魚,一般的飯店又哪個肯收,敢做?沒辦法,就得賣給老徐,老徐有路子,他知道哪里需要,需要多少。老徐把幾個釣魚人手里的刀魚收在一起就有了量,一分類,又有了品級,可以輕松配送出去。

老徐要做的就是這件事,他不僅自己打漁,更主要的還是收魚,每天將那些打漁人捕獲到的魚,集中到一起,甄選、分類,轉手送到需要的客戶手里。老徐認識桐廬縣城的幾十家餐館,大的、小的、豪華的、普通的,只要敢打出“富春江魚”招牌的,都是他經常往來的客戶。他站在岸上,一手連著打漁人,一手連著消費者,只要誰認識了老徐,就沒有一條富春江的魚找不到買家,貴也好,賤也好,多也好,少也好,通過老徐,最后都能調配出手。通過他,也沒有任何一家餐館要做一道食客想吃的魚,卻因為沒有貨源而直接說“這道菜我們做不了”的。只是,要事先給老徐半天、一天或兩天協調對接的時間。

從二○二三年四月一日起,桐廬縣人民政府在每年四月至七月間進行全水域禁漁的基礎上,又下達了更加嚴厲的禁漁令,對縣域之內一百一十多條河岔、溪流進行了為期五年的嚴厲禁捕。在禁捕期間,水域上只允許垂釣,不允許撒網。市場對野生魚蝦巨大的需求和有限的捕獲量之間的矛盾,又要讓老徐扎扎實實忙碌幾年了。

打魚或釣魚,永遠是打漁人斷不掉的鄉愁。他們追求的往往并不單是味蕾的歡愉,更有某種精神或情感的迷戀,就像鰣魚和鱸魚等回游魚類,拼了命也要回到或趕往河流上游一樣。老徐已經是一個不缺錢的人了,但他還是忍不住在忙碌之余劃上小船或提著釣竿去與江對坐。

范仲淹在《瀟灑桐廬郡十詠》中有一首詠道:“蕭灑桐廬郡,清潭百丈馀。釣翁應有道,所得是嘉魚。”有善于考據的人考證,詩里的“嘉魚”就是肥美的富春江鰻。入秋的江鰻刺軟肉厚,從江里釣上來,趁鮮入屜,豆豉清蒸,吃一口軟滑鮮嫩,細膩如膏,能把人香出一個跟頭。

老徐也喜歡釣鰻。某次,他去釣江鰻,卻意外調到了一條大約二兩重的刀魚。這時季節已經到了十月間,不再是富春江刀魚最好吃的季節。這時的刀魚不但刺硬、味淡,而且肉質老硬,口感較差。盡管如此,賣出去也是二千元一斤的價格。面對在魚鉤上扭動掙扎的刀魚,老徐忽然感到有些心疼,沒準兒這一條活下來之后,明年會有千百條刀魚生出來。富春江里的刀魚太珍稀了呀!老徐猶豫了片刻,最后還是把那條小刀魚放生了。這是他此生唯一一次拿起來,又放下。

《春秋佐助期》有記:“吳中以鱸魚為膾,苑菜為羹,魚白如玉,菜黃若金,稱為金羹玉膾,一時珍食。”又有《吳興志》記載:松江鱸“肉細美,宜羹,又可為膾,張翰所思者”。這就引出了歷史上著名“莼鱸之思”的典故。話說張翰張季鷹正在洛陽為官,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莼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回老家吃鱸魚去嘍,拋下個鳥官愛誰當誰當吧!

