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推動下,鄉村體育旅游融合了健康、養生、休閑、運動和旅游等多元化功能,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漸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首要選擇。鄉村體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路徑。基于此,通過文獻資料調查法、SWOT分析法、實地考察等方法,分析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發展的意義、面臨的挑戰,并研究提出優化路徑,即科學統籌規劃,優化配套設施;挖掘鄉村優勢體育資源,打造產業特色、積極引培專業人才,提升旅游管理水平;強化宣傳營銷;打造紅色元素和地方文化相結合的體育旅游項目;培育多元市場主體,以期為商丘市的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體育旅游;發展路徑;商丘市
中圖分類號:F323;F590.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5)04-0061-04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20字總體發展要求[1]。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快發展體育等現代鄉村服務業,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2]。鄉村體育旅游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引擎,在傳承鄉村優秀文化、改善鄉村生態宜居環境、增加鄉村就業創業崗位、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區域鄉村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國外相關研究主要圍繞鄉村體育旅游的發展與國家鄉村發展政策和區域經濟的關系,剖析體育旅游發展歷程和發展模式等研究熱點[3-4]。對國內相關研究進行歸納總結,發現目前國內鄉村體育旅游起步晚,產業發展呈上升階段,相關研究主要偏重于鄉村體育與旅游融合發展、鄉村民俗產業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鄉村體育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存在問題與優化發展路徑等方面[5]。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擬通過對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等方面的調查,系統分析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的優勢、劣勢、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期為商丘市旅游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提供理論參考。
一、鄉村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對推進鄉村振興的意義
國家體育總局聯合中央文明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2部門發布了《關于推進體育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鄉村體育產業,助力鄉村產業振興[6]。在國家政策的支持推動下,商丘市抓住發展機遇,探索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發展新模式,開發鄉村特色體育項目,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動力。鼓勵村民參與鄉村體育旅游項目開發決策,提升農民組織管理能力;發展體育休閑服務及產業化,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村農民的收入;通過發展鄉村體育旅游,拉動當地經濟發展推進民俗文化保護與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對原有鄉村民俗文化資源進行挖掘、保護、再造;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引導農民在日常生活中規范和調節生活習慣,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發展有利于盤活商丘市鄉村體育資源,推動全民體育健康發展,為實現體育強國添磚加瓦。
二、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SWOT分析
運用SWOT分析法,可以對商丘市發展鄉村體育旅游所處的現實情況進行全面、系統、準確的分析研究,從而制定適合商丘市相應的鄉村體育旅游產業的優化發展路徑。
(一)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的優勢(strength)
1.鄉村體育資源豐富
商丘市是殷商文化之源、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享有“豫東門戶”之稱。其豐富自然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系統化規模化的體育旅游資源在開發鄉村體育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表1是通過實地考察歸納的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資源類型。
2.國家政策高位推動
在國家政策紅利不斷釋放下,在經濟持續賦能的加持下,體育產業與文化、旅游、康養和金融聯動效應不斷提升,由“粗放融合”向“深度融合”轉型。
(二)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發展的劣勢(weakness)
通過實地調研、專家訪談、相關行政部門走訪發現,目前商丘鄉村體育旅游產業配套方面呈現粗放化趨勢,鄉村體育旅游基礎配套設備不健全,村民對旅游服務知識掌握不夠清晰;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缺乏建設性政策指導文件,對鄉村體育旅游發展規劃和項目布局思路不明確,旅游產品同質化嚴重。作為六朝古都,具有商丘特色的旅游路線未得到深度的挖掘,缺乏地方產品特色,鄉村體育旅游資源開發,只注形不注魂,現存鄉村體育旅游大多是網紅項目,千篇一律,缺乏自身區域的特色;原創鄉村體育賽事IP孵化周期長,需要專門的鄉村體育公司和鄉村體育管理經營人員。
(三)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的機遇(opportunity)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現代化,借鑒貴州“村BA”和“村超”頂級村級體育賽事活動,孵化商丘市本區域原生品牌體育賽事IP。通過特色的體育賽事和體旅活動,展示美麗鄉村文化特色,產業交叉融合推動,實現農村產業興旺。例如,寧陵酥梨節,深度融合農體旅一體化發展,實現了對鄉村改造、旅游、文化、衛生、健康等領域的綜合治理。通過民俗改造、健身步道和村文化長廊建設,持續推動美麗鄉村與鄉村體育旅游蓬勃發展。
(四)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的挑戰(threat)
商丘市正處于工業化、城鄉一體化快速發展過程,若沒有合理規劃或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一味追求經濟數量的增長而忽視對鄉村傳統民俗文化的保護,現有自然資源和鄉村民俗文化將會受到威脅。應在可持續綠色發展的基礎上發展鄉村體育旅游,促進經濟增長、環境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協調統一。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理念,要求體育旅游與自然、人類的生存環境融為一體。商丘市積極搶抓推動黃河、包河、運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抓好生態保護等工作,扎實推進商丘黃河故道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商丘市應積極開發區域內生態資源和殷商文化、火文化、漢梁文化與新時代“塞罕壩精神”等豐富的文化資源,著力打造商丘市綠色生態廊道、歷史文化廊道、旅游觀光廊道等。
