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種事物”是典型的說明文寫作練習,要求以日常生活中的某種事物為寫作對象,展現事物的特點、作用等。寫說明文時,很多同學會因寫作技巧不足而采用平鋪直敘的方法,導致文章沒有文采。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增強說明文表達效果的思路和方法,筆下的事物便會生動、活潑許多。那么,如何讓說明文更出彩呢?
一、認真觀察,了解說明對象
說明文是以介紹事物、講述事理為主要目的的一種文體。任意一種事物,如植物、動物、習俗或美食等,任意一種現象,如天狗食日、雨后彩虹等,都可作為說明對象。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既然要詳細介紹某類事物或深刻剖析某種現象,就要對所介紹的事物非常熟悉,只有如此,才能在把握事物特征的基礎上,用準確生動的文字形象地寫出事物的特點。因此,同學們應細致認真地觀察,把握說明對象的主要特點,確定寫作內容,以便讓讀者能清晰了解筆下的事物。以介紹某種動物為例,不僅要認真觀察,了解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等,還要查閱資料,了解其進化歷程,對說明對象進行全面了解,如:
青藏高原上的耗牛不僅是一種珍稀動物,還是牛氏家族中的佼佼者。
它身體高大、威武雄壯,拉車、犁地、馱運,各種需要大力氣的活兒,對它來說都不在話下。最讓人稱奇的,要屬它那對盤曲而上的特角,這對特角十分銳利,是攻擊敵人的有力武器。在牦牛的長臉上,有一雙黑不溜秋的眼睛,這雙眼晴能望得很遠,幫助耗牛發現豐美的水草。
——《牦牛》
從這段文字不難看出,小作者經過了細心觀察,才對牦牛的高大身材和面部特征進行了如此詳細的描寫,從而令筆下的牦牛充滿了力量感。
另外,介紹某種美食或風俗時,除了寫外在特征,還可介紹其歷史由來,以彰顯其文化底蘊,讓說明的內容更豐富,如:
據說惠山泥人做工精細,距今已經有500多年的歷史。相傳在古時候,惠山上有4只怪獸,分別叫毒龍、餓虎、臭鱉和刁馬。它們經常出沒鄉野、踐踏莊稼、傷害人畜,給當地帶來了巨大災難,百姓都不敢隨便出門,尤其到了晚上,更是閉門不出。一對叫阿福、阿喜的雙胞胎兄妹看到百姓疾苦,自愿前往深山,與這些怪獸纏斗……
——《惠山泥人》
在這段文字中,小作者詳細介紹了惠山泥人文化的由來,交代了說明對象的背景,使寫作內容更加充實、豐盈。
二、理清思路,掌握說明順序
任何一篇作文都有行文順序,說明文也不例外。只有在了解寫作對象特點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寫作順序,才能使寫作內容更充實、文章條理更清晰,從而更好地突出說明對象的特點。例如,在課文《松鼠》中,作者先簡單描寫了松鼠的外形,彰顯了松鼠的小巧可愛,接著再用舉例子的方法對松鼠的生活習性進行了簡單介紹,從而讓讀者進一步了解這種動物,使文章內容詳略分明,更加充實;又如,課文《太陽》由古老的神話傳說入題,引出“太陽”,再逐步介紹了太陽的結構和作用,從而讓讀者能更加詳細、清晰地認識該事物。因此,在寫說明文的過程中,同學們應理清寫作思路,合理安排寫作順序,在全面把握說明對象特征的基礎上,確定寫作的先后順序,從而讓作文內容更加充實,說明對象更顯立體。例如,介紹某種植物時,可先寫植物的外觀、色澤與氣味,再介紹植物的功效,最后講述與該植物有關的故事等;介紹某處文化遺跡時,可從遺跡的外形、功能等方面入手,讓讀者對其有大概認識,再逐步講述其由來和歷史傳說,從而讓讀者對所介紹的事物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如:
皮影戲,也被稱作“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通過人物剪影講述故事的民間藝術??捎脕碇谱魅宋锛粲暗牟牧习埌?、獸皮等。表演時,藝人通常在白色幕布后方,一邊用靈巧的手指操縱著剪影人物做出各種動作,一邊用出色的口技給剪影人物配音,同時用當地流行的戲曲腔調吟唱故事,并配以打擊樂與弦樂,給觀眾帶來無窮無盡的享受。
那么,人物剪影的制作過程是怎樣的呢?
