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過很多電影院的座椅都是紅色的?這個顏色并不是隨意挑選的,是為了減少干擾,提升我們的觀影體驗。

有一種說法認為,電影院的座椅之所以是紅色的,是沿用了古時候劇院座椅的顏色。而早期的劇院座主要是給皇家貴族使用的,皇家貴族喜歡用華麗的紅色,所以后來電影院的座椅顏色就沿用了這個傳統。
但這難免會讓人產生疑問:電影院早就不是面向皇家貴族的了,為什么電影院的座椅沒有出現五顏六色的呢?
想搞清楚這一點,我們先從人類眼睛里的視覺細胞說起。人類眼睛里有兩種負責感光的細胞: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視錐細胞又分為三種類型,分別對藍紫光、綠光和紅黃光最為敏感,它們相互配合組成了我們的彩色視覺。但是視錐細胞需要在光線比較充足的情況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所以它們主要負責的是明視力。
視桿細胞只有一種類型,它們跟彩色視覺關系不大,但因為視桿細胞對光線更加敏感,因此它們主要負責的是暗視力—能在夜間以及光線非?;璋档牡胤剑瑤椭覀兛辞鍠|西。
1825年,捷克解剖學家浦肯野發表了一篇文章,記錄了自己對明、暗視力的觀察。他發現,在黎明太陽升起之前光線非常暗,人們看到的東西主要是黑白的,紅色在光線不足的時候尤其暗淡。而隨著太陽慢慢升起,亮度越來越高,人們會最先分辨出藍色,然后是綠色,最后才是紅色。
根據這個現象,浦肯野做出了推測:隨著光線越來越弱,人眼對紅色的敏感度會下降得更快。也就是說,在暗光下,人眼對紅色最不敏感。這個現象后來也被稱作“浦肯野效應”。

電影院在播放電影的時候,會熄滅絕大部分燈光。在這種情況下,熒幕就是最亮的光源,上面的光線亮度是足夠讓視錐細胞發揮作用的,我們才能夠看清各種各樣的色彩。
如果座椅的椅背是紅色的,視桿細胞對紅色光線并不敏感,所以這樣的座椅不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不會影響觀影體驗。而如果座椅椅背是綠色,視桿細胞對這個波段下的光線非常敏感,我們的視線里就可能總是會出現椅背的輪廓,從而影響觀影體驗。
所以,絕大部分的電影院里采用的都是紅色或者暗紅色的座椅,即便有其他顏色,也很少會是亮黃色亮綠色之類的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