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Comparative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Knowledge Graph
WANG Haifang WEI Zhina (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Urumqi 83Ool2,China)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as an irreplaceable intangible production factor,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conomic structure,stimulating market vitality,creating a good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achieving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this paper uses Citespace software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core journals of Web of Science (WoS) and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Network (CNKI) from 1998 to 2O23. Based on literature features,knowledge base,research hotspots and core issues,the research integration framework is constructed.After review,it is found that the academic attention of relevant researches in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is generally on the rise.Previous researches focused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trepreneurship at the individual,organizational and social levels,as well a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economic growt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social governance,and achieved a series of valuable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ntrepreneurship at home and abroad still has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the future,on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reg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between scholars and institutions,in-depth and extensive research can be carred out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reating a good business environment,and practicing social governance. Key words: entrepreneurship; comparative study at home and abroad; integration framework;visual analysis; Citespace
0 引言
新時代呼喚與時俱進的企業家精神。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弘揚企業家精神,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深遠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企業家群體在國家發展中的關鍵角色,多次強調要弘揚以創新創業為核心的企業家精神。隨著中國步人發展的新時期,經濟的增長速度有所減緩,傳統產業面臨產能過剩的挑戰,虛擬經濟中泡沫現象頻發,以及科技與貿易領域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邏輯正在經歷轉變。特別是對傳統企業而言,他們正面臨著市場需求減少、利潤空間壓縮以及轉型升級壓力增大的現實挑戰。而企業家精神的關鍵作用日益凸顯,它在提升產品或服務質量、創造新市場、增加就業機會以及提高產業競爭力等方面的貢獻逐漸獲得重視。因此,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本研究旨在梳理和總結有關企業家精神的現有文獻,為學者們提供一個更加全面和結構化的認識框架,以深化對該領域的理解。同時,本研究也旨在為未來的學術探索指明可能的研究方向,以促進該領域的持續發展和創新。