皮影戲的由來要從兩千年前談起。相傳,漢朝時,漢武帝劉徹最疼愛的妃子過世了,他痛心不已,徹夜難眠。這時,宮廷里的一位藝人深知漢武帝的心事,于是取來一塊木頭,花了三天三夜把木頭雕成了妃子生前的模樣,并涂上顏色,在室內掛起幕布,點上蠟燭,學著那位妃子的動作,讓漢武帝坐在幕布另一面觀看……
——《有趣的皮影戲》
選段以非遺文化一一皮影戲為說明對象,從皮影戲的表演過程,剪影人物的制作過程,皮影戲的歷史傳說等方面,按照一定寫作順序,進行了詳細介紹,使文章內容完整且充實,富有條理和邏輯。
三、靈巧表達,用好說明方法
雖然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體,但它并不排斥表達方式的多樣性,適當地運用描寫、抒情、記敘、議論等表達方式,往往能讓說明更加生動,表達更顯趣味。例如,在說明文中采用記敘方法介紹某種事物,能讓事物更具體可感,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如:
我們學校的圖書館,以前并不是這樣的,只是因為年代久遠失修,墻壁才布滿了斑駁的印跡,故此學校對圖書館進行了翻新。后來,在校友的資助下,圖書館的門口鋪了塊草坪,還立了座人物雕像。圖書館左邊是…
——《學校的圖書館》
在這段文字中,小作者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圖書館的變化歷程,使說明文也帶有了一絲滄桑的味道,富有情感。采用議論的表達方法介紹某種事物,能讓讀者深化對事物的認識,起到畫龍點睛晴的作用,如:
苦瓜,應該算是各種瓜中的“異類”了。說起形狀,它和黃瓜有些類似,都是彎彎的、長長的,但黃瓜的表面比較光滑,苦瓜的表面卻長滿了“疙瘩”,相當丑陋。說起味道,不管是西瓜、香瓜還是蜜瓜,都是香香的、甜甜的,唯獨苦瓜是苦澀的,讓人難以下咽。然而,提起苦瓜的藥用價值,人們不得不對它“刮目相看”。它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還是不少減肥人士的必備佳品!常吃苦瓜,不僅能促進食欲,還能降血糖,降低患上疾病的風險,真是“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啊!
——《苦瓜》
在這段文字中,小作者采用議論與抒情的方式,將苦瓜與黃瓜、西瓜等事物從形狀、味道等方面相比較,突出了苦瓜的藥用價值,充分肯定了苦瓜,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此外,想讓筆下的事物更立體,使說明文更富有趣味,還應靈活運用打比方、做比較、舉例子、下定義等多種說明方法,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請看下面的例子:
火龍果的表皮光滑且富有彈性,只是身上遍布著肉質的鱗片,看起來就像一只胖嘟嘟的小火龍穿著紅綠相間的鎧甲,威武霸氣。它的那些肉質鱗片看起來厚厚的,摸起來卻軟軟的,形態也各不相同:有的彎彎曲曲,有的直直長長;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圓形的;有的乖乖地往上長,有的卻很調皮,偏要往下長…要是看到火龍果的鱗片被折斷了,不用想,那肯定是運輸途中被其他同伴壓斷的。
如果取來一把小刀,把它攔腰切開,就可以看到兩個紅色的小碗里面藏滿了白白的果肉,還有不少類似黑芝麻的小籽,像一碗撒了黑芝麻的米飯。
《神奇的火龍果》在這段文字中,小作者運用了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用風趣幽默的口吻介紹了火龍果的外觀、觸感和果肉形狀,讓說明文饒有趣味的同時,也讓筆下的事物更加清晰和立體。
四、變換形式,增強說明效果
說明文的寫作風格不必拘泥于一種特定形式,有時,為了更加生動、幽默地展示說明對象,增強說明效果,可采用“自述”的形式,運用第一人稱,把自己想象成說明對象,按照一定寫作順序,用幽默的口吻突出說明對象的特點,如:
我是一只鐵罐,形狀宛如一顆愛心,我穿著粉色的外衣,一條絲帶系在我的腰間,打成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在我的胸部,還有一朵非常美麗的小花,花瓣是由幾個小球組成的。最吸引人的,當屬我肚子上的白色愛心,上面寫著“我們的一輩子”幾個字,還有一些英文字母,看起來是“LOVE”,意思是“我愛你”。
我的主人是位老師,她總是喜歡在我的肚子里裝些好吃的獎勵學生。你們猜,我的肚子里有些什么?哈哈,我是不會告訴你的。瞧,我的主人又輕輕地搖了搖我,你們一定聽到“咚咚咚”的聲音了吧,這是什么聲音呢?是鉛筆,是橡皮,是糖果,還是蜜餞?嘿嘿,其實我是一只糖罐子!
