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關于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相關決策部署,到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與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相關政策文件,2024年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體現了兩個關鍵詞:融合創新、深化改革。筆者相信這兩個關鍵詞也將深刻影響未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部署和走向。
一、融合創新的兩個政策方向
加快推進科技與產業融合、技術與資本融合是2024年科技成果轉化相關政策重要著力點。
(一)科技成果轉化是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的重要路徑
近年來企業對產學研合作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國家知識產權局2025年1月發布的《2024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顯示,企業專利權人中,與高校或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的比例達 41% ,這項指標在2022年是 27.5% ;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領域中的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的比例分別為 60.8% 和68.1% ,分別是總體水平的1.5倍和1.7倍。
一是注重搭建產學研和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平臺。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知識產權局等相關部委陸續印發工信廳聯規函[2024]240號、工信廳聯企業函[2024]
174號、工信廳企業函[2024]221號、工信廳通裝[2024]42號等文件,啟動“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2024年“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2024年大企業“發榜”中小企業“揭榜”、“工業母機
,百行萬企產需對接系列活動,搭建科技成果供需對接平臺,促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取得積極成效。
二是以專利產業化為目標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2023年10月印發的《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相關部署要求,202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相關部委,相繼印發四項具體落實政策措施,包括《建立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專利的聲明制度實施方案》(國知發運字[2024]3號)《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國知發運字[2024]5號)《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國知發運字[2024]6號)和《關于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的若干措施》(國知發運字〔2024]21號)。
同時在《2024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推進計劃》國知聯辦[2024」6號)和《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年度工作指引(2024)》(國知發運字[2024]7號)中明確提出,深入實施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以專利產業化為目標,全面梳理盤活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推動高價值專利與企業精準對接、加速轉化。具體地,建議大家圍繞重點產業鏈培育,進一步關注強化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加速專利產業化進程、構建產業知識產權協同發展機制、統籌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和競爭等具體措施落地。
三是加快推進產業中試創新和平臺建設。202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先后印發《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工信部聯科(202411號)和《關于加快布局建設制造業中試平臺的通知》(工信廳科函[2024」346號),旨在通過系列措施,加快布局建設制造業中試平臺,構建完善的制造業中試服務體系,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同時加快垂直領域中試平臺建設布局,2024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新材料中試平臺建設指南(2024—2027年)》(工信部聯原[2024]181號),提出聚焦關鍵共性技術和關鍵材料,包括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無機非金屬、前沿材料等,到2027年,建成約300個地方新材料中試平臺,擇優培育20個左右高水平新材料中試平臺目標。
(二)促進技術與資本要素融合加快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
《決定》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中提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2024年相關政策重點關注創業投資、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風險分擔和補償以及企業創新能力和信用信息的數字化治理等方面。
202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國辦發[2024]31號)和《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國辦發[2024」15號),分別從支持專業性創業投資機構發展,鼓勵長期資金投向創業投資,實施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優化創業投資基金退出政策,加強信用信息平臺建設,融資信用服務平臺與金融機構建立信用信息聯合實驗室等方面,進一步優化科技金融體制。
金融監管總局、財政部、科技部等在2024年圍繞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多樣化、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體系,提供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提高對科技創新類中小企業風險分擔和補償,通過“創新積分制”引導金融資源向科技型企業聚集等,相繼出臺政策措施,包括《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金發〔2024〕11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金發[2024」2號)、財政部等4部門《關于實施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的通知》(財金[2024】60號)和2024年8月科技部辦公廳印發的《“創新積分制”工作指引(全國試行版)》,促進形成“科技一產業一金融”良性循環。

二、深化改革的三個關注領域
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改革涉及領域比較廣泛。在2024年出臺的相關政策文件中,大家可進一步關注科技計劃管理、成果賦權改革和科技評價改革。
(一)修訂完善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制度
修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2024年3月,科技部、財政部印發修訂后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國科發資〔2024】28號)。新辦法在提高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管理效率、加強監督評估的同時,提出全過程目標管理和堅持成果導向驗收,即圍繞擬解決的重大問題,以重大標志性成果為牽引,加強關鍵節點考核,強化科技成果的“實戰性”,加快形成現實生產力和產業競爭力。
根據國科發資[2024]28號文件,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進一步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實施細則》(工信廳高新[2024]45號),中國工程院辦公廳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程科學與綜合交叉”重點專項管理實施細則(暫行)》,進一步明確專項管理實施的具體流程和操作細則,包括項目指南編制、項目申報、評審及立項、過程管理、中期檢查、綜合績效評價等環節,確保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順利實施。
修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新條例于2024年10月25日經國務院第44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修訂后的條例鼓勵地方政府、企業以及其他組織以聯合資助的模式投入資金,建立科技創新合作與多元化投入機制;明確基金管理機構可對重大原創性、交叉學科創新等項目制定專門的申請與評審規定,以探索非共識原始創新項目遴選機制;同時釋放了支持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信號,為青年科研人員提供更多機會和支持。
