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茂70歲高齡時,仍然保持著驚人的工作強度,每天吃完飯,就鉆進書房里埋頭工作,哪怕上廁所都在想故事,枕頭邊永遠放著紙和筆,以便隨時記錄靈感。91歲,他在雜志上連載新漫畫,創下了日本漫畫史上最年長的連載作者紀錄。日本講談社出版的《水木茂漫畫大全集》足足有103卷,多達5萬多頁。
這樣一個工作狂,他的人生格言卻是“成為懶漢”,水木茂不僅把這句話掛在嘴邊,寫進書里,還把他刻在了自己家鄉的銅像底下。
究其原因,或許因為小時候的水木茂是個懶散至極、令大人頭疼的笨小孩。
水木茂從小不愛學習,數學經常考零分,不僅學習差,還特別懶,冬天天氣一冷就賴床,遲到的次數多到老師都不想管他了。他活在自己的節奏里,游泳、打架、當“孩子王”,到處閑逛——收集昆蟲、貝殼和海草,到家附近的河里觀察螃蟹,抓起苔蘚就往嘴里塞,和動植物說話,到海邊看海浪拍打巖石,在垃圾場翻找舊報紙……總之就是沒有時間學習。攤上這樣一個“傻”兒子,可想而知,水木茂的父母該有多頭疼。
雖然學業慘淡,水木茂的童年卻收獲了別的東西。他家附近住著一位“鬼婆婆”,她知道無數的鄉野傳說和鬼怪故事——必須好好打掃浴室,否則以污垢為食的妖怪“垢嘗”就會跑來;盂蘭盆節不能游泳,也不能殺生,尤其不能抓蜻蜓,蜻蜓的背上有往生者的靈魂;有個叫“十萬億土”的極樂之地,所有的靈魂都住在那兒……這些看似毫無用處的知識,卻成了水木茂日后創作《河童三平》和《鬼太郎》等妖怪漫畫的源泉。
水木茂對學校和精英教育沒有好感,他畫過一部叫《第一名狂魔》(《一番病》)的諷刺漫畫,主角是個一生都要爭當第一名的男子,死到臨頭還拿著錘子,要做出天下第一的棺材,漫畫就在錘子敲打棺材的“咚咚咚”聲里結束?;蛟S在水木茂眼里,這個至死都想當第一的男子,反倒更像妖怪。
很多人并不知道,水木茂參加過二戰,創作過不少以親身經歷為原型的反戰漫畫?!度珕T玉碎》和《漫畫昭和史》既有回憶錄般紀實的一面,又不乏黑色幽默,作品出版后,在日本國內和海外都獲得了漫畫大獎,還被NHK電視臺改編成了電視劇。2015年水木茂去世后,美國《紐約客》雜志在追悼文里,把水木茂比作“日本的馮內古特”。
戰爭不僅奪走了水木茂的一條左臂,更給他留下了無盡的創傷,在《全員玉碎》的后記里,水木茂直言,“每一次創作戰爭漫畫,胸中都會涌起怒氣,大概是戰死者的幽靈使然?!蓖砟?0多歲,他還會做噩夢,夢見同伴或自己在戰場上舉槍自盡。提起失去左臂,水木茂從不說自己不幸,反倒強調自己是“幸運地”失去了左臂,他見過太多好人死在戰場上,包括他最好的戰友。
1942年6月,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由盛轉衰,幾乎敗局已定。但在當時,高層隱瞞了真實的戰況,21歲的水木茂和其他年輕人,仍作為補充兵,被源源不斷地派往戰場。水木茂前往的拉包爾,位于新不列顛島的東北部,是地處西南太平洋的要塞,又有天然港口,日軍將其部署成了前線指揮中心和超級大兵營。
美軍登陸新不列顛島后,日軍局勢危急,水木茂和500名前線士兵接到“全員玉碎”的命令,也就是以死沖鋒,這是二戰末期日軍陷入絕境時,讓己方士兵與對方同歸于盡的瘋狂作戰命令。帶領部隊沖鋒的大隊長前進得過快,水木茂和士兵們跟丟了,中彈的中隊長不忍心全員“玉碎”,要士兵們自尋出路。“玉碎”失敗,水木茂和士兵們逃進叢林成了“幽靈部隊”,消息傳到后方,司令官勃然大怒,參謀長命令兩位小隊長以死謝罪,要剩下的士兵再度“玉碎”……
這段殘酷又荒誕的經歷,被水木茂畫成了漫畫《全員玉碎》。結尾幾近寫實地展現了地獄般的場景:尸山血海,殘肢斷臂四處橫飛,子彈在士兵臉上開了個洞,蒼蠅在里頭產卵,畫面一轉,尸山變成骷髏和骨堆……水木茂在后記里憤怒地發問,非如此不可嗎?