幾個典故指指點點說的都是松江鱸魚。其實,如果你很較真,去一趟桐廬,嘗一嘗富春江的白鱸魚,你一定會認為富春江的鱸魚與松江之鱸相比一點都不遜色。你不信,去問唐代的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韋莊,他會告訴你“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白羽鳥飛嚴子瀨,綠蓑人釣季鷹魚。”季鷹魚就是勾引張翰張季鷹辭官回家的鱸魚。

桐廬風景美不美另當別論,桐廬的鱸魚確實是千年不倒的品牌。不但鱸魚,似乎富春江上打出來的哪種魚都不錯。因為魚好、食材好,反而讓那些在各種大賽中獲過很多獎的大廚犯了難。剛剛在“浙江省百縣千碗美食講解大賽”獲得金獎的高俊廠,要做一桌“春江魚宴”。十來種新鮮的富春江魚擺在那里,鱸魚、鱖魚、江鰻、鳊魚、大白魚、胖頭魚、子陵魚、船丁魚……他一時拿不準主意應該采取怎樣的原則處理它們。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問題,首先并不是一個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站位或定位問題。他需要做出一個選擇,是尊重食材還是尊重自己多年學習和參悟出來的烹飪技巧?如果是自己享用這些鮮魚或自己的家宴,就怎么好吃可口怎么做,除了兩種小型魚,其他的都可以清蒸,讓魚肉的江鮮本味盡情地發散出來。但這是大型宴席,要做給人家看,要有好看的形式感和儀式感,要讓食客感受到凝結在菜品里的勞動、心思甚至文化。要讓人看得出一個高級技師的手法和技術變化多端,花樣百出,而不是原始粗糙、老實巴交。因為有很多來吃飯的人并不是奔食物而來,而是奔某種形式和感覺而來。所以很多菜品,不僅僅要考慮好吃,還要好看、好聞、好講究。

到底是國家級烹飪大師,經過認真審題,片刻之后,他還是拿出來一個他認為合理的方案:因魚制宜。

子陵魚大約是富春江里最小的魚了,卻有了一個最大、最威嚴的名號。不知道為什么先人們把先賢嚴子陵的名字加給了它們,是因為它們貌不出眾卻肉味鮮美品質極佳呢,還是因為它們像個隱士一樣,不與其他魚爭食、爭地盤?對大名鼎鼎的子陵魚,清末學者俞樾曾以詞戲謔:“老饕一見笑不止,咄咄子陵竟如此。”

子陵魚平時就在亂石叢中過著自己的逍遙日子,危險來臨時,馬上躲進石縫,大魚、網子、釣魚的鉤子都拿它們沒啥好辦法。由于子陵魚的身量細小,調性柔和,粗不及竹筷,長不及小指,生前和身后都閑適低調,烹飪起來也極方便。收拾干凈,不必刮鱗,下鍋,油炸,待到色澤金黃撈出來撒一撮椒鹽,配幾片五加皮即可。骨、鱗與肉一同入口,吃起來酥脆鮮香,對人有補鈣及鎮靜作用。據說,以子陵魚佐酒,人就不會因為酒力作用而至癲狂。

宋代詞人葉夢得在《避暑錄話》中描述富春江流域的水性:“溪水峻急,多灘石,魚隨水觸石皆死。”實際的情況是江面開闊,表層平穩,暗流湍急。在這里生長的沒有觸石而死的魚都是魚里的運動健將,肌肉多,脂肪少,味道鮮。其他水域的大白魚由于生活在水域表層,多會沾染上污染氣息,可是富春江的大白魚,特別是半米以上的大個體,多在江道中間的潛流層掠食,別說富春江沒有污染,即便有輕微污染也被它們成功躲過。

白魚由于運動速度快,身體需要強勁支撐,需要超大的力量,這就決定了它們體內的刺多。如果切塊烹制,滿身的大小魚刺俱如縱橫的刀劍,準準地讓你口口如鯁在喉。烹制白魚,清蒸為必選項。一條半米多長的大白魚,重量至少五六斤重,伺候它,器皿一定要大號的或特制的。整條魚用鹽水浸泡入味提鮮,然后汽蒸,蒸至魚肉爛熟,細軟如豆腐一般,再淋明油,澆料汁。講究食“道”的人,食用白魚時,會以筷子輕輕剝離魚身之肉,保持魚骨魚刺的完好無損。事畢,既通了大江的氣息,也識了魚的骨性。

有了白魚的清蒸,其他類別的魚如胖頭、鯉魚、鳊魚、黑魚、江鰻等,只能合理避讓,選擇紅燒、切片、醋溜、清燉等烹飪方法,哪怕名氣很大的富春江白鱸魚,也得讓路改成燉法。除非再加一道刀魚。刀魚一來,不但菜品中可以多一道清蒸,而且還要更加隆重、精細。蒸時還要把魚放在米上蒸,讓魚香里多一縷稻米的清馨。