雖然我只是一只糖罐子,但你可別小瞧我的作用喲!除了能幫老師裝一些孩子們喜歡的東西,讓他們開心外,我還是老師激勵學生的好幫手呢!我的主人宣布,只要上課表現好
——《老師的糖罐子》
以“老師的糖罐子”為寫作對象,以自述的方式,用幽默、有趣的口吻寫出了糖罐子的外形、功能等特點,使說明對象更加立體,語言詼諧,讀完令人眼前一亮。
佳作展示
“捕鼠能手”小貓
現在城市里許多人家喜歡養貓,因為貓不僅溫順、活潑、可愛,還能抓老鼠。
剛出生的小貓雙眼緊閉,叫聲微弱,渾身光禿禿的,像一團蠕動的肉球,需要吸取母親的乳汁獲取營養,維持生長。滿月以后,貓的絨毛才會長齊,這時,不同的貓會呈現不同的毛色。有的貓渾身雪白,配一條黑黑的尾巴,被人們笑著稱為“雪里拖槍”;有的貓黑白相間,背部像披著件油墨色的“大氅”,前身搭著件雪白的“背心”,腳掌也是白色的,像“黑貓警長”;還有的貓,通體黃色,若隱若現地夾雜著些虎紋,被冠以“金不換”的美名。
貓是一種雜食動物,最喜歡吃魚和瘦肉,你把水果蔬菜丟到貓的面前,它會嗅一嗅便一走了之。貓的腳掌下有肥厚且柔軟的肉墊,因此,貓才能悄無聲息地來到老鼠面前,打老鼠一個“措手不及”。另外,在貓的腳趾末端,還生有銳利的鉤爪,這些鉤爪可隨意伸縮。有了它們的幫助,貓不僅能在平地疾走如飛,甚至能飛檐走壁。在貓的追擊下,很少有老鼠能逃出生天。
貓還有著尖銳的牙齒,粗糙的舌面,舌面上長有許多倒刺。一旦被貓抓住,老鼠的下場便是腸穿肚爛、血肉狼藉。另外,貓的胡須也非常神奇,長度一般等于它自身胸的寬度,它就像是個探測器,可幫助貓判斷能否進入洞穴,與老鼠展開“游擊戰”。另外,貓能擁有高強的捕鼠本領與它擁有的一雙特殊的眼睛密不可分。貓的瞳孔能隨光線的強弱而收縮或放大,即使在黑暗的環境中,貓的眼睛也能清楚地看見周圍的物品,在這雙炯炯有神的眼晴下,再狡猾的老鼠也無處遁形,只能束手就擒。
貓抓到老鼠時,就會“鳴嗚”地叫著,好像在表達快樂,宣告勝利。這樣可愛又本領高強的小貓,叫人怎能不愛呢?
點評
小作者以生活中常見的動物一貓為寫作對象,介紹了貓的成長過程、外形特點和身體構造,并對貓擅長捉老鼠這項本領進行了細致介紹,從而讓讀者能深入了解貓這種動物,語言樸素,內容翔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