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4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籌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謀劃“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不忘初心,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穩步推動共同富裕。要深入研究優化區域布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等方面的有效措施,穩步增加城鄉群眾收入。要研究推出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強的民生政策舉措,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涉及老百姓的事情關鍵在實,各項政策舉措要實實在在、富有實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
務實功、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務實之風一直是黨中央大力倡導的優良作風。長期以來,我們黨在出臺重要方針政策、作出重要決策部署前都會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第一手材料。
“十四五”時期,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統一決策部署,將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作為改革的突破口,深入實際、深入基層了解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深入分析、查找產生問題的根源,從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推動政務服務線上整合,實現社保、醫保、戶籍等事項“全程網辦”;通過醫聯體、家庭醫生簽約、遠程診療等方式,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解決異地辦事難題,推動身份證換補領、醫保報銷、公積金提取等事項實現跨省份辦理;建設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食堂、普惠托育機構等設施,緩解“一老一小”照護難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治安等問題,不斷得到解決。
中國式現代化,人民至上,民生為大。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則之一,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就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揭示了改革的價值取向,彰顯了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初心使命。
“十四五”規劃即將收官,下一個五年規劃即將開啟,各地區各部門要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以釘釘子精神全面落實好黨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繼續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多推出一些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多實施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招實事,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廣大干部群眾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當好堅定的行動派、實干家,把涉及老百姓的事情落到實處、干出實效、見到實績,我們定能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書寫民生改善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