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教育環境的快速演變下,基于大單元的教學模式為小學音樂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單元教學模式重新定義了教材與教學活動的連接,并以策略化的課程設計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與系統性,推動了學生對音樂的探索興趣和深度參與。本文將深人分析基于大單元的小學音樂教學原則與實施策略,以期促進小學生在音樂領域的綜合發展。
一、大單元視角下小學音樂教學原則
(一)系統性
在大單元的小學音樂教學中,系統性要求教學內容、活動和評價緊密結合,形成一個連續統一的整體。教師在策劃課程時須確保各教學環節從理論擴展至實踐操作,涵蓋從音樂聽覺理解到音樂表現技巧的全方位學習,構建起結構嚴謹的教學體系。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教師應深入挖掘教材內在的邏輯聯系,并探索這些聯系如何有效地助力學生對音樂的整體把握。例如,在探討“音樂與文化融合\"的主題時,教師需精選能展示多元文化特色的音樂作品,有序組織各類聽、唱、演奏及舞蹈活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深人感受并理解音樂與文化之間的互動。同時,小學音樂教學評價體系也應充分反映這種系統性,將過程性和成果性評價相結合,全面衡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表現
(二)互動性
互動性強調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學生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學生與教學材料之間的深人交流。互動性原則要求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應突破單向的知識傳授,促進學生的主動參與與交流。為此,教師需構建豐富的互動環境,加深學生對音樂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例如,在探索“音樂與情感”的單元時,教師可設立場景,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方式,深入探討各種音樂作品中的情感表達。學生不僅要選擇并表演能表達特定情感的歌曲,還需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分析這些歌曲的情感層面,從而加深學生對音樂如何表達情感的理解,還通過小組互動顯著提升了他們的溝通與協作能力。為進一步擴大課堂的互動范圍,教師還可利用如在線論壇、互動白板等現代數字工具,促進與學生在課堂上的即時互動,并為課后提供一個持續交流的平臺,使學生在更廣泛的社交和學習網絡中繼續深化和拓展課堂學習內容。
二、大單元視角下小學音樂教學思路
(一)從教材中提煉單元核心主題
在大單元視角下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在課程設計之初對現有教材進行深入分析,挖掘橫貫全單元的中心主題。教師需深入理解與重新整合教材內容,將其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及興趣相聯系,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和效果。例如,教師應選擇一個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主題,如“運動與音樂的融合”。在這一主題指導下,教師首先要明確哪些教材內容可圍繞此主題展開教學。教師可篩選出與運動節奏相契合的音樂作品,如《小小足球賽》這樣的歌曲,其節奏和主題與運動息息相關,能有效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提煉教材的同時,教師還需考慮如何通過演唱、音樂欣賞、樂器演奏和音樂游戲等各類音樂活動,綜合展示這一主題。在教授《運動員進行曲》和學習“小號\"時,教師可設計一系列活動,引導學生探討音樂如何表達運動的活力與動感,并通過“節奏游戲\"深化他們對音樂節奏的理解與應用。如此,教師將有效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和實際操作性,并幫助學生在享受音樂的過程中深化對音樂多樣性和表達力的理解。
(二)設計任務驅動的探究活動
教師可設定具體的實踐任務來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和深人學習,使他們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有效地運用并鞏固音樂知識,從而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并在真實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表達技能。以“民間音樂的美感”為主題,教師可設計一系列以任務為核心的學習活動。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聽覺欣賞、演唱和樂器演奏等多樣化方式,全面探索民間音樂的獨特魅力。教師可安排學生聆聽《土風舞》和《搖船調》這兩首具有濃厚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作品。學生需在小組內合作,深人分析這些作品在旋律、節奏和樂器使用上的特點。教師還可通過小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探討不同民間音樂在其文化背景中扮演的社會與情感角色,如分析《彩云追月》和《搖船調》在表達地域情感方面的功能。在這一系列任務驅動的探究活動中,教師應由傳統的知識傳遞者轉變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協調者,通過設問、提供挑戰及必要資源,引導學生進行深入,促進他們對音樂的深層理解和應用。
(三)為學生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
教師還應為學生精心設計學習環境和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讓他們在一個充滿吸引力且具有實際意義的上下文中探索音樂知識和技能,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使他們更自然地融入學習活動,有效提高學習成效。例如,在學習“軍民魚水情\"這一主題時,教師可創設一個模擬軍營的環境,讓學生穿戴迷彩服,體驗軍營中的音樂教學。在這種情境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并表演如《我們是工農子弟兵》等軍旅歌曲,通過音樂感受軍民之間的深厚情感,同時了解軍隊鼓號和軍事儀式的音樂形式在提升士氣和增強團隊凝聚力中的作用。教師對這些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的學習不再局限于傳統教室和教科書,而是擴展到更廣泛的現實世界,使音樂學習變得更加生動和有意義。教師這種以情境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參與度,使他們在享受學習過程的同時,深人理解音樂的多樣性及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應用,從而在充滿挑戰和創新的環境中促進音樂技能和文化理解的發展。
