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為期一周的甘肅研學之旅中,我們參觀了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了解了鐵人的一生;走進老一井,看到了中國第一口油井;探訪693人防工程,仿佛走進了戰爭時代;去了雄偉的嘉峪關城,聽到了讓人感動的故事。除此之外,我們還親眼見證了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升空的偉大時刻。在這其中,讓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天下第一雄關——嘉峪關。
走進景區,迎面就是馮勝將軍的雕像,聽老師說嘉峪關城就是他主持修建的。里面的“甕城”四四方方的,城墻上有許多弓箭手,只要敵人進入時把門關上,就可以把敵人圍在里面,一舉殲滅。
爬上城墻可以看到四個角上的樓,上面有美麗的花紋,老師說那就是角樓,在故宮的城墻上也有。繼續向前走,我們發現有一側的炮洞是封上的,老師說那個是放蠟燭的,但為什么只有這一側放蠟燭呢?原來是因為那側是城外,要防敵人,所以要點蠟燭,這樣我們的行動就不會讓敵人看見了。
老師還給我們講了“擊石燕鳴”的故事,相傳在嘉峪關關城住著一對非常恩愛的燕子,每日形影不離。一天,燕子雙雙出去覓食,傍晚城門快要關閉時,雌燕先飛入城中,后到的雄燕卻被關閉的城門撞死了。雌燕看到撞死的雄燕,非常悲痛,終日悲鳴不止死去,從此這里就發出“啾啾”的燕鳴之聲。于是,人們在出關時都會來這里敲擊墻壁,要是能聽到“啾啾”的燕鳴聲,則表示此次出行能平安回來;將軍在出征打仗時,他的家人也會擊墻問卦,祈禱將軍能平安歸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