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與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歌曲的國際傳播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盡管藝術歌曲在國際舞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其傳播仍面臨語言、文化、渠道等多方面的挑戰。本文從“一帶一路”背景出發,探討了藝術歌曲在國際傳播中的現狀,分析了其面臨的困難,并提出了一系列創新路徑。具體包括搭建多元化的線上傳播平臺,建立專業的藝術歌曲推廣機構,優化歌曲的多語種演繹方式,強化中西音樂元素的融合,以及培養國際化的藝術歌曲人才隊伍。
0引言
文化交流向來被視為加強國與國之間聯系、促進相互理解的重要途徑。藝術歌曲,作為傳統音樂和現代音樂的結合體,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與藝術價值[。然而,盡管藝術歌曲在國內已具備較高的藝術地位,如何在國際舞臺上拓寬其傳播渠道,并有效地進行跨文化傳播,仍然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藝術歌曲不僅要面向沿線國家,還要面向更廣泛的國際觀眾,這就要求從語言、文化、傳播渠道等多方面進行適應性創新。
1“一帶一路”背景下藝術歌曲的國際傳播現狀分析
1.1藝術歌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傳播規模與范圍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的重視。在這一背景下,藝術歌曲,作為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表達方式,逐漸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尤其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憑借著文化地理的優勢,藝術歌曲的傳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
然而,目前的傳播范圍與規模仍然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語言和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理解障礙,加上傳播途徑和平臺的單一性,使得藝術歌曲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較為緩慢。
1.2藝術歌曲國際傳播的主要渠道與方式
藝術歌曲的國際傳播主要依賴幾種途徑。首先,通過相關部門和文化機構的合作,尤其是通過中外合辦的文化交流活動、藝術節和音樂會等形式,展現藝術歌曲的魅力。比如,駐外使領館負責文化事務的部門常常邀請國際藝術團體參與演出,通過舉辦中西合璧的音樂會,展示藝術歌曲的獨特之處[3]。
其次,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線上傳播平臺成為重要的傳播渠道,網絡平臺不僅拓寬了受眾群體,也為跨國交流提供了便利。然而,當前通過社交媒體、視頻平臺、音樂流媒體等傳播藝術歌曲的方式尚在起步階段,并沒有形成長期穩定的影響力。
除了傳統的文化外交和線上平臺,音樂教育合作也是推動藝術歌曲國際傳播的重要渠道。高等院校的音樂專業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了越來越深入的學習合作關系,通過學習講座和課程設置,將藝術歌曲推廣到更多的海外音樂學者和學生中去。
2加強藝術歌曲國際傳播的平臺構建策略
2.1搭建多元化的線上傳播平臺
在數字化時代,線上傳播已經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尤其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網絡平臺為藝術歌曲的國際傳播提供了新的機遇。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和視頻分享平臺,藝術歌曲能夠迅速覆蓋全球觀眾。
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針對性地開發本土化的傳播平臺至關重要。比如,在沿線地區,利用當地流行的社交平臺,結合當地的語言和文化特點,制作簡短的藝術歌曲視頻,同時配上歌曲背景解析和藝術家訪談等內容,不僅能夠普及藝術歌曲,還能夠激發當地觀眾對音樂的興趣和認同感。
在這個過程中,跨平臺合作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藝術歌曲的推廣可以通過與國際知名平臺合作,擴大傳播渠道。通過這些平臺,用戶可以輕松欣賞藝術歌曲。利用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還能夠為創作者提供反饋,進一步優化傳播策略。在線上平臺的傳播過程中,除了音樂本身,還需要注重其附帶內容的構建。比如,通過講解視頻、翻譯字幕、跨文化解讀等手段,讓海外觀眾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藝術歌曲的藝術價值和文化背景,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歌曲的受歡迎程度,還能增強其文化傳播的深度。
2.2建立專業的藝術歌曲推廣機構
為了有效推動藝術歌曲的國際傳播,建立專門的藝術歌曲推廣機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這些機構可以在多個層面發揮作用,從資源整合到具體執行,都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專業的藝術歌曲推廣機構能夠有效整合國內外的藝術資源,匯聚歌唱家、作曲家、編曲家以及音樂評論家等藝術力量,共同推動藝術歌曲的國際化[4]。通過這些機構的組織,能夠策劃并成功舉辦一系列國際性音樂會、藝術歌曲比賽、文化交流活動等,進一步提升藝術歌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些機構可以借助國際的文化合作網絡,推動中外藝術歌曲的互相學習和交流。