(二)國務院國資委啟動國有企業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
2020年啟動的職務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取得積極成效。科技部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40家高校院所試點單位向科研人員賦權成果超4000項。2023年,試點單位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三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額達36.25億元;對科研人員的現金、股權獎勵為9.33億元;同時在國家層面試點示范帶動下,全國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積極開展相關改革,試點高校院所達700家。
2024年1月,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印發《國有企業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國資廳產權[2024]6號),按照“改革創新、先行先試,重點突破、注重實效,依法合規、公開公正”的原則,開展賦予國有企業科技人員科技成果部分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目前首批試點項目已進入轉化實施階段。后續建議大家關注賦權改革由試點單位推廣至全國高校院所的政策動向、國有企業賦權改革試點典型案例,以及賦權改革與激勵分配、資產管理、技術入股、稅收征繳政策之間的協同經驗和問題等。
(三)持續深化科技評價體系改革
《決定》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中提出“深化科技評價體系改革”和“建立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要求。科技成果評價和科技人才評價都是科技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24年由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牽頭起草的推薦性國家標準《科技成果評估規范》(GBT44731-2024)和《科技評估人員能力評價規范》(GBT44726-2024)正式發布實施。其中,科技成果評估規范圍繞五元價值評價維度,按照分類評價方式,提出科技成果評估的基本原則、內容、方法和流程。相關標準的發布實施,對于科學識別、量化科技成果價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具有積極實踐意義。
綜合來看,融合創新和深化改革作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詞,值得持續關注。
附:2024年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文件一覽
1月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金發〔2024】2號)
發布單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發布日期:2024年1月12日
關于印發《建立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專利的聲明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知發運字[2024]3號)
發布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科技部財政部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國防科工局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
發布時間:2024年1月14日
關于印發《制造業中試創新發展實施意見》的通知(工信部聯科〔2024]11號)
發布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發布時間:2024年1月16日
關于印發《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盤活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知發運字[2024]5號)
發布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農村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
發布時間:2024年1月26日
《國有企業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國資廳產權【2024]6號)
發布單位:國務院國資委發布時間:2024年1月26日
2月
關于印發《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知發運字〔2024]6號)
發布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
發布時間:2024年2月27日
3月
關于印發《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年度工作指引(2024)》的通知(國知發運字【2024]7號)
發布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時間:2024年3月29日
關于印發《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科發資【2024】28號)
發布單位:科技部發布時間:2024年3月31日
4月
關于印發《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4]15號)
發布單位:國務院發布時間:2024年4月2日
5月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導意見》(金發〔2024]11號)
發布單位: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發布時間:2024年5月9日
關于印發《2024年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推進計劃》的通知(國知聯辦【2024]6號)
發布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
發布時間:2024年5月11日
關于開展2024年“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對接活動的通知(工信廳聯企業函〔2024]174號)
發布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知識產權局全國工商聯
發布時間:2024年5月16日
6月
關于組織開展2024年度大企業“發榜”中小企業“揭榜”工作的通知(工信廳企業函[2024]221號)
發布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
發布時間:2024年6月12日
關于印發《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國辦發[2024]31號)
發布單位:國務院
發布時間:2024年6月19日
關于印發《關于推進重點產業知識產權強鏈增效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知發運字[2024]21號)
發布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
發布時間:2024年6月21日
關于開展“百園百校萬企”創新合作行動的通知(工信廳聯規函〔2024]240號)
發布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發布時間:2024年6月24日
7月
關于實施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的通知(財金[2024]60號)
發布單位:財政部發布時間:2024年7月24日
關于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工信廳高新[2024]45號)
發布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時間:2024年7月30日
8月
《“創新積分制”工作指引(全國試行版)》
發布單位:科技部
發布時間:2024年8月2日
關于《加快布局建設制造業中試平臺》的通知(工信廳科函[2024]346號)
發布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
9月
發布時間:2024年9月10日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程科學與綜合交叉”重點專項管理實施細則(暫行)》
發布單位:中國工程院
發布時間:2024年9月13日
關于印發《新材料中試平臺建設指南(2024—2027年)》的通知(工信部聯原〔2024]181號)
發布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時間:2024年9月16日
10月
《科技成果評估規范》(GBT44731-2024)
發布單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發布時間:2024年10月26日
《科技評估人員能力評價規范》(GBT44726-2024)
發布單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發布時間:2024年10月26日
11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發布單位:國務院發布時間:2024年11月14日
12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工信廳通裝[2024]42號)
發布單位: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時間:202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