國外對于企業家精神的研究起步較早,以下三個經典學派率先對企業家精神展開理論研究。以Schumpeter和Baumol為代表的學者,突出了企業家精神中的創新特質;而Knight4和Schultz[5等芝加哥學派的領軍人物特別強調了企業家精神中的關鍵要素,包括勇于承擔風險、具備冒險精神以及在市場失衡情況下的應對能力;Mises[和Kirzner[7]等奧地利學派的學者,則聚焦于企業家精神在準確發現市場機會方面的能力。他們的理論為理解企業家精神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提供了多維度的視角,在此之后,國外學術界有關企業家精神對促進創新創業、提升企業績效、促進經濟增長、激發市場活力、促進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等方面的研究如雨后春筍般迅速涌現出來。
相較于國外,國內對該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且國內學者將研究焦點對準企業家精神的內涵闡釋及其理論與實踐價值。例如,首先,有學者基于資源基礎觀,認識到在網絡經濟的大背景下,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價值和內在含義正在經歷轉變;其次,改革開放使我國逐漸意識到企業家精神的稀缺性及其對中國企業成長的約束8;再者,學界對于企業家精神的影響因素及后果影響等展開大量的研究[9-10]
總結以往研究,發現學術界已經對企業家精神的成因和影響進行了廣泛的探討,然而,這些研究往往缺乏一個系統性的分類和邏輯性的梳理。基于此,為了更系統地展現企業家精神領域的研究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本研究通過Citespace文獻信息可視化方法,展示了企業家精神領域文獻的研究現狀,同時形成了企業家精神領域的整合研究框架,以此推動企業家精神未來持續的創新及發展。
1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為確保研究樣本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普遍性,本研究從WebofScience(WoS)和中國知網(CNKI)核心期刊中挑選相關主題文獻作為數據來源,數據收集工作于2024年1月完成,并運用Citespace6.2R4工具進行了知識圖譜的分析。對于國外文獻,在選取WoS核心合集基礎上,檢索主題°leddash “entrepreneur\"or\"entrepreneurship”,文獻類型 “Article”,時間跨度為2009一2023年,經過Citespace除重后檢索到313篇文獻。對于國內數據,則選用CNKI核心期刊文獻,檢索主題設置為“企業家精神”,檢索時間設置為1998一2023年,在剔除與企業家精神關聯度較小及無關文獻,得到CNKI核心數據庫中279篇文獻。同時,由于軟件限制,本研究以“企業家精神”為關鍵詞,選擇2009一2023年CSSCI數據庫文獻進行高共被引文獻分析。
1.2 研究方法
知識圖譜分析技術在國內外學術界被廣泛采納。本研究利用Citespace6.2R4這一可視化工具構建了知識圖譜,梳理了該領域的理論基礎和當前研究動態,并通過關鍵詞共現圖譜,深人分析了國內外的研究熱點和核心議題,另外,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未來可能成為研究焦點的領域,旨在構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框架。此外,研究還對該領域的未來趨勢進行了預測,旨在為學術界的后續探索提供參考和啟示。
2 研究現狀分析
2.1 發文趨勢分析
為全面梳理企業家精神領域的研究進展,本文搜集并整理了樣本文獻的發表時間,進而繪制了文獻發表的時間趨勢圖,如圖1所展示。
由圖可知,從1998一2023年,企業家精神領域文獻整體呈上升趨勢,這說明國內外學者對企業家精神的研究愈發重視,研究成果亦十分豐富。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國之間的相互依賴與共同發展日益明顯,這種趨勢同樣反映在企業家精神的研究領域。盡管各國在發表論文的數量上存在差異,但它們的研究發展軌跡大體相似。
2.2 發文地區分布
如圖2展示的地區合作網絡圖譜,包含58個節點和127條連線。在國際文獻發表量方面,中國、美國和西班牙位列前三。美國在網絡中的中心性最高,數值為0.68,已知中心性與一個國家在該領域的研究影響力是正相關的。中國作為后起之秀,充分展現出后來者居上的強勁勢頭,發文量超越美國,但是文獻中心性略遜色于美國,未來應該增強該領域研究的關聯性和緊密性程度。
2.3 發文作者分析
作者合作網絡圖譜旨在分析領域內發表論文數量多、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主要作者,以及作者間的合作關系,這種分析有助于迅速且全面地把握該領域的研究動態。
由圖3可知,發文量較高的作者高波、程銳、邵傳林之間合作比較少,并且,李磊、劉斌、劉鵬程等學者為主的合作屬于南開大學內部合作居多。可見,國內的研究合作主要局限于地區內部,而跨區域的合作相對較少。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作者合作網絡的密度僅為0.0051,這反映出學者間的合作并不普遍,這樣的合作模式可能限制了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由圖4可知,發文量第一的美國學者AudretschDavidB.缺少合作者,發文量第二的意大利學者KrausSascha也僅限國家內部的合作,以WuJie和GuWentao為核心的合作群體屬于國內學者之間的合作,這說明合作主要集中在地區內部,而跨區域的合作尚不充分。此外,作者合作網絡的密度為0.0104,這顯示了整體合作水平較低,尚未形成一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研究共同體。