剩下了一條最著名的鱖魚,富春江的鱖魚。說是“桃花流水鱖魚肥”,實際上,新雪初降之時的鱖魚,又迎來了另一季的肥美,且這時的魚體更加收斂、瓷實。桃花開放的三月,蟄伏了一個冬天的鱖魚開始活躍,迅猛覓食,在很短時間內便補足了一冬消耗的養分。那一季的肥,是在冷暖交際的時段快速發散出來的,所以多少就有了一點虛浮之感。而秋末冬初,也是冷暖交替之際,鱖魚們紛紛沉入二十米深的江底,不再四處掠食,靜靜地將積累了一春一夏一秋的能量緩緩釋放出來,也漸漸濾凈自浮躁季節而來的浮躁之氣。這時的肥美,有收納、藏斂之靜,與節氣相和,與人體的節律相諧。

這是一條干凈肥碩的鱖魚,盡管高俊廠閱魚無數,這么漂亮的鱖魚他也是第一次見到,實在不忍心添加一堆雜七雜八的佐料把鱖魚的味道弄渾濁了。怎樣才能既保護鱖魚的原味,又表現出廚藝的高超呢?這確實是一個巨大的矛盾和難度。后來,他終于想到了一個萬全之策,決定做一道特殊的湯,將魚和湯分開,濃湯素魚,涮湯而食。喜歡湯味的人可以多涮一會兒,也可以把魚和湯一起吃;不喜歡湯味偏喜歡鱖魚本味的人,可以少燙一會兒,只需一兩分鐘,趁魚肉鮮嫩定漿撈起即食。尺度和分寸,完全由客人自己把握,一百個人可以吃出一百種味道,一個人也可以一口吃出一個滋味。

菜名就叫酵素酸湯鱖。魚很簡單,就是去刺切成薄片碼在盤中,碼放方法和器皿隨場合和客人身份而定,從瓦片到鑲金特制瓷碟均可,并不影響味道。只是那湯確實要花些功夫。湯的酸來自于天然酵素,主要由桐廬本地的黃辣椒發酵而成;鮮與香來自老鄉竹林里放養土雞的雞胸肉,去皮去骨,不帶一絲油脂;再配以桐廬人世代食用的黃豆土醬、米酒、竹筍、蘋果、胡椒、老姜、香醋等雜料,熬煮兩個小時,用紗布過濾五次,濾凈渣滓即成。這是將諸般桐廬的味道集于一爐,又不露痕跡、不動聲色。人生百味、甘苦辛酸都在其中矣!怎么品味和取舍,就看你自己的承受能力和偏好了。

夜晚來臨,桐廬在夜色中失去了清晰的輪廓,高低錯落的建筑看起來已不像建筑,更像是燈光的匯聚,像一個個色塊的堆砌,一級級,疊到了天上去。也仿佛有一個十分高大的人,在暗夜之中用光玩一個疊羅漢的游戲。霓虹的倒影映在富春江里,江水被染成紅紅綠綠的一片,如夢如幻。放眼遠望,江道的那端已然是漆黑一團,終究讓人揣測不透,城市之外的黑,究竟是一堵不透光的墻,還是一個無底的深淵。

遠處,隱約有點點燈光在黑暗中閃爍。一時估計不準我距燈光的距離是三里、五里還是二十里,也猜不出黑夜另一端的燈火是住在江邊的人家,還是打漁人懸掛在船頭的漁火。我多希望那是一盞漁火。這時,許馬爾那張輪廓分明、表情生動的臉又浮現于眼前。

他可真是一個奇怪的人,似乎沒有人知道他二十年前一米七八米的身高是如何變成現在一米八三的,也沒有人知道從他嘴里講出來的故事是發生在過去,還是發生在當下。他是一個專門記錄和講述富春江漁家故事的人,但他在講故事的時候,從來不加時態。聽起來,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眼前。