推廣機構還需要著眼于本土化的藝術歌曲發展,這意味著要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音樂喜好、演繹習慣以及文化需求,調整藝術歌曲的傳播方式。比如,在某些國家,可以通過本地化演繹(如翻譯為當地語言,結合當地音樂元素等)來提高其接受度;在另外一些地區,則可以通過結合西方古典音樂傳統來進行表演,以便更好地與當地文化相融合。值得注意的是,要建立起長期穩定的藝術歌曲傳播體系,避免短期內的活動效果流于形式。通過建立藝術歌曲推廣基金、發展跨國合作網絡、加強國內外音樂學者之間的學習交流等,能夠從根本上推動藝術歌曲的持續性發展和深遠性傳播。隨著社會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創新型人才逐步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3提升藝術歌曲跨文化傳播效果的創新路徑
3.1優化藝術歌曲的多語種演繹方式
藝術歌曲的國際傳播不僅僅依賴于歌曲本身的藝術價值和表現力,還需要在語言表達上進行創新。在傳統的藝術歌曲創作中,語言的獨特性往往是歌曲魅力的核心之一。然而,語言上的障礙也成了制約其國際傳播的因素之一。因此,優化藝術歌曲的多語種演繹方式,尤其是將藝術歌曲翻譯成多種語言并進行精細化的演繹,是提升其國際影響力的關鍵。藝術歌曲的歌詞常常蘊含深厚的文化背景,具有獨特的意境,直接的語言翻譯可能會使其失去原有的文化韻味。因此,在翻譯過程中不僅需要準確傳遞語言的含義,還要盡可能保留原歌曲的情感表達和文化特色。為此,譯者應對中西文化都有深刻理解,能夠在保留藝術歌曲藝術性和文化底蘊的同時,做到語言的流暢與適應性。要避免語言中的“死翻譯”現象,確保多語種演繹的藝術歌曲能夠觸動聽眾的心靈。
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那些語言文化差異較大的地區,建議進行本地化演繹,即由當地藝術家或藝術家融入當地文化元素進行創作和演繹。比如,若在阿拉伯地區進行演出,可以在藝術歌曲的旋律基礎上,加入一些阿拉伯音樂的節奏或風格,以適應當地的審美習慣。通過加強多語種音樂演繹,提升歌曲的傳播效果,藝術歌曲不僅能夠提升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能促進中外藝術家的交流與互動,形成良性循環,進一步豐富藝術歌曲的多元化演繹形式。
3.2強化中西音樂元素的融合創新
藝術歌曲的跨文化傳播不僅需要在語言層面進行優化,音樂元素的融合創新同樣至關重要。中西音樂各自擁有獨特的表現方式和藝術傳統,如何將這兩種不同的音樂文化有效融合,既保留傳統音樂的精髓,又能吸引國際觀眾的興趣,成為提升藝術歌曲國際傳播效果的關鍵之一。傳統音樂強調旋律線條的流暢與表達,而西方古典音樂則在和聲結構、旋律發展上更為復雜。為了實現中西音樂元素的有效融合,藝術歌曲的創作可以通過采用西方音樂的和聲體系、管弦樂編制等手段,來豐富歌曲的層次性,同時在旋律構造中融入傳統的五音音階和曲式,提升其表現力。
藝術歌曲往往具有較強的情感表現力,強調細膩的聲線控制,而西方藝術歌曲在技巧和形式上與之有所區別。在這種情況下,演唱者需要通過跨文化的訓練和實踐,在保持藝術歌曲原有的情感張力和音樂精髓的同時,適應國際舞臺上對演唱技巧和表現力的要求,擴大其受眾范圍。比如,演唱者在發聲技巧上可以進行一些調整,以適應西方音樂會演出的氛圍和要求,同時保持歌曲的藝術性和音樂性。這種跨文化的融合,不僅能夠使藝術歌曲更符合國際觀眾的審美標準,還能夠為藝術歌曲的創新與傳承開辟新的路徑。此外,跨文化音樂合作也是加強中西音樂元素融合的有效途徑,通過組織中西藝術家共同創作與演繹項目,可以推動音樂風格的相互滲透和借鑒。
3.3培養具有跨文化傳播事業的人才
要想真正提升藝術歌曲的國際傳播效果,必須從人才培養入手,打造一支能夠跨越語言與文化壁壘、傳播藝術歌曲的人才隊伍。無論是在演唱、創作,還是在策劃與推廣方面,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歌曲人才都是推動藝術歌曲國際傳播的核心力量。傳統的音樂教育往往局限于國內或某一文化圈的教學體系,而要使藝術歌曲更好地走向國際,人才培養必須注重跨文化的學習和交流。
藝術歌曲的創作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音樂理論基礎,還需要能夠理解和運用跨文化的音樂元素。因此,在培養創作人才的過程中,應引導他們加強對多文化背景和語言的了解,開拓他們的國際視野。與此同時,相關部門和相關機構也應提供相應的支持,資助青年藝術歌曲創作者進行國際交流和創作,推動藝術歌曲的創新發展。加強國際化藝術歌曲人才隊伍的建設,還需要加強與海外音樂院校的合作與交流,從而使他們不僅了解音樂文化,更能夠在國際舞臺上展示與傳播藝術歌曲。要想實現藝術歌曲的有效推廣,就必須儲備后備力量,從而為藝術歌曲的跨文化傳播創造更廣闊的空間。
4結語
藝術歌曲的國際傳播,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既面臨著機遇,也面臨著挑戰。本文通過對藝術歌曲國際傳播現狀的分析,提出了搭建多元化的線上傳播平臺、建立專業推廣機構、優化多語種演繹方式、加強中西音樂元素融合等傳播策略,旨在為藝術歌曲的跨文化傳播提供參考和借鑒。■
引用
[2]付晗.“一帶一路”背景下藝術歌曲的國際化石傳奇故事,2023(2):7-9.
[2]賈萬銀.“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我國譯配歌曲事業的發展[J].四川戲劇,2019(5):147-151.
[3]鄭慧娟.“一帶一路”背景下藝術歌曲在德國專業聲樂領域的傳播研究[].黃河之聲,2022(24):164-168.
[4]付晗.“一帶一路”背景下藝術歌曲對外傳播研究凹]電腦校園,2020(9):12758-12759.
作者簡介:賈冬梅(1986一),女,內蒙古扎蘭屯人,碩士,副教授,就職于遼寧廣告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