以上,通過對比國內外發文作者的合作網絡圖譜,我們可以發現,國內外在企業家精神領域的發文作者間仍未形成強有力的研究群體,并且,國內該領域的發文作者間合作情況尚不及國外密切。未來該領域的研究學者應加強區域間合作,形成以企業家精神為主題的專項研究團隊。
2.4高共被引文獻分析
通過對高共被引文獻圖譜的可視化分析,能夠更清楚地揭示研究領域的知識基礎和研究前沿。本研究根據知識圖譜中節點的大小進行了排序,挑選出國內外被引用次數最多的5篇文獻,并將其信息整理成表格,具體結果詳見表1。
通過分析國內外高共被引文獻,我們能夠直觀地把握企業家精神領域的總體情況。對比國內外的研究,可以觀察到一個共同點: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研究,都強調了企業家精神在促進創新創業和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而差異之處在于,國內研究更注重宏觀社會制度環境對企業家精神的影響,國外研究則偏重企業家個人特質、組織特征。例如企業家自我效能感、同理心、組織結構及企業文化等對企業家創業精神的影響。
3 關鍵詞共現分析
3.1國內外企業家精神研究關鍵詞共現對比分析
為了深人了解國內外在企業家精神領域的研究重點,本研究運用Citespace工具對選定的文獻樣本進行了關鍵詞共現分析。分析結果揭示了國內外期刊中企業家精神研究的關鍵詞共現網絡,如圖7和圖8所示。通常,顏色的飽和度越高,表示關鍵詞的當前關注度越高,節點的大小則代表了關鍵詞出現的頻次。從圖譜中可以看出,相較于國外對innovation(創新)、performance(績效)以及impact(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國內對企業家精神在良好營商環境下的創新和創業活動給予了更多關注,并且研究領域與這一主題的關聯性也相當緊密。
通過知識圖譜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國內外研究在關注點上的共性:國內外普遍重視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創業精神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然而,無論是從關鍵詞出現的頻率還是中心性指標來看,國外的研究似乎更為深入。差異方面表現在:(1)在探討企業家精神的影響因素時,國外較多關注企業家個人層面的因素,而國內則更多關注宏觀層面的因素,如制度環境、產權結構和社會資本等對企業家精神的影響。(2)在企業家精神的后果研究方面,國外研究偏向于企業家精神對社會治理的影響,如企業社會責任、可持續發展等,而國內側重于企業家精神對績效以及經濟增長的研究。
3.2企業家精神熱點議題分析
為了深人挖掘企業家精神研究的熱點領域,本研究在進行關鍵詞共現分析之后,進一步對樣本文獻實施了聚類分析,結果如圖7、圖8所示。參考陳悅等學者[20的研究,該聚類結果是顯著且令人信服的。
通過對聚類信息的整合和篩選,發現國內外企業家精神知識圖譜的聚類集中于企業家精神在組織和社會兩個層面的影響。國內研究組織層面的因素包括:企業績效(#3、#5)創業精神 )信息技術(#7),社會層面的因素包括:創新 ?0) 、經濟增長(#1)金融發展(
)、營商環境(#6)、環境動態性(#8);國外研究組織層面的因素包括:“#O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1 corporate performance\"\"#4 determinants”
organization culture”,社會層面的因素包括: ${}^{\mathfrak{a}}\not\equiv3$ economic growth\"\"
determi-nants\"。
總體來看,國內外在企業家精神領域的研究熱點既有相似之處,也存有差異。相似之處在于,國內外都就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增長、創新創業的影響進行了細致探討。差異之處在于,國外研究更注重多樣化,關注到企業家精神對環境的治理效應,對組織文化的影響以及種族和性別的差異;而國內研究則對制度環境及營商環境問題有著更深人的研究,并同時關注到企業家精神與數字技術的關系。
3.3 研究演化路徑
基于先前進行的關鍵詞共現分析,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軟件的突現檢測功能來識別關鍵詞的出現時間、持續期和強度變化,這有助于追蹤國內外企業家精神研究的演變路徑。突現分析的結果展示在圖9和圖10中。通過細致研讀相關文獻并結合突現分析的結果,本研究將企業家精神的發展歷程劃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3.3.1 研究探索階段(1998-2004年)
在此階段以“企業家”“創新”“創業精神\"等關鍵詞突現為主,可以看出該階段大多數文獻基于理論背景,對企業家精神相關理論應用于國內的初期效果、應用模式展開探索。究其原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大量的企業家從事創新創業活動,國內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學術界展開了對于企業家精神研究的初步探索。
