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明確提出,義務教育英語課程體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具有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特征。英語教學應遵循“聚焦核心素養、加強課程綜合”的基本原則。跨學科融合教學融合了多學科知識點,找尋其關聯之處,用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及創新能力,符合現代教育改革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要求。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跨學科融合教學以英語知識為主導,引人多學科素材,豐富了英語課堂內容,使學生能將英語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同時增強了學習的實用性和關聯性,建立了更全面、更系統的知識體系,有助于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一、與語文學科的融合教學
小學英語和語文均屬于語言類學科,而語言類學科本質上都是關于語言、文化和思維的學習與應用。因此,小學英語和語文的跨學科教學是相互補充、彼此借鑒的,能使學生更為全面地理解語言的多樣性和文化背景的豐富性,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的提升。
以Cartoon time教學為例,小老鼠Bob-by看到害蟲在葡萄藤上爬,也想嘗一嘗這甜美的葡萄是什么滋味,梳理該對話,要學習的單詞為“garden.grow,grape,sweet,pest”,那么,我們可以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理解這些詞匯的含義。教師可以引入與葡萄相關的古詩,如唐彥謙的《葡萄》——“金谷風露涼,綠珠醉初醒。珠帳夜不收,月明墮清影”。然后,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閱讀,并嘗試描繪詩文中的畫面。由此,學生可以理解“grape”這一單詞,想象葡萄一串串在藤架上形成“珠帳”的景象,從而記憶葡萄是可數名詞,其復數形式為“grapes”。同時,聯想到葡萄在秋天清涼的夜晚呈現的美麗景象,來進行“garden”“grow”的記憶。
之后,引入第二首古詩——鄭允端的《葡萄》:“滿筐圓實驪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使文園知此味,露華應不乞金盤。”“甘香”“冰寒”生動地描繪了葡萄的圓潤光滑及入口時的甘甜和清涼,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葡萄的甜美,從而記住“sweet”這個單詞。那么,我們再回到本篇對話,小老鼠種植的葡萄要被害蟲吃了,他一定非常生氣,想要“拍死它們”,這可以用來聯想記憶“pest”,而圖片中葡萄藤上有兩只害蟲,那么該詞語的復數形式為“pests”。
二、與科學學科的融合教學
新課標提出,教師要以語篇研讀為邏輯起點進行有效教學設計,充分認知語篇在傳遞文化涵義、促進思維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強調小學科學課程的目標是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科學知識、科學觀念、思維方法和科學方法,培養初步的科學思維和探究能力,以及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和社會責任感。因此,小學英語和科學的跨學科教學應綜合考慮教學目標、內容、設計方案、活動效果,結合英語語篇,創設適宜教學情境,促進學生基于自身經驗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從而實現深度學習。
以Helping our parents“Story time”為例,在教學“clean”“wash”詞匯及其固定短語搭配時,教師可以提問:“大家在吃完飯之后,會主動幫爸爸媽媽收拾餐桌嗎?你們收拾餐桌的時候會用到清潔劑嗎?”由此,結合本節課語篇創設“幫父母做家務”情境,并帶領學生探索清潔劑的原理,設計簡單的科學實驗,讓學生學習分析清潔劑如何去除污漬的原理。
實驗開始前,教師為學生準備實驗材料:植物油、水、清潔劑(洗潔精)、食用色素、兩個透明玻璃杯、攪拌棒。接下來,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對比實驗,即向一個透明玻璃杯中加入等量的水和植物油,可以加入幾滴食用色素以便更清晰地觀察油水分層,讓學生描述油水分離的現象。之后,在另一個相同的杯子中重復第一步,接著加入幾滴清潔劑,用攪拌棒攪拌,觀察油水是否開始混合,讓學生討論為何加入清潔劑后,原本分離的油水開始混合。
實驗結束后,再回歸到本節課的學習,教師讓學生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家務會用到清潔劑?學生聯想到擦拭汽車、清潔碗筷、清洗衣服等,隨之記憶“clean”的固定短語搭配“clean the car”“clean the table”:“wash”相關的短語搭配“wash clothes”“wash the dishes”,并了解短語適用的場景。
三、與美術學科的融合教學
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小學英語與美術學科的融合教學,可以同時激發學生的語言智能和空間智能,使學生在愉快的創作過程中自然習得語言。
以Helping our parents“Grammar time”為例,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角色扮演活動,以“森林派對”為主題,讓學生自行制作動物頭套。學生準備白紙、彩筆、剪刀,繪制自己喜歡的動物,然后按照自己的臉型、頭圍,裁剪成適宜的形狀,制成動物頭套。之后,由教師隨機提問:“What is the rabbit doing?”那么戴著兔子頭套的同學則回答:“The rabbit is preparing delicious carrots for the forest party.”接著,教師再提問戴著斑馬頭套的同學:“Zebra,what are you do-ing?”學生回答:“I am taking a bath by the river to be clean for the forest party.”
為了能讓每位同學都能進行英語練習,可以讓同桌配合完成家庭場景的漫畫繪制,設想一家人一起做晚飯、出游或是做家務的情境,詳細畫出場景中每位家庭成員的分工。之后,同桌交換漫畫,使用現在進行時的句型,對漫畫中人物正在做的事情進行提問。比如A觀看了B的漫畫后,可以提問:“What is the man doing?”B回到:“Because there are guests coming to-morrow, he is preparing to clean the room and is currently cleaning the door.”之后,B再以A漫畫中的人物進行提問,如:“What is thegirl doing?”B則回答:“She is preparing a sumptuous and delicious dinner for her fami-ly.”
總之,跨學科融合教學是落實立德樹人、以生為本等教學理念的重要途徑,符合現代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要求。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科學合理運用跨學科教學法,打造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使學生從多學科視角,完成知識的思考、分析、探究,不斷提升核心素養,實現全面發展。
(責編 林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