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新鮮人為市場注入新意,也追求自身全面發展,憑借“十八般武藝”為人們提供更加專業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服務,引領新的消費觀念和新的消費習慣,催生出更大的消費市場。
直播招聘師、生活服務體驗員、民宿管家、整理收納師、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碳排放管理員、秸稈經紀人、數字化管理師……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產業變遷,諸多新行業、新賽道紛紛涌現,催生出許多新職業。自2019年以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先后發布了多批新職業目錄。這些新職業不僅重塑了就業市場版圖,更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與創新動能。
如今,人們把這些新職業從業者稱為“職業新鮮人”。職業新鮮人的“新”,最直觀的表現是,扎根在不斷變化的消費市場,在日益多樣化的消費需求中挖掘新機遇,尋找就業創業機會。他們為市場注入新意,也追求自身全面發展,憑借“十八般武藝”為人們提供更加專業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服務,引領新的消費觀念和新的消費習慣,催生出更大的消費市場。
邊玩邊賺錢
隨著我國新消費業態快速發展,新職業正在抽出新的枝芽。不少職業新鮮人應運而生,把興趣做成職業、將特長做成生意,用心去體驗生活,觀察世界,從中找到可以賺錢的機會。
95年出生的馬丁靠自己的努力買了車和房。她的工作就是專門去“吃喝玩樂”,并通過短視頻賬號為消費者“種草”,俗稱“探店達人”,正式名字是“生活服務體驗員”。2024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布了新一批28個新工種,這一新工種被納入“互聯網營銷師”名下。
2021年,敏銳察覺到市場風向,馬丁將自己的賬號定位調整為種草吃喝玩樂,甚至囊括住和行,即主做生活服務類賬號:“我希望大家想吃啥玩啥,我都能給到不錯的推薦。”如今,她的粉絲已超過30萬,前來談合作的品牌也隨之增多。
“人應該待在沒有天花板的地方。”剛剛春暖花開,各大社交平臺就被這個話題刷屏,網友們想和大自然親近的熱情溢出屏幕,一邊忙著下單購買露營裝備,一邊催著“休閑露營地管家”上班。26歲的年年非常忙碌,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之外,她還有一份更“酷”的職業——農場主理人。年年介紹,近兩年露營市場的火熱帶動農場業績逐年升高,尤其2025年開春以來,來咨詢營業情況的客人更多了。欣喜之余,她也開始思考如何抓住風口,以精細化運營來滿足不同類型顧客的消費需求。
“從前客人在戶外有個帳篷坐就行,現在講究‘精致露營’。為此,我們升級了全套炊具及燈具,還提供篝火晚會、煙花表演等定制化服務。我們也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兔子投喂、撈魚、扭蛋等趣味活動。”年年說。
整理收納行業深耕多年的林琳回憶起當初入行的緣由仍然感慨萬千。“2014年,我在親戚家偶然體驗了一次整理收納服務,感到太神奇了。”林琳了解到國內整理收納行業有較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便辭職當起了整理收納師。如今,她已為超3萬個家庭提供了整理收納服務。
在安徽省安慶市倒扒獅歷史文化街區內一家文創店里,安慶譙樓冰箱貼、振風塔鑰匙鏈、黃梅戲特種郵票等含有安慶元素的文創產品令人眼前一亮。這些產品都出自00后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黃申和她的設計師團隊之手。“我是在大二那年創立品牌的,當時整條街只有我們一家文創店鋪。”談起近兩年的文創市場,黃申用“爆發”兩個字形容:“2024年,我們店鋪的總銷售額突破百萬元。”為了滿足游客對文創產品愈加旺盛的消費需求,店鋪幾乎每個月都會上新兩三款文創產品。
…………
消費需求是催生新職業的最大動力。這些年,消費市場不斷演進,呈現出理性化、品質化、數字化的發展趨勢,為新職業的茁壯成長營造了良好環境。如今,越來越多的小眾興趣正在逐漸轉化為職業領域,為年輕人提供了展現自我價值的新舞臺。
每個人的成長背景、性格特點和價值觀不同,導致了各自的興趣愛好千差萬別。這些獨特的興趣愛好不僅影響著個體的日常行為選擇,更在職業選擇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個體對某一領域或行業產生濃厚興趣時,往往會主動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和探索,這種內在動力使得個體在該領域更容易取得成就。
21歲的董皓雪是一名大三學生,也是一名陪拍師。她成為陪拍師來自一次嘗試。“我本身就很喜歡拍照,也購買了很多設備,會把自己拍攝的照片發在社交平臺上,很多人喜歡我的拍照風格。有一次去上海的游樂園游玩,我約了一位陪拍師,體驗感很好,于是我也想嘗試一下這個工作。”董皓雪說,2024年,她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接陪拍的帖子。在不斷拍攝的過程中,董皓雪的攝影技術愈發成熟,平時沒課的時候以及周末和假期都會陪拍,收到客戶的好評也越來越多。
董皓雪說,成為陪拍師是打開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做陪拍師,我能夠認識到更多美好的人,幫助他們拍出美麗的照片,讓我很有成就感。同時,我也能夠發現這座城市的美麗之處,并用鏡頭記錄下來,我覺得很有意義。”
