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產業鏈管理角度而言,輪胎行業相關企業應注重縱向產業鏈的整合,在各環節把控成本、提高效率。
在全球產業鏈重構與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企業間的競爭已逐漸演變成產業鏈之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已成為企業強化成本優勢的關鍵路徑。作為化工行業的重要分支,輪胎行業需要從整個產業鏈的視角出發,基于價值鏈理論,加強采購、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成本管控,以實現價值鏈的重構與成本優勢的重建。
A上市輪胎集團(以下簡稱“A集團”)引入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并在成本管控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作為在A股上市的輪胎領域的民營企業,A集團堅持“打造優質輪胎”的使命,致力于向全球客戶提供卓越的產品與服務。集團專注于技術創新與質量管理,構建了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成本管理模式。在采購、研發、生產、銷售等關鍵環節,形成了一套符合公司經營戰略的成本管理方法。不僅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而且也帶動了整體績效的提升。
本文以A集團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其整合產業鏈對成本控制的影響路徑及效果,剖析其在全產業鏈模式下“資源掌控—技術賦能—生態閉環”的成本控制策略及其成效,并進一步探討全產業鏈整合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旨在為相關企業提供降本增效的實踐參考。
全產業鏈視角下的成本管控之道
在采購環節,在A集團的成本結構中,原材料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原材料的波動會對后續的生產和銷售產生顯著影響。為此,企業搭建了智能化全鏈條采購平臺,系統整合資源需求,與核心供應商深度融合,和多家天然橡膠供應商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確保原材料的供應穩定和價格穩定,進而實現低成本和高質量的生產目標。
對于A集團來說,企業的成本與其供應商集中度之間存在反比關系。換句話說,隨著供應商集中度的提高,企業的總體成本相應地降低。從2020年至2023年,原材料供應商相對穩定,采購的交易風險持續減少,相關成本也逐步下降。因此,企業通過整合全產業鏈并與其上游供應商建立穩固的合作關系,提升供應商集中度,協同整合資源,有助于鞏固供應環節韌性和成本管控。
在研發環節,A集團始終將提升研發能力、構建創新生態鏈作為發展的核心戰略,2018年—2023年A集團的研發資金投入和研發強度呈上升的趨勢。2018年,行業內的平均研發資金投入僅為1.06億元,而A集團的研發投入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兩倍,并一直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23年攀升至8.38億元,這一數字遠超行業平均水平。
成果轉化方面,A集團注重關鍵技術的突破和價值鏈的升級,引入了虛擬仿真測驗技術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打造高性能的產品。
在生產環節,根據規模經濟理論,生產規模的擴大導致平均成本的下降。A集團的價值鏈重構以綠色智能為原則,以其特有的工藝特性、產品結構及生產規模,通過全產業鏈布局和資源整合,重塑產能結構,培育新質生產力,并通過并購及新設子公司的方式,將產業鏈延伸至輪胎生產的環節,提供差異化產品,從而顯著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并在生產輪胎時植入芯片,保障后續服務。
A集團在全產業鏈模式下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來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盈利水平。優化產業鏈結構后,成本占收入比重降低,說明在全產業鏈模式下進行的成本管理有成效。
在銷售環節,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A集團決心深耕市場,創新銷售模式。依托互聯網和人工智能,與業內多家著名的軟件公司進行合作,積極地進行網絡營銷。A集團注重與用戶連接,針對輪胎用戶在不同使用場景下的需求,提供優質服務,打造“服務型制造”,提高品牌形象,進而間接降低成本。
成本管理中亟待破解的難題
A集團的成本控制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隨著業務的擴展和產能的增強,高效控制各環節成本變得愈發重要。一方面,原材料價格上漲、運營成本昂貴;另一方面,研發的高投入以及市場推廣的挑戰,使得新技術與新產品在研發過程中存在各種風險,都可能會削弱A集團的技術優勢。
效能不足及長期戰略失衡也是A集團所面臨的棘手問題。企業在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下仍不可避免地存在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僅維持在70%—80%的水平。破解這些難題才能增強產業鏈韌性,平衡短期與長期的成本控制。
以縱向產業鏈整合實現降本增效
通過分析A集團全產業鏈模式下的成本管控情況,發現該公司的成本管理主要以產業鏈為核心,在不同環節進行針對性、戰略性的成本控制,實現了采購環節、生產環節、研發銷售環節的成本的有效控制與協同優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凈利潤率顯著提升,盈利能力顯著增強。然而,在其成本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憂患與挑戰,必須樹立整體意識,注重內部協調,同時關注國內和國際行業動向,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局勢下,優化自身產業鏈構建和風險控制能力建設,從而實現短期應急和長期戰略的平衡。企業應結合自身競爭優勢,在價值重構過程中實現成本可見與可控,形成協同效應,實現資源最優配置和降本增效。
從產業鏈管理角度而言,以A集團為代表的相關企業,應注重縱向產業鏈的整合,在各環節把控成本、提高效率。
在采購環節,應主動與核心原材料供應商構建堅實的戰略伙伴關系,以保障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并努力爭取更優惠的價格及條件,從而降低采購成本。同時,公司可以考慮采用先進的物流管理系統,通過實時數據分析和預測模型來優化庫存水平,減少庫存積壓,進而優化采購原材料帶來的成本管理問題。
在研發生產環節,企業應引進尖端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優化生產流程,提升自動化水平,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這樣可以增強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通過實施精益生產理念,實現研發生產過程的高效性、優質性和低成本的協同效應。
在銷售環節,企業要深入洞察客戶需求,優化銷售渠道,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從而降低銷售成本。可借助數字化工具精準分析客戶需求,運用DTC(直面消費者)模式縮短鏈路,同時搭建智能化倉儲系統降低物流損耗,通過社群營銷與會員體系提升復購率,最終實現降本增效的良性循環。
在其他環節,也應注重加強信息化建設與內部監督,注重創新管理與精細化管理相結合,要狠抓精細化成本管理工作,對企業成本進行詳細分類,確保成本核算精確到最小單元,并結合實際發展狀況引入目標成本法、預算法、供應鏈成本管理法等,對企業成本進行深入分析,找出成本控制關鍵點,消除不必要環節和浪費。
(作者學校系青島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