他曾經給我講過很多富春江邊的漁家故事,關于打漁的、吃魚的和漁民生活的,不過,在那一點燈火的誘導下,我不由得想起,他剛剛還在給我講述那個鸕鶿捕魚的故事。

當他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的眼前立即呈現出一幅鸕鶿夜漁的畫面:夜色漸暗,小船上點起了照明的燈火,打漁人放開架子上的鸕鶿。有魚,從船邊匆匆游過,轉身間銀色的鱗片一閃,躍入鸕鶿綠色的瞳孔,便如一道神秘的指令激勵它縱身一躍,如黑色的箭矢沖向水下的游魚。于是,鸕鶿追著魚兒,小船追著鸕鶿,打漁人一邊發出短促的吆喝聲一邊用船槳敲打著水面,用腳猛烈地踩踏著船舷,激烈的聲波與細碎的水花相交織,瞬間打破了江面的寧靜。隨著一幅生動的漁火圖漸行漸遠,隱入夜的深處,江面上只留下一顆跳動的星星。

對了,還有江上的漁歌。顧名思義,漁歌就是漁民在長期的水上生活和生產勞動過程中吟唱的歌謠。在這樣的夜晚,最適合不過的就是唱一段“鸕鶿調”。考慮到“鸕鶿調”里大部分為“喔、嗬、地、嗨、呦”等語氣詞,有調無詞,純然是人與魚之間溝通的特別“語言”,只有鸕鶿能聽得懂。

那就來一曲《鰣魚歌謠》吧!

石榴花開紅艷艷,白肚鰣魚結隊來。

溪頭灣尾嬉急水,留得仔魚萬萬千……

夜晚真是奇妙。就這樣面對有如虛無的黑暗胡思亂想時,果然就能聽到江上傳來了隱約的歌聲,曲調模糊而蒼涼,卻飄忽不定,一時無法判定方向。不知是來自江上還是來自岸上,來自過去還是來自現在。

我突然發現,我誤以為是漁火的遠處的燈光,正在向城市這邊靠攏,已經越來越近了。原來是一艘流線型白色小艇,馬力十足,燈光雪亮,邊轟鳴,邊快速前行,又猛又狠的一副樣子,像是有意要用兩道強光在朦朧的夜色里戳出兩個窟窿。很快,小艇就到了江的轉彎,忽悠一下,消失在桐君山的背后。

今夜,富春江默默無語。看來,流淌了億萬斯年的大江并不總是需要用浪濤證明自己的深遠、豐厚;相反,在平凡、庸常的日子里,她倒是常常表現出恒定的包容與和善。小艇掀起的水波漸漸平息之后,我依然能在夜晚的光影中,看到她慈祥的微笑。

此時的桐君山上,鋪滿了變色的霓虹,一會兒翠綠,一會兒淡紫,一會兒艷紅……閃閃爍爍、色彩迷離,裝點和詮釋著這個城市的現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 日本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资源在线观看|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 欧美三级日韩三级|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 www.亚洲天堂| 国产高清又黄又嫩的免费视频网站| 2020国产精品视频| 三级毛片在线播放|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国产va免费精品|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久久夜色精品| 欧美一级黄片一区2区|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精品美人久久久久久AV| 亚洲第一成网站| 国产高清不卡| 国产爽歪歪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久久精品娱乐亚洲领先| 久99久热只有精品国产15|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 日韩123欧美字幕|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 国产日韩丝袜一二三区|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日韩黄色精品| 欧美成a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91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另类视频| 99精品在线看|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黄色网站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国产欧美精品v| 凹凸精品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久久一本日韩精品中文字幕屁孩| 亚洲人妖在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黄在线免费观看|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 亚洲伊人天堂| 广东一级毛片|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日韩第一页在线| 国产亚洲第一页|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www.亚洲一区| 69综合网|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真实乱子伦视频播放| 亚洲欧美另类专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亚洲三级a|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无码|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欧美色视频在线| 成人在线第一页| 国产青青草视频| 成人日韩视频| 欧美特黄一级大黄录像|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产精品乱码不卡|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黄色在线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