20歲的王姝蓓是一名兼職的寵托師。2024年8月,她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寵物上門喂養的帖子。她非常喜歡寵物,也是一名寵物“家長”,養寵經驗豐富。“我平時還會喂養流浪貓狗,當時看到上門喂養的相關工作,我很感興趣,就想試一試。”
自帖子發布后,王姝蓓就陸陸續續接到上門喂養的單子,大多是提供喂食、遛狗、清理衛生等基礎服務。“做這項工作最重要的是細心,我接單后,會和寵物主人仔細溝通寵物的情況,包括寵物習性、遛狗路線、寵物喜好等,必要的時候我還會提前免費上門一次,與寵物彼此熟悉,做好上門喂養的準備工作。”王姝蓓說,在上門喂養時,她會隨時做好工作記錄,與寵物主人做好溝通交流,這樣能夠讓主人放心,自己也安心。
能把自己喜歡的事變為職業本身就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在探討未來職業選擇時,個人興趣愛好對職業發展的影響力不容忽視。個人興趣愛好往往是職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決定著個體在職場上的熱情、創造力和長期動力。相較來說,新職業的工作更靈活、更包容、更開放,越來越多90后、00后加入其中,邊玩邊賺錢,邊賺錢邊享受快樂。轉行做AI訓練師的向南,如今很滿意這份“能賺錢、不加班、時間靈活”的工作……
在新就業形態下,勞動者自主選擇性增強,更加傾向于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關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追求個人價值。對職業新鮮人來說,職業更像是興趣的載體和“情緒共振”的社交貨幣。
把興趣變成職業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在熱愛中找到職業方向,那工作就不再是工作,而是生活。
玩出來的大市場
新需求催生新職業,新職業也在反哺市場需求。消費領域涌現的一些新職業,能幫助消費者提升生活體驗和品質,從而進一步激發消費意愿和消費需求。
吃喝玩樂,作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蘊藏著巨大的商業潛力。從街頭巷尾的小吃攤,到繁華都市的連鎖餐廳;從休閑娛樂的KTV,到旅游度假的度假酒店,都蘊含著的巨大消費市場。數字經濟的蓬勃浪潮推動了信息傳播新形式的興起,親身體驗式的探店短視頻,以及詳盡的測評筆記,日益受到網友歡迎,探店達人行業也逐步形成,達人們多以廣告植入以及帶貨提傭的方式變現。
抖音電商發布的《2024抖音電商達人成長報告》顯示,過去1年,抖音電商帶貨達人總銷售額同比增長43%,總直播時長同比增長40%;新增帶貨達人528萬人,同比增長74%。2024年上半年,每天平均有56萬中小達人在平臺帶貨,訂單量同比增長65%,增速高于頭部和腰部帶貨達人。
類似馬丁這樣的探店達人經歷了蓬勃生長后,如今更趨專業、規范。他們通過親身體驗和創意分享,將傳統線下門店轉化為可觸達廣泛受眾的數字內容,使得可觸達的消費群體邊界從過去的方圓幾公里提升到全網全域,促進了獲客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提升了要素配置能力。
再比如,文創思維不僅體現在狹義上的“文創產業”中,還滲透進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領域和新興產業領域中,被視為產業迭代升級、附加值躍升的潛在動能。從鳳冠冰箱貼到天宮藻井冰箱貼,還有“小粉爐”甜品、“馬踏飛燕”玩偶、青銅器紋飾背包、千古名畫服飾,以及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在全球掀起“西游熱”,聯名周邊供不應求……既實用又有人文價值的文創產品接連“出圈”。這些吸睛又“吸金”的物品是對中華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創新傳承,其背后離不開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的精心構思。
消費市場快速迭代,消費需求越發多樣,不斷拓寬新職業的邊界,創造了就業乘數效應。一個家庭整理收納師的工作,激活家居設計、智能儲物等產業;一個無人機駕駛員的出現,帶動飛手培訓、設備維護等多個衍生崗位……
新職業的種子發芽生長,離不開消費市場這片沃土。當消費旺季來臨時,產能需求的增加和產品更新迭代,必然吸納更多的勞動者參與。而隨著新職業帶來更多更有創意的消費體驗,也促使消費有了新熱點、新渠道。
事實上,新職業同樣也帶來產業變革新機遇。新職業的出現常常伴隨著生產方式的調整、商業模式的改變、創新技術的運用等,為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撐,為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新機遇。
例如在引入網絡主播后,傳統農業打開新天地,農產品銷售步入5G時代,新職業將本地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通過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的操作,房子可以在電腦里先“蓋”一遍,房屋建造進入智能制造時代……
新職業不斷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個性需求,促進各行各業蓬勃發展。其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為個體與社會創造共贏價值,成為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新消費催生新職業,新職業見證新活力。職業新鮮人的繁榮,成為中國消費結構轉型升級的生動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