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古代文學的璀璨星河中,李清照以其獨特的才情和非凡的氣質,成為備受矚目的女詞人。她的一生,與書籍結下深厚情緣,讀書之樂,融入她的血脈,成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清照對書籍的熱愛,幾乎達到癡迷程度。每當得到一本好書,她常常廢寢忘食,沉浸在書海中無法自拔。與其他女子對胭脂水粉的濃厚興趣不同,李清照的心始終被書籍牢牢吸引。
有一次,正值青春年華的李清照,穿著姨母為她精心縫制的新衣服去踏青。然而途中,她卻被一本《古金石考》深深吸引,不由自主走進了書肆。她捧起書一頁頁翻閱,越讀越著迷。最終,李清照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錢加上典當新衣服所得,買下了這套書。
林語堂先生曾感慨李清照是最懂讀書之樂的人,李清照所寫的《金石錄后序》便是對這一贊譽的有力佐證。在這篇深情細膩的篇章中,她以溫婉的才情,緩緩鋪陳開一幅幅與丈夫趙明誠共同沉浸在金石書畫、古籍文獻世界中的生活畫卷。
“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李清照以一種近乎自謙卻又難掩自豪的口吻,道出了自己超乎常人的記憶力。每當夕陽西下,晚餐過后,夫婦二人便會步入歸來堂,那是他們心靈的避風港,也是知識的寶庫。歸來堂內,書香四溢,燈火闌珊。
“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李清照親手烹制的茶水,為后續的知識盛宴拉開序幕。茶香裊裊中,他們圍坐一起,開始了“賭書潑茶”游戲。“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這是何等的自信與從容!在浩瀚的書海中,李清照能夠準確無誤指出某一典故或知識的出處,這種能力不僅令人驚嘆,更展現了她對書籍的熟悉與熱愛。而趙明誠,作為同樣熱愛金石書畫的文人,自然也不甘示弱。
“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游戲規則簡單,卻充滿智慧與樂趣。每當準確說出答案,兩人便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茶水的傾灑,非但沒有影響他們的心情,反而將這份歡樂推向高潮,成為溫馨又略帶詼諧的瞬間,定格在讀書之樂的記憶長河中。
“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收書既成……于是幾案羅列,枕席枕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豐富的藏書,書本擺放的位置,與古人神交的樂趣,閱讀的況味,都在《金石錄后序》這段文字里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這是李清照的《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中的詞句。當時,在床榻之上,年近半百的李清照大病初愈,她依然選擇以書為伴。即使趙明誠已不在身邊,她對書籍的熱愛卻始終如一。
李清照的讀書之樂,不僅是對知識的渴求與文化的傳承,更是以書為伴、與知識同行的純粹與高雅。在她的世界里,書籍是永恒的伴侶,閱讀有無盡的樂趣。
選自《遼寧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