3.3.2研究發展階段(2005-2016年)
這一階段,可以說是企業家精神發展飛速的時代。網絡技術的發展極大地降低了創業成本,極大地促進了創新活動和新業務模式的出現,所以,國內“企業績效”“制度環境”“金融發展”等關鍵詞以及國外“economicgrowth\"\"employment\"等關鍵詞突出,充分展現出時代背景下,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增長的巨大貢獻。此外,國外“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determinants\"\"personality\"等關鍵詞顯現,可以窺探出國外企業家精神影響因素研究中對企業家個體行為、動機及特征的重視,這一點與國內研究有異。
3.3.3 研究深化階段(2017-2023年)
國內,該階段“創新效率”“營商環境”“影響因素”等關鍵詞較為突出。從理論視角而言,學者們對企業家精神的內涵因其多元化并無統一定論;從實踐視角而言,基于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等數字技術的應用,為經濟增長、產業轉型升級、營商環境等創造了更多的可能。
運用相同方法對國外樣本進行突現分析,可以發現國外研究熱點的突現結果重點在企業家個體層面的研究,\"self-efficacy\"\"self-employment\"\"gender\"等關鍵詞突出,說明企業家個性、自我效能及性別差異等對企業家精神的影響成為國外研究的熱點,同時國外關注到企業家精神對創新創業教育的影響。
4企業家精神研究整合框架
通過對文獻的梳理可以發現,不同學科的學者們從不同層面來研究企業家精神的成因、過程及后果。為了更好闡述現有企業家精神的研究系統,本文概括了企業家精神研究的整合框架(如圖11所示),對企業家精神知識基礎、核心議題與研究熱點進行詳細闡述。
4.1企業家精神內涵及理論基礎
4.1.1企業家精神內涵
從19世紀至今,全球學者從各自的研究視角對企業家精神進行了深人探討,然而,對于這一概念的確切界定在學術界仍然存在分歧。在國內外的學術文獻中,多數學者將企業家精神定義為企業家所具備的個人性格特質和心理特征。例如,法國經濟學家Cantillon首次引人“企業家精神\"這一概念,將其描述為企業家特有的技能集合,包括精神層面和技巧層面。Schumpeter認為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內涵表現為創新精神[2]。胡海波等認為企業家精神主要包含創新、冒險、進取和開放等精神[21]。新時代下,企業家精神的內涵應該與時俱進。除弘揚創新、創業與冒險精神外,余東華等學者認為新時代企業家精神應更加強調信任、透明、共享的契約精神[22]。與國際視角相比,在中國,企業家精神的獨特性在于其愛國敬業的精神特質,近年來,國內學者開始更多地關注這種愛國精神如何影響企業在商業活動中的表現。
4.1.2企業家精神理論基礎
通過對國內外企業家精神領域經典文獻的分析,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梳理,發現企業家精神的研究主要沿企業家人力資本理論、制度理論、聲譽理論以及戰略理論等四個理論進行摸索。首先,企業家人力資本理論為理解企業家精神的復雜性和多維性提供了豐富的視角,包括教育背景、實踐經驗、創新能力、社會責任、績效影響以及與社會資本的互動等方面。其次,制度理論(InstitutionalTheory)為理解企業家精神提供了一個宏觀視角。通過制度理論,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企業家精神是如何在特定社會和制度背景下形成的,以及企業家如何與制度環境互動,從而推動企業家精神的經濟效應。再者,聲譽理論(Reputation Theory)強調了企業家精神中其個人或企業聲譽對企業家行為和決策的影響。它能夠推動組織學習,減輕融資限制,改善資源配置,從而增強企業的創新能力。最后,戰略理論(StrategicTheory)關注企業家如何通過戰略思考和行動,識別機會、資源配置、獲取競爭優勢、風險管理、戰略聯盟以及創新戰略等實現企業可持續成長。
4.2企業家精神研究的核心議題
4.2.1企業家精神的影響因素
企業家精神表現為一個多維度上的復雜現象。有關企業家精神影響因素的研究,國內學者主要從宏觀環境層面展開研究,認為營商環境23]、制度環境24等因素造就了企業家精神。國外學者對企業家精神在個體、組織和社會層面的影響均有涉獵。研究個體層面的企業家精神時,學者們通常會考慮個性特征、心理與行為動機、教育背景、職業經歷、家庭環境以及社會屬性等因素,以分析個體成為企業家的關鍵要素和潛在原因。在組織層面的研究中,學者們著重于探討企業內部創業活動,特別是企業結構和企業文化如何塑造企業家精神。國外對于企業家精神在社會層面的影響因素研究同國內研究方向基本一致,可參考上文。
通過研讀已有企業家精神影響因素的相關文獻,可以看出,國外對于企業家精神進行了多層次的研究,從個體、組織及社會層面都進行了廣泛而深刻的研究。然而,就國內目前的研究來看,國內學者對宏觀環境下的制度背景對企業家精神的影響研究比較豐富,但是相對缺少對企業家精神個體層及組織層的研究。
4.2.2企業家精神的經濟后果研究
在對企業家精神的研究文獻進行深入回顧時,學者們普遍將焦點放在了兩個關鍵領域:一是企業家精神如何促進企業績效的提高,二是其對經濟增長的潛在影響。