三、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路徑
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路徑具體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一)科學統籌規劃,優化配套設施
首先,政府應優化管理模式,優化頂層設計,加強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商丘市相關部門應全面做好鄉村旅游資源普查工作,了解全域鄉村體育旅游資源,增加景點之間的關聯性及可進入性,制定鄉村體育觀光和民俗文化保護路線[5]。其次,政府應堅持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理念,加大對鄉村體育旅游資源的監督和基礎設施專項資金的投入。加強鄉村體育旅游的公共衛生間和垃圾回收站建設,在路燈、衛生間、垃圾箱等設計上增加地方民俗特色,如將商丘“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歷史典故加入路燈的設計中。最后,加強鄉村體育旅游醫療點建設和安全急救知識的普及和相關安全配套設施的建設,保障當地居民和游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二)挖掘鄉村優勢體育資源,打造產業特色
深度推進挖掘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戰略,打造產業特色。例如融入“歷史+科技”元素,挖掘六朝古都商丘古城歷史,借助現代科技元素,還原歷史建筑和文化藝術表演相結合,讓游客沉浸式了解古城文化。黃河故道天沐湖景區以生態保護為基礎,堅持體育旅游研學一體化發展,將生態保護與重走黃河故道體育研學相結合,打造體育生態旅游賽事。漢梁文化園區在郁金香盛開季節開展傳統舞龍舞獅、武術套路、投壺、蹴鞠等傳統體育項目,同時融入景區項目活動,讓游客在觀賞中深入游覽,打造體育旅游小鎮。
(三)積極引培專業人才,提升旅游管理水平
健全人才培養體系,通過多種方式與渠道辦學。首先,建立“高校+政府”人才培養體系,依托商丘市5所高等院校,在旅游管理專業的基礎上,培養懂體育旅游和了解鄉村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完善體育旅游人才培養機制[7],為殷商文化、商文化、火文化旅游項目與體育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其次,定期開展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和再教育工作,開展相關講座和座談會,促成成功工作經驗和案例的流傳和共享。最后,重視引進和培育人才,政府應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商丘市本區域內高校科研團隊和在校大學生參加鄉村體育運動指導志愿服務項目,為商丘市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獻計和提供人力。政府通過柔性引進的方式,鼓勵高層次緊缺人才進入體育旅游產業領域研究,為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資源管理提供理論支持。
(四)強化鄉村旅游產品宣傳營銷
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新媒體宣傳使鄉村體育旅游快速進入大眾視野,突出火文化、商文化的營銷和宣傳方式;著重發展精品鄉村體育賽事,打造中原鄉村民俗體育精品IP賽事,完善景區、旅游項目,提升區域整體的接待能力;舉辦鄉村籃球項目體育文化節、“商文化”系列體育賽事和以睢縣的“鞋都”體育旅游博覽會,從多重角度和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平臺,提高商丘市體育旅游產業的宣傳力量和產品的知名度。
(五)打造紅色元素與地方文化相結合的體育旅游項目
源遠流長的殷商文化和火文化的歷史與豐富多彩的鄉村旅游文化資源相結合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發掘豫東文化資源的優勢,打造紅色元素和地方特色融合發展的體育旅游產品。例如,以沿黃公路打造豫東紅色旅游路線產品,并以淮海戰役遺址為核心區域,開發商丘特有的夏肘鼓、鋦缸挑舞、二鬼摔跤等傳統體育項目,讓游客體驗地方特色體育活動的同時品嘗當地特有的柘城安平煸炒雞、睢縣張老太燒雞、夏邑糝湯等特色美食,提升旅游線路產品的附加價值。鄉村振興強調以發展地方特色為引領,促進地方文化遺產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六)培育多元市場主體,釋放區域體育產業發展新動能
優化市場主體行為,培育區域特色的體育企業[8]。首先利用數字產業、大數據、云計算等,重點打造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骨干體育企業,建立區域體育產業平臺,促進人才和資金等流動,優化資源配置。其次,建立體育產業的孵化平臺,增強商丘市體育產業和企業的精細化、特色化和專業化發展,提升競爭力。
四、結束語
鄉村體育旅游業正處于加速發展的上升時期,但在發展實踐過程中存在品牌效應不明顯、配套設施不完善、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等各種不完備的因素。商丘市應積極尋找鄉村體育旅游發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優化路徑,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體育旅游產業,提升鄉村旅游的市場競爭力,為商丘市鄉村體育旅游事業的發展創造出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4-05-23].http://www.gov.cn/zhengce/2018-09/26content_5325534.htm.
[2]"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EB/OL].(2023-02-13)[2024-05-23].https://www.gov.cn/zhengce/2023-02/13/content_5741370.htm.
[3]" "Karimi J.Designing the model of the development of adventure sports tourism:grounded theory[J].2021.
[4]" "黃佺,施云洪,周道平.高質量發展視角下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多業態融合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24(5):20-26,68.
[5]" "吳家發.鄉村振興戰略下民俗體育活動與旅游業的有機融合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4,40(4):85-87.
[6]" "新華社.國家體育總局等十二部委協力推進“體育助力鄉村振興”[EB/OL].(2023-06-25)[2024-08-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9655922018655067amp;wfr=baike.
[7]" "王慧文,黃曉靈.“體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測度及時空演化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24,47(2):61-74.
[8]" "吳自強,周元超.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鄉村體育旅游高質量發展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24,46(3):43-49.
[責任編輯" "萬"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