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看到體弱多病的母親躺在病床上悶悶不樂,小男孩就很難過。他想做點什么讓母親開心起來,于是試著模仿在馬戲團看到的各種滑稽表演。不得不說,他很有表演天賦,每次模仿都惟妙惟肖,把母親逗得開懷大笑。
因為對表演感興趣,他一有時間,就會到戲院后臺悄悄觀察、模仿演員的表情、動作。沒想到這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困擾——長期有意識的模仿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會不由自主地做出那些夸張、搞笑的動作。周圍人不理解,認為他是個怪人,經常嘲笑他,甚至用“腦子有問題”之類的話傷害他的自尊。
男孩苦惱不已,決定做些改變。可當他努力控制言行,想讓自己看起來“正常”一點時,卻引來了周圍人更多的嘲笑。沮喪的他站在鏡子前,看著自己的表情和動作,悲哀地發現,鏡子里的自己確實很滑稽,與他人不一樣。
“為什么非要和別人一樣呢?不一樣才更難得。”父親走到男孩身后說,“也許這正是你最大的優勢。”父親鼓勵他:既然喜歡表演,又能輕易逗笑眾人,為何不去表演喜劇呢?你身上自帶的滑稽細胞肯定能加分。
男孩擦干眼淚,臉上露出了笑容。在父親的推薦下,他開始在一家喜劇俱樂部表演,而且總能逗得臺下觀眾哈哈大笑,掌聲不斷。
他在舞臺上盡情釋放自己,同時舞臺又像他的課堂,讓他在表演的同時不斷地進步。后來,他的表演越來越精湛,演出機會越來越多,名氣越來越大,出演了諸多影片,進入好萊塢大牌演員行列。他就是知名喜劇演員金·凱瑞。
他笑著告訴世人:“如果總是被人笑,先別難過,也許這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更重要的是,既然人們樂意嘲笑你,為什么不干脆收他們點錢呢?”
編輯 蘇睿 / 美編 苑立榮 / 編審 許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