戰爭給水木茂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創傷,卻讓他和拉包爾的土著建立了深厚友誼。這些沒有開化、不受社會規訓的“熱帶懶人”,引起水木茂的強烈共鳴。戰爭結束時,他一度拒絕返回日本,甘愿留在拉包爾。直到回到日本二十年后,水木茂仍然渴望拉包爾的生活,稱之為“天堂”,一度故地重游?;蛟S,唯有躲進拉包爾的世外桃源,才能短暫地忘記戰爭這個妖怪。
現實中,水木茂因為感染瘧疾,又遇上其他部隊,躲過了“玉碎”,但在之后美軍的轟炸中,他的左臂受了重傷。傷口腐爛,由一名眼科醫生用一把瑞士刀實施了截肢手術。
在《漫畫昭和史》里,這段失去左臂的經歷又慘又好笑。左臂的傷口不斷冒蛆,主人公卻胃口大開,不停喊餓,一天要吃掉好幾個人的口糧。在自傳里,水木茂把自己的幸存歸功于一種神秘力量——他在斷臂的傷口處,聞到了不可思議的“嬰兒的味道”,從而得到了新生的希望,奇跡般地活了下來。
戰爭剛結束,日本遍地廢墟,物資匱乏,很長一段時間,所有人都過著貧窮窘迫的生活,水木茂也不例外。幾經波折,他重回美術學校一邊賣魚,一邊上學,沒想到學校比他還窮,把一半地方租給了烏冬面加工廠,連老師都勸他退學。水木茂只好用父母的錢加上貸款,盤下一棟廉價公寓出租,卻因經營不善負債累累。
走投無路之際,水木茂當上了“紙芝居”的畫家。紙芝居是一種連環畫劇,在繪圖板上作畫,由街頭藝人表演給兒童看,類似中國的拉洋片。1956年,比水木茂小6歲的漫畫家手冢治蟲已經成名,正在雜志上連載《鐵臂阿童木》,而此時的水木茂還在苦苦畫著畫片,一天畫12個小時,依然窮得喝不起咖啡。
“鬼太郎”的故事就誕生于紙芝居時代。最初的《墓場鬼太郎》是一部模仿作品,原型是上世紀三十年代風靡一時的《墓場奇太郎》?!捌嫣伞痹醋砸粋€悲慘的民間故事,懷有身孕的母親被婆婆欺凌至死,下葬后,腹中胎兒靠著吃母親尸體的腐肉,爬出墳墓,長大后奇太郎為母報仇,殺死婆婆。水木茂沿用了原作恐怖怪誕的基調和復仇主線,加入“蛇女房”的傳說,把“鬼太郎”改為自蛇腹中出生,受盡人類欺辱,最終展露蛇性,實現復仇。
結果反響并不好,水木茂一度修改設定,讓鬼太郎去學空手道,還給鬼太郎穿上條紋背心,讓他具備超能力……種種努力,才讓作品有了起色,然而這時電視出現,紙芝居的時代結束了。
35歲的水木茂不得不轉行畫漫畫,畫的還是“貸本漫畫”,一種特供給租書店的出租漫畫,稿費大約只有雜志漫畫的十分之一。這類出租漫畫的出版社大多也很缺錢,水木茂一去追討稿費,社長就躲進廁所里。盡管如此,水木茂還在堅持,畫畫是他熱愛的事業,也是他唯一的技能。當時水木茂一天要畫16個小時,全年無休,唯一的快樂是吃100日元一把的爛香蕉。
剛開始畫出租漫畫,水木茂沒有選擇,出版社讓他畫什么題材,他就畫什么題材,戰爭、搞笑都畫過,但他心心念念的還是妖怪,一有機會就說服出版社讓他畫妖怪漫畫。終于得到機會,在漫畫集里刊登《墓場鬼太郎》,水木茂鉚足干勁,把鬼太郎的設定改為幽靈一族的后裔,然而作品再次失敗,才畫到第二集出版社就讓他放棄。
再回頭畫戰爭漫畫,卻發現筆名被改了,原因是“水木茂”這個名字已經臭了。此時出租漫畫行業也日漸衰落,而水木茂已年過四十,還從未在雜志上發表過漫畫,看不到一點出人頭地的希望。
1964年,轉機終于到來。新創刊的月刊漫畫雜志《GARO》向水木茂發來邀約,他這才以42歲的“高齡”正式作為漫畫家出道。其他雜志也來約稿,1965年,水木茂的漫畫《電視君》獲得講談社的兒童漫畫獎,此時《鬼太郎》也開始連載。3年后,由漫畫改編的動畫《咯咯咯的鬼太郎》在電視上播出,引發了妖怪熱潮,水木茂再次變得忙碌,只是這一次,他終于可以靠“妖怪”生活了。昔日的笨小孩,久經磨難,最終成了妖怪漫畫大師。
(責編:常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