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與可能性,與此同時,它也引發了對工作穩定性、技能過時和人際疏離的擔憂。在這個充滿矛盾的現實中,年輕人希望構建怎樣的理想職場生態?
在麥當勞中國開啟2025全國招聘周之際,第一財經聯合麥當勞發起調查,共收集4312份有效問卷,其中即將畢業(包括中高職、大專、大學等)的受訪者占比最高,達54.8%,工作3到5年和工作5年以上的群體均占12%,工作1到3年的占9.7%。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結合麥當勞內部的人員幸福感指數調研,本報告提煉出五大核心觀點,揭示AI時代年輕人對職場的真實訴求。麥當勞憑借在青年就業與數字化實踐的豐富經驗,以及對代際職業需求的長期洞察,為本報告提供了寶貴實踐案例。
人工智能深刻改變就業生態,理解青年職業期待至關重要。期待更多企業共同構建包容、可持續的未來職場。


如今,年輕人并非只追求高薪和新鮮感,在選擇工作時,工作穩定性(48.6%)的重要性已經超過了高薪和福利(45.6%),成為年輕人最看重的因素。除了有競爭力的薪資和物質保障,年輕人最期待的是可量化的職業成長(46.7%),其次是自我價值實現的成就感(38.2%)。在AI加劇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穩定不僅是經濟保障,更是心理安全感;而可量化的晉升路徑與技能認證,成為實現自我價值的關鍵。
A I時代,企業如何在保障基本穩定性的同時,為員工提供清晰可見的成長路徑,將成為吸引和留住優秀年輕人才的關鍵因素。以麥當勞中國為例,作為一家擁有超7000家餐廳與20多萬員工的大型企業,它能夠長期吸引年輕人才的原因之一,正是為年輕人提供了兼具穩定與成長的平臺。除了辦公室職能崗位,麥當勞提供餐廳經理、餐廳值班主管,以及社區品牌合伙人、美味大廚、共享清潔員工、共享維保員工等多種新崗位,滿足不同員工的興趣和職業發展需求。多元化的崗位設計配合“有保障、有福利、有成長”全面薪酬福利體系,讓不同背景、不同年齡的員工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
與此同時,企業如何設計激勵機制也直接影響員工的成長感受。例如,麥當勞的全明星大賽已有2 8 年歷史,為員工提供展示個人職業技能和才華的舞臺,也是挖掘并儲備餐廳人才的主要平臺之一,過去兩屆全明星大賽的全國冠軍中有84人已獲得晉升,這恰恰是年輕人渴望的可量化的成長路 徑。
技術的發展無疑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但良好的團隊氛圍和人際關系仍然是影響年輕人擇業決策的關鍵因素,接近8成的受訪者認為友好愉快的團隊氛圍和志同道合的伙伴“重要”(3 4. 9 %)或“非常重要”(41. 1%)。其中,開放包容(66.7%)的團隊氛圍是年輕人最看重的特質,其次是同事間互助友好(65. 8%)、上級與員工平等溝通(53. 5%)。在這種氛圍中,不同背景和思維的員工能夠自由交流,激發創新火花,形成強大的團隊協作力。
這一發現與企業內部的調研數據也高度吻合。麥當勞內部的人員幸福感指數調研發現,有近9成的麥當勞餐廳員工認同麥當勞有良好的工作氛圍,并表示這是他們選擇在麥當勞工作的主要原因。正是認識到團隊氛圍的重要性,麥當勞推行“尊重、誠信、成長”文化DNA,致力于營造開心友好的團隊氛圍。麥當勞的人員品牌標準(PBS)要求提供安全、尊重、包容的工作場所,預防工作場所暴力,并傾聽員工的心聲。此外,公司定期組織戶外拓展、員工生日會、總經理年會等各類團建活動,增強團隊凝聚力。去年,麥當勞中國舉辦了史上最大規模餐廳總經理年會,全國超6 0 0 0名麥當勞餐廳總經理齊聚澳門分享工作心得,獲得表彰,暢游澳門,讓員工感受到歸屬感。
AI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在重塑職場生態,但對于AI取代部分工作內容,更多年輕人持樂觀態度,44.6%的年輕人認為這將釋放他們去從事更具創造性和有意義的工作。最讓年輕人感受到職業危機的情況是“企業缺乏針對性培訓或轉型支持,導致員工技能跟不上AI技術的更新”(22.4%),擔憂技能脫節。