首先,學術研究主要集中在企業家精神如何塑造企業的整體績效(包含財務績效與非財務績效)。在這一領域內,一部分研究者專注于分析企業家精神對企業財務績效提升的正向影響。如羅淀等25和章劉成等26通過研究發現,企業家精神與企業財務績效呈正相關關系,即充分發揮企業家精神,可以較好地促進企業財務績效的持續改善。另有部分學者探究企業家精神對非財務績效提升的正向影響,如創新績效[27]、可持續績效[28]等。
其次,關于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尚未形成統一的論斷。馬忠新通過對中華老字號企業地理分布的分析得出,不同地區的歷史企業家精神傳統與當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正向關聯[29]。Ivanovic研究了不同類型的企業家創業精神對新興市場增長的影響,發現創新型創業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正向的,但統計上不顯著,而需求驅動型創業的影響是負向的[30]。此外,劉偉麗等研究了企業家創業精神對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結果顯示,企業家創業精神與經濟增長質量之間存在顯著的\"U\"型關系[31]。
綜上所述,縱觀企業家精神對績效提升和經濟增長影響的已有研究,可以發現,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企業家精神對績效和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且就目前研究而言,企業家精神對績效提升的影響結果顯示都是正向的,但是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可能表現不一致。希望未來可以重點關注企業家精神對新興市場的作用效果,并且可以關注企業家創業精神對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以此完善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后果的影響研究。
4.3企業家精神研究熱點
4.3.1企業家精神與創新創業
創新與創業精神是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內容,在數字技術持續演進的背景下,探討企業家精神激發企業創新和創業的機制和方式的研究日益豐富。大量研究已經表明,企業家精神通過增強組織的學習能力、加速數字化轉型進程、減輕財務資金限制以及改善資源配置等多種途徑[32I33],能夠激發企業的創新和成長。因此,創新精神與創業精神作為企業家精神的核心靈魂,國內外對企業家精神與創新創業的研究路徑和作用機制研究相當豐富,創新創業會一直是該領域的研究熱點。
4.3.2企業家精神與營商環境
營商環境作為制度環境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構成企業家精神發展的必要條件。國內外學術界展開對企業家精神與營商環境的研究[34-36]。通過對營商環境相關文獻的研讀,可以發現,國內對于營商環境影響下的企業家精神研究較多,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如地域差異、就業、移民等。而國外學者對營商環境與企業家精神的話題研究相對較少。并且,近年來,中國政府將改善和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點工作,反復強調需要構建一個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商業氛圍。那么,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為企業家精神的未來研究發展埋下伏筆。
4.3.3企業家精神與社會治理
國外在企業家精神與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個多維度的研究領域,涵蓋了從理論探討到實證分析的廣泛內容。部分學者研究社會企業家精神如何與企業社會責任相結合,強調了企業不僅要追求利潤最大化,還要積極承擔起企業社會責任[37-38]。相較國外,國內學者該領域的研究相對較少。一些研究者提出,在新時代背景下,企業家精神應當涵蓋創新思維、勇于冒險、積極競爭的立場,同時還需融入團隊協作的理念和對社會貢獻的精神[39]。可以發現,國內外都目標一致地關注到企業家精神的治理效應。因此,在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視角關注到環境、社會、治理,我認為企業家精神的社會治理作用會成為未來企業家精神領域發展的熱點。
5 研究結論與展望
5.1 研究結論
在變革的浪潮中,時代急切地尋求著能夠與時代同步的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在創新驅動、結構轉型、資源配置、經濟增長、市場活動、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的關鍵作用日益凸顯。為了更加系統完整了解企業家精神領域的發展,本研究利用Citespace6.2R4對1998至2023年間WoS及CNKI數據庫中的核心文獻進行了科學計量和知識圖譜的分析,通過比較國內外在企業家精神領域的研究現狀和理論基礎,本研究旨在梳理該領域的主要議題,識別研究熱點,并構建一個綜合性的研究框架。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1.綜合國內外企業家精神領域的研究現狀對比分析。企業家精神研究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從企業家精神領域發文趨勢來看,發文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國外發文量要高于國內發文量。從發文地區分布來看,中國、美國和西班牙三國的研究學者是該研究領域的主要力量。從作者合作情況來看,相較于國外,國內的合作網絡較為分散。
