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十九年(1421),鄭和第六次下西洋,他的船隊經過了阿拉伯海與亞丁灣交界處的一座島嶼索科特拉島——明代將這里稱為須多大嶼,也音譯為速古答剌。在隨行醫官馬歡的作品《瀛涯勝覽》中,記載了在今阿拉伯半島東南岸阿曼的佐法兒一帶的祖法兒國的居民,稱他們“皆將其乳香、血竭、蘆薈、沒藥、安息香、蘇合油、木鱉子之類來換易其纻絲、磁器等物”。

血竭,一種顏色殷紅如血的樹脂,在中醫體系中是一種珍貴藥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等功效。據本草學家謝宗萬先生考證,我國歷史上血竭來源復雜,包括百合科龍血樹屬、棕櫚科黃藤屬、豆科紫檀屬和大戟科巴豆屬的多種植物,但最先進口作為中藥血竭使用的應該是龍血樹屬植物分泌的樹脂,如索科特拉血竭。


在西方,從索科特拉龍血樹提取的血竭一樣被賦予神秘色彩。在《色彩理想國》一書中,澳大利亞顏料制作師大衛·科爾斯說,從索科特拉島的龍血樹提取的石榴紅色的樹脂——龍血竭,一直被用作著色劑和藥物,也用于煉金術。在醫學上,龍血竭可以治療腹瀉、皮膚病和高熱。
除了專業的研究人員外,索科特拉龍血樹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并不高。不過有趣的是,這幾年,這種樹“出圈”了。
對于很多游戲迷來說,《塞爾達傳說》是動作冒險類游戲的天花板,2018年發布的《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更是被許多媒體評為最偉大的游戲之一,玩家操縱主人公林克在“海拉魯王國”冒險的時候,總會被這片土地美麗壯觀的景色所吸引,其中有一種樹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它所有的樹枝都是向上的,樹葉全部集中在樹的頂端,整棵樹就像一個巨大的蘑菇。當玩家認為這種樹不過是虛擬世界想象的產物時,卻發現世界上竟然真的有這樣的一種樹,那就是索科特拉龍血樹。就這樣,索科特拉島的龍血樹名聲大噪,很多人也因此知道了這座被稱為“世界上最像外星球的島嶼”。


索科特拉龍血樹(Dracaena cinnabari)是島上的特有植物,奇特的外形也讓它成為這座島嶼的標志。索科特拉龍血樹高大挺拔,通常可達10米左右,樹干粗壯堅實,灰白色的樹皮質地光滑,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樹皮會呈現灰褐色,逐漸變得干枯并開始脫落。不過這絲毫不影響龍血樹的生命力,島上的龍血樹年齡大多都在百歲以上,有些甚至已經在這片土地上矗立了千年之久。龍血樹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其獨特的傘狀樹冠,利劍一樣的樹葉生長在樹枝的頂端,密密麻麻地擠在一起,從遠處看去,就像一把把綠色的巨傘散布在荒漠之中。
龍血樹的外形可不是“隨便長長”,它就像大自然精密設計的機器,每一個特征都是為適應島上的環境“量身定制”的。索特克拉島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在這樣嚴酷的條件下,龍血樹能夠茁壯生長,全靠一身精良的“裝備”。堅硬的樹皮宛如一身鎧甲緊緊包裹樹干,有效地抵御風沙的侵蝕和動物的啃咬,在顯微鏡下,可以看見樹皮的細胞排列十分緊密,研究表明,龍血樹樹皮水分流失的速度比普通樹木要低接近一半,這使得龍血樹能夠在干旱的環境中更好地保存體內的水分。樹干組織是龍血樹維持生命活動的核心部位,在樹干中心,大量的導管和木纖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高速公路網”,能夠將根部吸收的水和養分快速地運輸到樹的每一個部分。標志性的樹冠宛如一把巨大的遮陽傘,不僅在下雨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地收集雨水,還為樹下的區域提供了充足的樹蔭,不僅能夠降低地面水分的蒸發速度,還能為樹下的種子提供天然的屏障。利劍一樣的樹葉可以減少水分的流失,與仙人掌的刺有異曲同工之妙,堅韌的葉片上還覆蓋著一層薄薄的蠟質,進一步減少水分蒸發的同時,還能有效地反射陽光,降低葉子的溫度。
在索科特拉島獨特的生態系統中,龍血樹是維持島嶼生態平衡的重要支柱。在索科特拉島,降雨雖少,但一旦來臨,往往伴隨著狂風,容易引發水土流失。龍血樹發達的根系深入地下,如同堅固的錨,形成了一個龐大而穩固的網絡,能夠在風雨的沖擊下牢牢地固定土壤。這不僅保護了島上的土地資源,還為其他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索科特拉龍血樹不僅外形像是一把巨傘,它更像是一把生命之傘,庇護著島上的各種生物,并且與它們形成了錯綜復雜的共生關系。龍血樹獨特的傘狀樹冠,為眾多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棲息地和豐富的食物來源。在炎熱的夏日,樹冠下形成的陰涼空間,是許多動物躲避烈日的庇護所。鳥類在樹枝間筑巢繁衍,蜥蜴、昆蟲等小動物也常常在樹干和枝葉間穿梭,這里也是它們躲避天敵的場所,龍血樹的葉子、花朵和果實,也是許多生物的重要食物來源。

