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的珍貴,恰恰在于它的轉瞬即逝。然而,詩人的筆觸卻能將春天的美好永恒地鐫刻在字里行間。本期,讓我們共同品味一首描繪春天的古詩,并通過拼貼畫的藝術手法,將詩中的盎然春意完美呈現出來吧!
江南春
[ 唐]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千里江南,到處鶯歌燕舞、桃紅柳綠,正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或是依山的城郭,那些迎風招展的酒旗、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都矗(chù) 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想象一下:如果用圖畫將這首古詩表現出來,畫面中需要包含哪些元素呢?
我猜你會回答:紅花、綠樹、山、水、亭子和黃鶯等。
準備材料 剪刀、膠棒、白紙、彩筆
制作過程
步驟1:制作肌理紙。
首先,需要制作帶有肌理的彩紙。這一步很簡單,之前我們也曾經制作過,就是在紙上隨意地涂抹各種色彩,不需要均勻涂抹,紙張和顏料也沒有限制。如果你平日有收集各種彩紙的習慣,如包裝紙、宣傳手冊或者帶圖案的書報等,那這一步就可以省略,不用特意制作。

步驟2:構思草圖、動手制作。
這一步,需要在腦中構思畫面或者先畫草圖,然后動手制作出各個元素,完成整幅作品。

先做兩樹桃花,可以用手撕出小圓片作為花朵,然后將花朵粘貼到樹枝上。

如果覺得柳樹的造型比較復雜,也可以將樹葉繪制剪裁成圖中左下角的樣子。

房子和亭子造型并不算復雜, 屋頂和亭子頂上的瓦片可以用筆來繪制。


詩中有煙雨的意境,所以我選擇了背景偏暗一點的藍色紙作為天空和水面的色彩。大家在制作時也可以直接使用白色紙,拼貼完所有元素后,再用彩筆來裝飾水和天空的部分。

看!一組小房子和一組亭子已經入畫了,可以先擺放上去看一下位置,不用粘貼。

將花和樹擺放在相應的位置,房子后面也可以增加一些柳枝。

根據個人的喜好,我又增加了兩個在風中搖擺并能招攬生意的紅燈籠、三只黃鶯,以及柳樹生長的河岸和桃花樹下的落花。在把所有元素都擺放到畫面上之后,我又感覺將山分隔成兩部分,畫面或許會更加和諧統一。最后,當我對畫面構圖完全滿意時,就用膠棒將各個元素固定粘貼在畫面上了。
一幅有創意的拼貼畫就這樣完成了。此時,畫中的意境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之中,而《江南春》這首詩也隨著畫面的完成,被我熟記于心。真是一舉兩得呀!
小讀者們,趕快動手做起來吧!歡迎把你的作品發送到xueyuwan@zget.org
你的作品有可能被選中,在公眾號或雜志上刊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