從國內外高共被引文獻分析來看,國內外研究都關注到企業家精神對創新創業以及經濟增長的影響。但是,國內研究更注重宏觀社會制度環境對企業家精神的影響,國外研究則偏重企業家個人特質、組織特征等對企業家創業精神的影響。
2.綜合國內外企業家精神領域的關鍵詞共現對比分析。通過關鍵詞共現發現,經濟增長與創新、創業精神是企業家精神重點關注的領域。國內研究更為關注包括營商環境在內的制度環境對企業家精神的影響,而國外對企業家創新、績效和戰略管理等更為關注。綜合關鍵詞聚類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創新創業、經濟增長、績效、影響因素、營商環境、戰略、社會治理是現有企業家精神研究的前沿熱點。其中,企業家精神的影響因素和經濟后果是貫穿該領域的核心議題。在對國內研究演化路徑進行梳理后得出,不同階段下,國內外在企業家精神領域的發展速度不甚相同,但是發展方向近乎一致。
3.綜合現有企業家精神研究體系的對比分析。本文概括并整理企業家精神研究的系統框架,可以發現,從研究層次來看,國外從個體、組織及社會層面對企業家精神領域進行了廣泛而深刻的研究。然而,就國內目前的研究來看,國內學者對宏觀環境下的制度背景對企業家精神的影響研究比較豐富,但是相對缺少對企業家精神個體層面的研究。從研究內容來看,國內外就企業家精神的影響因素以及后果研究比較一致,比如創新創業、績效及經濟增長等。不同的是,國內研究就制度環境對企業家精神的影響研究比較豐富,而國外對于企業家精神影響下的社會治理研究更加深入。
5.2 研究展望
企業家精神是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隨著全球化步伐加快和新一輪技術革新加速,企業家精神正在經歷多維度的演變和深化。因此,本文基于現有的研究狀況,提出以下幾點展望。
第一,深入學科交叉領域,完善企業家精神研究體系。通過對該領域文獻的研讀,可以發現企業家精神研究正在融合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形成了更為全面和深人的理解框架。并且,本研究發現在數字時代背景下,企業家精神可以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40]。
第二,梳理企業家精神研究理論,拓寬企業家精神研究視角。企業家精神作為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研究領域,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企業家精神應該與時俱進,企業家精神理論也相應推陳出新,以拓寬企業家精神研究的新視角。
第三,發展獨具特色的中國式企業家精神。不同于工業革命催化下國際企業家的發展,中國擁有源遠流長的商業發展歷程,進而孕育了其獨具特色的中國企業家精神。例如,社會主義式企業家精神。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在危機情境下所體現出的愛國精神、團隊精神、韌性精神等,使得中國企業、中國企業家展現出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黨建,2022,(11):4-28.
[2]SCHUMPETER J.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m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34,1(2): 170-172.
[3]BAUMOL W.Entrepreneurship in Economic Theory[J].AmericanEconomic Review,1968,58(2):64-71.
[4]KNIGHTF H.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M].New York:Houghton Mifflin,1921.
[5]SCHULTZ T W. Investment in Entrepreneurial Abilit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8o,82: 437-448.
[6]MISES L. Profit and Loss[M]. Illinois: Consumers-ProducersEconomic Service,1951.
[7]KIRZNER I. Competi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M]. 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8] 丁棟虹,李智,丁梅芳.企業家稀缺及其對中國企業成長的約束[J].經濟體制改革,1999(S1):110-111.
[9]莊子銀.企業家精神、持續技術創新和長期經濟增長的微觀機制[J].世界經濟,2005(12):32-43,80.
[10] 程俊杰.制度變遷、企業家精神與民營經濟發展[J].經濟管理,2016,38(8):39-54.
[11] 李宏彬,李杏,姚先國,等.企業家的創業與創新精神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J].經濟研究,2009,44(10):99-108.
