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中表示,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同時,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亦在論壇中表示,將著力整治市場亂象,規范競爭秩序,維護公平的競爭。
目前,三大汽車央企(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長安汽車)各自面臨著銷量、營收、利潤等下滑帶來的難題。
據中國一汽年初披露,2024年其整車銷量320萬輛,同比下滑約5%。不過自主品牌與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提升,其中自主品牌銷量增長81.9萬輛,同比增長14.7%,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33.9萬輛,同比增長41%。收入方面,中國一汽2024年實現營收5550.1億元,同比下降699.3億元,同比下滑約11.2%。
東風集團股份(0489.HK)日前公布了2024年年報。期內汽車銷量約為189.59萬輛,同比下降9.2%。其中,自主乘用車銷量43.89萬輛,同比增長26.4%。去年營收有所回暖,全年營收1061.97億元,同比增長6.93%,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39.4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錄得0.58億元。
長安汽車(000625.SZ)2024年全年銷量超268萬輛,體量系三大央企第二,連續五年同比正增長,創近七年新高。其中,自主品牌全年銷量占比超過80%,新能源同比增長超50%,海外同比增長超47%。目前,長安汽車尚未公布2024年全年業績,截至第三季度末,長安汽車實現營收1109.6億元,同比增長2.54%,但歸母凈利潤為35.8億元,同比大幅下滑63.78%。
3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表示,下一步將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國務院國資委表示,戰略性重組的目標是集中央企的研發制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擁有自主核心技術,引領智能網聯變革的世界一流汽車集團。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因一紙有關“控股股東即將重組”的公告,東風與長安被業內推上合并重組的風口浪尖。日前,在東風集團2024年業績會上,東風集團相關人士表示“大家可能存在一些誤解”。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并未有公告明確宣布東風汽車與長安汽車之間的重組,此前雙方發布的公告僅指出“控股股東將進行重組”,從未提及兩家公司的控股股東將進行合并重組,并表示“一切以公告為準”。
此外,國資委還將鼓勵央企加大其他合作。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茍坪表示,鼓勵支持汽車央企與其他企業深化各種形式的合作,加快提升核心競爭力、市場占有率。統籌推動汽車央企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準確把握海外市場需求,有序開展海外布局。
同時,國務院國資委還啟動實施了央企產業煥新,新能源汽車布局發展行動方案,以整車產品為突破口和核心載體,發力布局動力電池、汽車芯片、智能駕駛體系等。
在投資布局方面,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茍坪稱,2024年三大汽車央企新能源汽車直接投資同比增長35%。在投資總額中占比超70%,“三電”的關鍵資源已實現自主掌控,近地生產。自主品牌銷量達175萬輛,同比增長超80%。
3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汽車行業無序競爭的問題比較突出,有的企業不惜犧牲利潤搶占市場,虛假宣傳惡意抹黑等現象也時有發生。不僅短期內造成行業利潤下降,長期下去,還將影響技術創新、產品的質量安全,削弱產業的競爭力。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汽車行業整體利潤同比下滑8%,行業利潤率跌至4.3%,低于整個下游工業利潤率及2023年的水平。
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著力整治市場亂象,規范競爭秩序,維護公平的競爭。加強汽車市場的價格監測、行業自律、輿論引導,嚴格市場監管,嚴格查處技術標準不達標、質量安全不過關的產品,守牢質量安全底線,規范招商引資。按照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
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才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與有關部門一道,及時通報不正當競爭的典型案例。

自去年以來,中央層面已多次提出要整治行業惡性競爭亂象。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亦首次探討整治“內卷式”競爭等問題。
針對如何解決汽車行業的惡性競爭,全國兩會期間,車企掌舵者們已頻頻輸出觀點。廣汽集團董事長馮興亞認為,這需要行業各方面的努力,是一個大課題。行業內外、消費者都要對惡性競爭有共識,只要形成共識,問題解決起來就容易。
賽力斯集團創始人張興海提出,汽車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企業自律和政府監管的雙重保障。企業應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避免簡單的價格競爭。同時,政府需完善相關法規,加強對市場的實時監管,以確保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嵐圖汽車CEO盧放表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根本上還是要靠全方位的創新,比如技術創新、品牌創新、模式創新、管理創新和文化創新,在全社會營造創新發展的生態環境,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來推動產業變革。
值得一提的是,價格戰不可持續已是行業共識。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認為,2025年很難在汽車價格上有價格戰,而會卷配置戰,包括自動駕駛的配置。全國人大代表、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則表示,未來價格戰要轉向科技戰,轉向品質戰,轉向服務戰。
而面對虛假宣傳惡意抹黑等亂象,賽力斯、小米、極氪、蔚來、小鵬、比亞迪等車企已經率先開啟品牌自衛戰,公開采取法律行動。同時,2月21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進一步發布2025年“清朗”系列專項行動8大重點整治任務,其中多個整治重點劍指汽車行業網絡輿論亂象。相信在企業和有關部門的協同努力之下,汽車行業輿論環境有望得到進一步“清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