龍血樹與沙漠玫瑰(Adenium obesum)的共生關系最為奇妙。沙漠玫瑰光滑粗壯的莖干就像一個花瓶,不過這個“花瓶”有點大,通常可以長到2—3米高。龍血樹高大的身軀為沙漠玫瑰遮擋了部分強烈的陽光,而沙漠玫瑰發達的根系能夠深入土壤,吸收深層的水分和養分,當水分和養分充足時,會通過土壤傳遞給周圍的龍血樹。在這片干旱的土地上,龍血樹和沙漠玫瑰共同演繹著生命的奇跡,成為索科特拉島生態系統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索科特拉龍血樹不僅與島上的環境息息相關,它與這片土地的文化也緊緊相連,可以說,龍血樹早已成為當地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當地人使用自己的語言,稱這種樹為“阿拉尤布”。
以龍血樹為核心的索科特拉島傳統文化一直流傳至今。在宗教儀式中,龍血樹的血竭被視為神圣之物,用于祭祀和祈福,人們相信它能夠帶來好運、辟邪驅災,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在一些部落中,龍血樹被視為守護神,每逢重大節日或慶典,人們都會圍繞著龍血樹舉行盛大的儀式,表達對神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當地居民通過長期的實踐經驗,發現龍血樹樹脂具有止血、抗菌、抗炎等功效,能夠治療多種疾病。這種傳統醫學知識代代相傳,成了索科特拉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龍血樹的木材和樹脂也被廣泛應用于建筑、手工藝制作等領域。龍血樹木材堅硬耐用,被用于建造房屋、制作家具和工具;樹脂則被用于染羊毛、膠合瓷器、制作口紅等。這些傳統用途不僅體現了龍血樹的實用價值,還反映了當地居民對自然的巧妙利用和對生活的熱愛。

在歷史貿易中,龍血樹樹脂作為一種重要商品,對索科特拉島的經濟和文化交流產生了重要影響。龍血樹樹脂一直是國際貿易中的搶手貨,不僅為索科特拉島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益,還促進了當地與其他地區的文化交流。龍血樹樹脂在歐洲市場上的流行,使得歐洲人對索科特拉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一些探險家、商人紛紛來到島上,他們帶來了歐洲的文化和技術,同時也將索科特拉島的文化和龍血樹的故事傳播出去。
隨著時代的發展,龍血樹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危機。在島上,高大的龍血樹并不少見,但龍血樹的幼苗卻幾乎消失殆盡。隨著畜牧業的發展,人類活動越來越多,再加上世界各地對龍血樹血竭的需求不斷擴大,讓這種承載島上居民文化寄托的樹木面臨著嚴重的威脅。

直到近些年,隨著保護法規的完善和保護區的建立,才讓龍血樹的生存環境得到一定的改善。雖然這些保護措施給當地人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但依然得到了人們的支持,也許在他們心中,也不希望這種早已滲入傳統與生活中的神圣之樹消亡吧。
(責編:昭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