面對這一趨勢,前瞻性企業已開始通過技術賦能,重新定義員工價值。比如麥當勞通過RGM BOSS系統幫助簡化員工排班、貨物盤點、場地維修保養等事務性工作。據統計,該系統每天可為餐廳總經理節省兩小時的行政管理時間。利用被“解放”的時間,餐廳總經理和員工可以走向顧客、走出餐廳、走進社區,以服務和溝通創造更多價值。比如餐廳總經理能更多了解餐廳周邊的商圈和顧客、探索周邊學校和小區的需求,社區品牌合伙人、聯手美味大廚舉辦小朋友生日會、美味品鑒會等,以此深化與顧客的情感聯結,這也是服務業難以被AI取代的人情溫度。
在AI時代,知識和技能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讓高達62.3%的年輕人將“技能培訓”列為最需要公司提供的職業發展支持,在培訓類型的選擇上,他們會優先選擇的前兩個培訓類型分別是AI/數字化(63.1%)和行業認證(57.5%)。
針對這一需求,系統化的培訓體系正成為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麥當勞高度重視員工的技能培訓與發展,為員工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培訓項目。以漢堡大學為核心,麥當勞通過“麥麥e學”在線平臺和線下課程支持員工在崗學習,每年累計投入超230萬小時培訓,為員工提供了不斷提升自我的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為滿足年輕人的成長需求,企業與教育機構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化。麥當勞攜手全國556所高校深化推進校企合作,并通過教育部“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與13 3所高校簽署191個合作項目,預計惠及超過4000名高等院校學生。此外還有一系列有針對性的人才培養項目,如菁英管培計劃提供18個月快速晉升通道,以及與人社部合作為從餐廳員工到餐廳總經理提供“連鎖經營管理師”專業認證,都很好地回應了年輕人對技能提升和職業發展的訴求。

比起簡單追求高固定薪資,42.3%的年輕人更希望公司采用“中等固定薪資+績效獎金”的薪酬結構。新生代員工渴望更多樣化的收入來源,支持“多勞多得”的公平分配原則,愿意通過自身努力獲得更多回報。在福利選擇上,最具吸引力的是“帶薪年假”(51. 2%)。對于平衡工作和生活,62. 9%的年輕人認為“彈性工作時間”最有幫助。這反映了新一代職場人對時間自主權的強烈訴求。
這種對工作生活平衡的追求,正在促使企業重新思考工作方式和薪酬體系設計。麥當勞通過有保障、有福利、有發展的“三有”全面薪酬福利體系很好地回應了這些需求。除了上述讓員工“有發展”的各類技能培訓體系,在“有保障”的薪酬體系方面,麥當勞為餐廳不同崗位定制了不同的薪酬體系,提供月薪、計時、計件等多元化計薪方式,并疊加工時補貼、崗位津貼、帶店津貼等多重激勵,充分體現了“多勞多得”的激勵原則。在“有福利”層面,麥當勞不僅確保員工享受法定假日,還提供額外福利年假,服務滿10年的員工可獲得8周全薪長假。
此外,越來越多企業開始重視工作方式的靈活性。麥當勞實施了彈性排班制度,并開放兼職崗位,包括餐廳員工、共享清潔員工、共享維保員工等,讓不少學生、寶媽等有特殊時間需求的群體能夠在工作和個人生活之間取得平衡。這種靈活的工作方式,不僅滿足了員工的個性化需求,也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元的人才儲備。


A I時代,年輕人期待的理想職場需平衡穩定與成長、效率與溫度、人機協作與技能賦能。這些期待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麥當勞通過穩健發展、技術創新與人文關懷,成為契合青年期待的標桿案例。
展望未來,企業應當認識到,在AI時代,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的關鍵不僅是薪資水平,更在于能否提供符合年輕人期待的全方位職場體驗。未來的職場只有將技術進步與人文關懷相結合,方能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可持續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