(四)以單位主題為中心擴展教學資源
教師也應以教學主題為出發點,廣泛搜集與整合各類教學資源如音樂作品、文化資料、歷史背景及現代應用等,為學生提供更寬廣的學習視野,幫助他們在多元化的學習材料中深化對音樂的理解與欣賞。例如,在以“豐收\"為主題的音樂單元教學中,教師除了教授學生《栗子大豐收》《打麥號子》等傳統歌曲,還可進一步引入世界各地的豐收音樂,如拉丁美洲豐收歌曲和非洲豐收舞蹈音樂,讓學生體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豐收音樂表達方式和特色從而拓寬他們的音樂視野。同時,教師還可利用視頻、音頻等多媒體資料,展示這些音樂作品在真實的豐收場合中的應用,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在不同文化中慶祝豐收的情感和社會意義,從而更深刻地理解音樂與文化、社會的密切關系。此外,教師可邀請本地音樂家或文化工作者進入課堂,分享豐收音樂的歷史與社會作用,讓學生從第一手資料中獲得知識,增強學習的真實性和生動性,促進他們對音樂文化的深入理解。為進一步加深學生的音樂學習和實踐能力,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創作活動,如對傳統豐收音樂進行現代化改編,使學生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并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音樂表達能力。最后,教師可組織模擬豐收節等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更生動地體驗音樂在文化傳統中的角色,加深對音樂的感性認識,提高他們對音樂文化多樣性的尊重和理解。如此,教師以單位主題為中心擴展教學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提高了教學的實效性和趣味性。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學生學會了如何將音樂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提高了綜合藝術素養,為未來的音樂學習和個人成長奠定了基礎
(五)注重對學生的評價反饋
在大單元視角下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高度重視對學生的評價反饋。教師的評價要具備連續性與全面性,關注學生從學習初期到最終表現的全過程,及時監控學生的學習進展,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并輔助學生自我了解學習狀態,推動其自我提升。首先,教師可通過一系列形成性評價活動,系統地追蹤和記錄學生的學習表現和發展。在以“軍民魚水情\"為主題的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的評價內容應涵蓋學生對《唱支最美的歌》的演唱技能、對《我們是工農子弟兵》和《軍隊和老百姓》情感表達的理解力,以及對“八三拍子\"節奏模式的掌握程度,從而有效衡量學生的技能和知識水平,深入地評估其對音樂作品背后的情感與文化意義的感知。其次,為了全面評估學生的音樂能力,教師可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如自我評價、同伴評價、教師觀察、音樂演奏和口頭表述等,從多個角度審視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并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和反思。例如,在學習《運動員進行曲》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錄音或視頻的方式回放自己的表演,進行自評,發現問題并探索改進策略。同時,教師應注重評價的及時性和具體性,應在每個關鍵的學習階段或活動后及時提供具體反饋,明確指出學生的優勢與改進需要的方面。例如,完成“感受與理解音樂中的運動屬性\"的探究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提供針對性的反饋,幫助學生更準確地把握音樂與運動之間的關系,有效表達運動的動感。最后,教師的評價反饋形式應多樣化,包含書面、口頭及電子等方式,讓評價過程更具吸引力,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教師還可利用教育軟件和在線評價系統等信息技術工具,更精確地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成就,為每位學生提供更符合個性化的學習支持和引導。通過這樣深入且系統的評價機制,教師將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在音樂領域的技能、知識和情感表達方面的全面發展,提升教學質量,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為他們的未來音樂學習和個人成長打下基礎。
三、結束語
通過系統化地從教材中提煉出核心主題,設計任務驅動的探究活動,創設啟發性的教學情境,以及廣泛擴展教學資源,為學生構筑了一個豐富多彩的音樂學習世界。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小學音樂教學追求教學內容的系統完整性,致力于深層次上培養學生運用音樂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在多元化及跨文化的背景下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思想。通過對學生的持續評價與反饋,教師將準確掌握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確保每位學生在音樂學習的旅途中都能獲得必要的成長與成功。由此可見,基于大單元教學的小學音樂教學方法提升了小學音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小學音樂教育注人了全新的活力與深度。
【參考文獻】
[1范璐茜.小學音樂大單元教學實施路徑探索[J]小學生(上旬刊),2023(11):52-54.
[2]楊佩姍.論核心素養下小學音樂大單元教學[J]文理導航(下旬),2023(12):10-12.
[3]宣楚.大單元教學背景下小學中年級音樂歌唱與舞蹈教學的探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3(10):153-155.
[4]王煥玲“大概念\"下小學音樂單元教學策略[J]家長,2023(29):147-149.
[5]劉明天.基于大單元背景下的小學音樂教學策略[J]家長,2023(26):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