[12] 胡永剛,石崇.扭曲、企業家精神與中國經濟增長[J].經濟研究,2016,51(7):87-101.
[13]曾鋮,李元旭.試論企業家精神驅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基于我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7(10):81-94.
[14] 程銳.市場化進程、企業家精神與地區經濟發展差距[J].經濟學家,2016(8):19-28.
[15]HOCKERTS K. Determinants of soci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Ol7,41(1):105-130.
[16]SAEBI T,FOSS JN,LINDER 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research: Past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promises[J].Journal ofManagement,2019,45(1):70-95.
[17]BACQ S,ALT E .Feeling capable and valued: A prosocialperspective on the link between empathy and soci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Venturing,2Ol8,33(3):333-350.
[18]BOSMA N,CONTENT J, SANDERS M,et al. Institu-tions,entrepreneurship,and economic growth in Europe[J].Small BusinessEconomics,2018,51(2):483-499.
[1Y] DUUDKLAUA JU, NIKULAE V N D, NIeIn r. SOCI0-cOgnitive traits and entrepreneurship: The moderating role of eco-nomic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8,34(1):178-196.
[20]陳悅,陳超美,劉則淵,等.CiteSpace知識圖譜的方法論功能[J].科學學研究,2015,33(2):242-253.
[21] 胡海波,管永紅,費梅菊,等.企業創新網絡演化機制雙案例研究:企業家精神與關系嵌入驅動[J].科技進步與對策,2020, 37(4):89-98.
[22] 余東華,王梅娟.數字經濟、企業家精神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J].改革,2022(7):61-81.
[23] 李娟,潘麗榮.營商環境對企業家精神差異化配置的影響機制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21(5):69-71,102.
[24] 陳怡安,趙雪蘋.制度環境與企業家精神:機制、效應及政策研究[J].科研管理,2019,40(5):90-100.
[25] 羅淀,章劉成.企業家創新精神與財務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J].對外經貿,2020(4):156-160.
[26] 章劉成,夏萍.企業家精神、財務績效與企業成長性關系研究——以科創板公司IPO數據為例[J].會計之友,2020,(17):88-92.
[27] 彭花,賀正楚,張雪琳.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J].中國軟科學,2022(3):112-123.
[28] 牛翠萍,耿修林.企業家精神、管理層權力與企業可持續發展績效的實證[J].統計與決策,2020,36(19):164-168.
[29] 馬忠新,陶一桃.企業家精神對經濟增長的影響[J].經濟學動態,2019(8):86-98.
[30] IVANOVIC D M,KRISTIC B,Radenovic T.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growth in emerging markets:An empiricalanalysis.Actao Economica,2022,1(72):65-84.
[31] 劉偉麗,楊景院.柯茲納式套利型還是熊彼特式創新型?——企業家創業精神對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J].統計研究,2022,39(4):93-107.
[32] 毛良虎,王磊磊,房磊.企業家精神對企業績效影響的實證研究——基于組織學習、組織創新的中介效應[J].華東經濟管理,2016,30(5):148-152.
[33] 周榮華,李斯林,余紅心.數字普惠金融對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研究——基于企業家精神的視角[J].新金融,2023(3):43-49.
[34]薛君,韋囡囡.營商環境視閾的企業家精神地域差異研究[J].運籌與管理,2023,32(9):234-239.
[35] 王治,陳曦.數字經濟,營商環境與企業家精神——基于\"智慧城市\"的準自然實驗[J].科學決策,2023(6):92-116.
[36] 林濤,魏下海.營商環境與外來移民的企業家精神[J].宏觀質量研究,2020,8(1):57-68.
[37] DEFOURNY J,NYSSENS M. Social enterprise in Europe:recen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J]. Social Enterprise Journal,2008,4(3):202-228.
[38] HOLT D,LITTLEWOOD D. Identifying,mapping,andmonitoring the impact of hybrid firms[J].California Manage-mentReview,2015,57(3):107-125.
[39]辛杰,吳創.企業家精神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領導風格的調節作用[J].財貿研究,2014,25(6):129-137.
[40] 石奇煒,汪彩君.數字經濟、要素市場化與產業鏈韌性[J].上海管理科學,2024,46(5):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