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千年商都的肌理中,粵港澳大灣區正以一場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演繹著老字號的破繭重生。
“藥油是爺爺奶奶的‘香水’,但年輕人也該有自己的‘潮味’!”走進獅馬龍位于廣州的辦公室,兩代包裝的對比頗具沖擊:傳統白底紅字的玻璃瓶旁,便攜裝活絡油小到能塞進褲袋。
“以前到藥房買油的是阿叔阿婆,現在刷著抖音的年輕人也要抓住。”獅馬龍藥業集團總經理周洲說道。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縱深推進之際,香港老字號藥油品牌獅馬龍正加速全球化布局。
近日,南都灣財社記者專訪香港獅馬龍藥業集團總經理周洲,解碼在新質生產力浪潮下,這個創立于20世紀60年代的老字號藥油品牌,如何在傳統工藝與創新技術、線下與線上、本土堅守與全球拓展中繼續前行。
南都灣財社:獅馬龍的核心品牌價值是什么?
周洲:核心價值源自香港獨特的藥油文化。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藥油填補了內地醫療物資缺口,形成了特殊的文化認同。但這也帶來市場局限——目前主要消費群體仍主要集中在華語文化圈。我們正著力突破地域限制,向北方市場及歐美華人區拓展,既要傳承香港制藥精髓,也要重塑當代人的消費認知。
南都灣財社:作為香港老字號掌舵人,你如何理解傳承與煥新?
周洲:傳承是讓產品跨越代際持續服務消費者,煥新則是主動適配時代需求。我們正在做“三個年輕化”:用戶年輕化,開發運動人群產品。場景年輕化,開發辦公室友好型產品。通過賽事贊助、校園推廣,達到傳播年輕化。未來五年將聚焦外用止痛領域,通過劑型創新延長品牌生命周期。
但品牌煥新不是顛覆傳統,而是做“時間的朋友”。我們既保持玻璃瓶等經典元素,又開發運動人群專屬產品線。人才梯隊建設采取“內生外引”模式,內部培養占比70%,同時引入快消品人才注入新思維。目前,管理層“70后”“80后”占比已超六成。
南都灣財社:你們如何平衡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的關系?
周洲:我們的配方百年未變,但生產工藝持續升級。過去產品需陰涼保存,近年通過輔料調整實現常溫穩定性。外包裝迭代更具戰略意義——保留經典元素的同時引入時尚設計,開發便攜裝應對年輕群體需求。目前,我們正研發氣味更清淡的劑型和凝膠貼膏,解決傳統藥油使用場景局限。
南都灣財社:目前,獅馬龍在電商與新媒體的布局進展如何?
周洲:我們已將產品拓展至東南亞市場,近日正簽署北美合作協議,香港總部正逐步轉型為全球銷售中心。
電商業務方面,5年來增長了6倍,但受內地藥品法規限制,暫未開展直播帶貨,已建立全平臺旗艦店矩陣,并布局海外電商。新媒體投入側重專業醫療KOL科普,通過疾病知識傳播構建信任。傳統媒體仍保持高投入,維系核心客群,形成“電視廣告守基本盤,數字渠道拓新增量”的雙軌策略。
南都灣財社:對于內地市場拓展,你們目前面臨哪些挑戰?
周洲:經濟下行壓力下,行業呈現“三卷”態勢——渠道商內卷、消費者錢包收縮、匯率波動壓力。我們的應對策略是“降本增效+價值讓渡”,優化港澳生產成本,讓利渠道商,維系終端價格優勢。
在華南成熟市場,我們通過醫院KOL強化專業形象。對新興市場則側重消費者教育,北方市場開拓初見成效,山西等新興市場年輕用戶占比超預期。其中,在山西試點中,年輕用戶占比達35%。同時,采取差異化策略,重點開發凝膠貼膏等創新型劑,解決傳統藥油使用場景限制。
南都灣財社:粵港澳大灣區的稅收、通關等便利政策,帶來哪些實質利好?
周洲:珠海橫琴的稅收優惠與人才政策頗具吸引力,我們正在推進部分工序轉移。另外,香港貿發局與廣東省政府的展會補貼、出海扶持,顯著降低了拓展成本,特別在東南亞及中東市場開拓中,政府資源對接使效率提升了40%,我們期待未來在藥品跨境流通政策上有更大突破。
南都灣財社:目前,獅馬龍在環保與社會責任方面有何舉措?
周洲:在外包裝上,全面采用可降解材料,核心玻璃瓶包裝因藥品特性,暫時難以替代。同時,開展“正品教育計劃”,聯合監管部門打擊偽劣產品,持續資助基層醫療項目,近年新增運動損傷防護科普,形成“銀發關懷”與“青年健康”并重的公益體系。
南都灣財社:你如何看待新質生產力給傳統企業帶來的機遇?
周洲:我們正在構建“三位一體”創新體系:生產工藝端將分裝環節遷至大灣區,降本30%。銷售端布局TikTok、亞馬遜等海外電商。管理端,則要求全員掌握AI工具。我發現,通過AI生成的市場拓展方案,與人工方案契合度達80%,顯著縮短決策周期。
比如說,最近熱門的deepseek等AI工具,對于企業的未來方向,通過AI生成的“三年戰略方案”,當中關于Z世代消費洞察的部分,竟與其團隊歷時半年的調研結論高度吻合。